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手足口病的中医药治疗

来源:医药星期三
摘要: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基本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兰、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生甘草、自茅根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基本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口、水......

点击显示 收起

1.普通病例:肺脾湿热证
主症: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咽红、流涎,神情倦怠,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基本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兰、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生甘草、自茅根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
加减:
(1)便秘加大黄;
(2)咽喉肿痛加元参、板蓝根;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2.普通病例:湿热郁蒸证
主症: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萎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基本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口、水牛角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1剂,水煎100一150毫升,分3~4次口服,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3.重型病例:毒热动风证
主症:高热不退,易惊,呕吐,肌肉口动,或见肢体痿软,甚则昏口,舌暗红或红绛, 苔黄腻或黄燥,脉弦细数,指纹紫滞。
治法:解毒清热、熄风定惊基本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羚羊角粉(冲服)、钩藤、天麻、生石膏、黄连、生栀子、大黄、菊花、生薏米、全蝎、白僵蚕、生牡蛎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1剂,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4.危重型病例:心阳式微肺气欲脱证
主症:壮热不退,神昏喘促,手足厥冷,面色苍白晦暗,口唇紫绀。可见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舌质紫暗,脉细数或沉迟,或脉微欲绝,指纹紫暗。
治法:回阳救逆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味人参、炮附子、山萸肉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
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1剂,浓煎鼻饲或结肠漓注。
中成药: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5.恢复期:气阴不足余邪未尽主症:低热,乏力,或伴肢体痿软,纳差,舌淡红,苔薄腻,脉细。
治法:益气养阴、,化湿通络基本方药:生脉散加味人参、五味子、麦冬、玉竹、青
蒿、木瓜、威灵仙、当归、丝瓜络、炙甘草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1剂,水煎分3-4次口服。
针灸按摩:手足口病合并弛缓型瘫痪者,进入恢复期应尽早开展针灸、按摩等康复治疗。
6.外治法
口咽部疱疹:可选用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1日2~3次。
作者: 2010-5-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