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中医治疗肝硬化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肝硬化在祖国医学中属黄疸、瘤积、鼓胀范畴,认为肝硬化的形成与体内湿热长期稽留,饮食失调,肝气郁滞,瘀血内阻。因此.只有及时准确地抓住肝硬化病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主要症候,进行辨证论治。对于肝硬化.中医采用辨证分型研究。刘树农指出肝脏正气不足,湿热之邪乘虚而人,留而不去,造成血行不利,脉络瘀阻,发为......

点击显示 收起

  肝硬化在祖国医学中属“黄疸”、  “瘤积”、  “鼓胀”范畴,认为肝硬化的形成与体内湿热长期稽留,饮食失调,肝气郁滞,瘀血内阻。肝、脾、肾功能失调等错综复杂的因素有关。因此.只有及时准确地抓住肝硬化病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主要症候,进行辨证论治。才能使其尽快缓解与恢复。

  对于肝硬化.中医采用辨证分型研究。刘树农指出肝脏正气不足,湿热之邪乘虚而人,留而不去,造成血行不利,脉络瘀阻,发为本病。王暴魁将肝炎后肝硬化分为肝郁气滞、湿热中阻、血瘀血热、气阴两虚、肝肾阴亏五型。卢秉久指出本病的中心环节是肝郁脾虚.早期多属肝郁脾虚,气滞血阻,中期多属肝郁脾虚,瘀血内结,晚期多属肝脾、肾俱虚,气血水代谢失调。张慧芳亦有同样观点,认为“郁为肝病之本”,辨证分为肝郁脾虚、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五型。焦一鸣等建议“血瘀型”只能是个兼证型,而不应单独分为一个“主证型”。丁桂清又据兼证不同将阴虚型肝硬化分为阴虚湿热证、阴虚瘀热证、阴虚湿困证三型。刘绍能则认为在乙肝肝纤维化中,湿热疫毒的持续存在是其病理因素.肝郁脾虚是病理基础,瘀血阻滞是最终结局,正气虚随病程而加重。

  对于不同的病因,要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辨证论治。对于上面的五种类型,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就为治疗带来了同性的方法。

  首先,是肝组织的纤维化。中医治疗肝硬化强调扶助患者正气调理脾胃、健脾益气,祛湿热。肝纤维化病人病血络淤阻,故多运用扶脾固本、活血化瘀的方法抗肝纤维化。从治疗上讲,中医突出整体观念,治疗提倡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既要考虑患者病情反复波动.湿热邪气未尽的因素,也要顾及患者病久体虚肝肾不足的一面.更要抓住久病肝血淤阻的症结所在。医生应注重从整体出发.因病人而宜,对证组方,突出个性化治疗。此外,中药价格相对低廉,不良反应也少。但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与病变的程度不同,临床用药并非简单地进行活血化瘀.而是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诊疗手段,了解病情.判断证型,从而采限不同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于乙肝病毒对肝细胞损害是发生在人体对入侵的病毒产生免疫反应时.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医学在治疗中注重整体观念.将辩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起来考虑的优势就更为明显。研究表明.用中医药治疗既可以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实现治病求本的目的。

  同时肝硬化中肝腹水也是比较常见的。当肝硬化是.肝门静脉压力上升。可能会产生腹水.治疗腹水的方法通常是限制盐分的摄取,并给予利尿剂,必要时就得放水.将腹水释放至体外,虽能暂时解除病人痛苦。但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而且价格也昂贵,使得多数病人负担不起,过分强烈的利尿也往往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肾功能衰竭和电解质紊乱,并且容易诱发肝昏迷。在治疗肝腹水方面要根据肝腹水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确立了解郁调气.软肝柔肝、健脾和胃,滋阴利水的治疗法则,不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根据病情,辩证对因施治中草药.其中抗病毒如山豆根、虎杖、羚羊角等可活血化瘀。软肝缩脾如穿山甲、藏红花等,提高人体生命物质蛋白。如西洋参、何首乌、冬虫夏草等三十多种名贵中草药精药理实验表明.这些药物不仅具有保肝、养肝、护肝、柔肝、缩脾、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功能。增加胆汁的生成,解毒消炎功效强,并能改善肝、睥、肾、胃、肠的血液循环。降酶、消黄、利腹水快而稳定。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患者要保持合理的饮食及休息.保持乐观的情绪也很重要。饮食调护: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于消化饮食为宜。做到定时、定量、有节制。早期可多吃豆制品、水果、新鲜蔬菜,适当进食糖类、鸡蛋、鱼类、瘦肉;当肝功能显著减退并有肝昏迷先兆时.应对蛋白质摄入适当控制,提倡低盐饮食或忌盐饮食。对于作息,易动静结合:肝硬化代偿功能减退,并发腹水或感染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在代偿功能充沛、病情稳定期可做些轻松工作或适当活动,进行有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保健操、太极拳、气功等。活动量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度。同时,  情绪稳定也十分重要。肝脏与精神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树立坚强意志,心情开朗,振作精神,消除思想负担,会有益于病情改善。

作者: 魏学礼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