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产后疾病的中药外治法

来源:中医药报
摘要:1.治产后发热:取荆芥、防风、紫苏叶、陈艾叶、葱白、生姜各10克。2.治产后恶露不尽:取益母草、红花、眺仁各100克。3.治产后小便不通:取生半夏15克,大蒜2瓣,共捣烂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及关元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4.治产后遗尿症:取黄芪、金樱子、五味子各30克。...

点击显示 收起

        1.治产后发热:取荆芥、防风、紫苏叶、陈艾叶、葱白、生姜各10克。将上药加水2000毫升,放入药罐中,浸泡10-15分钟,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先熏双足心,待温度适宜时再洗浴双足。每天1剂,每天2-3次,每次10-20分钟。可疏风解表,{去湿止痛。

        2.治产后恶露不尽:取益母草、红花、眺仁各100克。将上药择净,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黄酒凋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用药5-7天,腹痛可止。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3.治产后小便不通:取生半夏15克,大蒜2瓣,共捣烂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及关元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而后用热水袋热敷,当感到热气人腹时,即可有尿意,一般用药1-2小时即效。为巩固疗效,可保留12小时。可温阳化气利尿通小便。

        4.治产后遗尿症:取黄芪、金樱子、五味子各30克。将上药的择净后加入清水2000-2500毫升,浸泡15-20分钟,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先熏双足心,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每天1剂,可健脾补肾,收敛固涩。也可用吴茱萸10克,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糊状,外敷于肚脐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3-5天。可温肾止遗。       

        5.治产后便秘:取大黄15-20克。将大黄研为细末,用米醋调为糊状,外敷于肚脐窝内,敷料覆盖,胶布固定,连续贴敷用药12-24小时,一般用药1次即可见效。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

        6.治产后外阴水肿:取栀子100克磨碎,装入500毫升无菌瓶中,用食用白醋约300毫升浸泡,1天后即可使用(浸泡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外敷前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会阴,将栀子醋浸润小块无菌纱布后,用醋纱布(以不滴水为宜)敷于外阴水肿处,每次30分钟,每天2次。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7。治产后乳房胀痛:取芒硝500克,平均分成2份,分别装于布袋中,固定于双侧乳房上,潮湿更换。连续用药3-5天可愈。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8.产后断奶:将芒硝200克,用纱布包好,分别敷于两侧乳房,24小时更换1次,一般用药2~5天内乳汁吸收,乳房肿胀消退。可清热解毒,消肿回乳。

        9.治产后乳头皲裂:取白及、生猪油各50克。将白及研细过筛,用生猪油调为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若在哺乳期,需用清水将患处洗净后哺乳。可活血润肤。适用于产后妇女血热津亏所致的乳头皲裂。

        10.治产后乳汁不足:取川椒50克,白酒150毫升。将川椒择净,研为细末,与白酒装入酒壶内,文火煮沸后,将酒壶嘴对准乳头,以酒壶中热气熏蒸,每天1-2次,连用5-7天可有乳汁下。此方治疗产妇初起乳络不畅、乳汁壅塞或寒热之邪所致乳汁不通。

        11.治产后偏头痛:取艾叶(连杆用)50-100克,放入药罐内,浸泡10-15分钟,加水适量,水煎取汁,趁热气用布蒙住头熏蒸至大汗淋漓,每天3次,每次约20-30分钟,一般用药5-7天可愈。可疏风通络,散寒止痛。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