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内外兼治血管性头痛

来源:民族医药报
摘要:血管性头痛是指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为圭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本病主要包括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典型偏头痛以女性多见,常于青春期起病,10-30岁者占80%,到中年后逐渐减少。常有家族史,多因疲劳,情绪紧张诱发,饮酒,吸烟可使症状加剧,通常在清晨醒来时或白天发作,头痛前期,多有先兆症状,......

点击显示 收起

    血管性头痛是指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为圭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本病主要包括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

    典型偏头痛以女性多见,常于青春期起病,10-30岁者占80%,到中年后逐渐减少;常有家族史,多因疲劳,情绪紧张诱发,饮酒,吸烟可使症状加剧,通常在清晨醒来时或白天发作,头痛前期,多有先兆症状,如畏光,眼前闪光或见火花,继而转为视野缺损,或有眩晕,失语,精神错乱,四肢无力,历时数分钟或数小时,先兆症状消退后,则出现一侧性头痛,疼痛先为钝痛,逐渐加重,发展成持久性剧痛,常伴恶心或呕吐,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   

  普通型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大多无遗传病史,发作前无先兆症状,头痛呈搏动性,可为单侧,亦可为双侧,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1~2日。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严格单侧的剧烈头痛,疼痛部位可限于眼眶或前额,约90%患者为男性。多在30岁前发病,且多于夜间发病,持续20-60分钟,每天内可发作一至数次,连续数周或数日后停止。
    中医认为,血管性头痛多为风火痰瘀,上犯清空,或阴虚血亏,脑脉失养所为,当以散风泻火、化痰逐瘀、补益气血为治。现介绍几则中成药治疗方,供选用。

   内服中成药

  1.金钗石斛膏:方由金钗石斛组成。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适量送服。可滋润清火、养胃平肝。适用于肝火所致的头痛、牙痛、口苦咽干、烦躁失眠等。
  .
    2.头痛定糖浆:方由石仙桃组成。口服,每次15-20毫升,每日2-3次。可养阴、清热、止痛。用于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  

    3.夏枯草膏:方由夏枯草组成。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可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

    4.头痛宁胶囊:方由土茯苓、天麻、制何首乌、当归、防风、全蝎等组成。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可熄风涤痰 ,逐瘀止痛。用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属痰瘀阻络证,症见痛势甚剧,或攻冲作痛,或痛如锥刺,或连及目齿,伴目眩畏光、胸闷脘胀、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反复发作。

    外治中成药

    1.伤湿祛痛膏:外用,头痛者将伤湿祛痛膏贴于两侧太阳穴处。高血压致头痛、头晕贴涌泉穴。每日或隔日1换。可祛风湿、活血止痛。

    2.麝香壮骨膏:贴于患处,每日或隔日1换。可镇痛、消炎。

    3.铁棒锤止痛膏:贴于患处,每日或隔日1换。可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4.紫金锭:将薄荷叶加白酒适量捣烂,金锭适量共捣为稀糊状,敷于两侧太阳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l换,连续3-6日。可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胡献国)

作者: 胡献国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