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浅谈中医的火候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摘要: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医治病讲求因时、因地、因人。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包括理、法、方、药等方面,其中,方,主要是指对方剂的运用,中医的方剂配伍不是简单的药物功效累加,而是通过煎煮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化学反应,服用进入人体后,根据药物的归经所属,使药效作用至病灶,通过去有余、补不足......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是指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念以及疾病与人体的整体观念。中医治病讲求因时、因地、因人。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包括理、法、方、药等方面,其中,方,主要是指对方剂的运用,中医的方剂配伍不是简单的药物功效累加,而是通过煎煮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化学反应,服用进入人体后,根据药物的归经所属,使药效作用至病灶,通过去有余、补不足达到治疗目的;药是指《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之中记载的各类中药。
1  “火候”的来源和含义
    关于“火候”,词典中解释为:①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②指中药炮制过程中对药物加热炒制时火力大小的运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及药物在受热过程中出现的变化特征;③比喻修养程度的深浅;④比喻紧要的时机。
  从历史上看,火候是金丹学术语。“火候”之说出于外丹黄白术的炼制活动,指炼制过程中的用火技巧、程序、温度变化等。从天人合一的立场出发,炼丹者通过具体实践形成了一套火候操作的流程,大体精神是效法日月交替、阴阳转换的节律掌控火候的进退。后来,这种理论引入内丹修炼活动中。就内丹学而言,“火候”是形容意念、呼吸的运用程度。炼丹家掌握火候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金丹炼制能否成功的决定性一环。故有“药物易知,火候难准”的说法。《性命圭指》指出,“火候”乃喻其修持工夫次序之准则也。盖修持功力有先后、有急缓、有进退的时候,需做到随时变通,毫发不得有差。
    “火候”从本草的历史考证,“火”指中药炮制过程中火的运用,有微、文、中、武火之分,如《金匮要略》中桂枝加桂汤“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候”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的一切内外变化特征,如颜色、气味、形状等或附加判别特征,两者间有直接内在联系。
2辨治的火候   
2.1辨证的火候:中医临床治病的过程如同道士炼丹一般,仿效阴阳变化之规律,对患者的疾病加以辨识,利用适当加以炮制的药物,做成汤、丸以达到治病祛邪、扶正强身的目的。八纲辨证将疾病分为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温病学派又创卫气营血辨证;另有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悉数经典中所言证候分类不过十余种,然临床患者千变万化,疾病瞬息万变,正邪强弱随时转变,准确掌握“证”的“火候”,如几分阴阳、几分寒热、虚实偏向、气分或血分的受邪程度等,方可做到准确辨识证候。如对于热证,有大热、高热之分,也有实热、虚热之别。对于大热,可仿李东垣之“甘温除大热”之法,用大剂量人参、黄芪驱邪散热;高热指热邪之盛、程度之深,此时可仿仲景之太阳、阳明病证论治,用麻黄、石膏驱邪退热。若为实热,则用黄芩、黄连之苦寒药物方可对证;如为虚热,应滋阴退热,需用青蒿、知母,甚者生地、鳖甲。
2.2论治的火候:阳明腑实而见阴伤者,仲景用急下法以存阴。下法有伤津液之弊,需掌握治法火候,使邪去正气,津液得以保存。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是“水火互济善调阴阳”,无论何法,使患者阴阳自合,则邪去正复。中医的整体观念决定了中医治病与时令、节气乃至地域相关。不同季节、节气对药物的使用有影响。疾病亦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如对于肝病患者,当春天万物生发时,不宜过于养肝,以避免肝气过亢,相反应多注意平肝、疏肝;夏季应防止暑湿困脾,治应偏重健脾祛湿;秋季燥邪为盛,或有燥邪耗伤津液、阴血之嫌,应偏重于滋阴养血;冬季万物收藏,乃滋阴潜阳之季,此时可适时补阴养阳。对于慢性病患者,由于久病体虚,易受外邪所扰,故需要根据四时不同节气对患者身体及疾病的影响,灵活运用“因时制宜”的原则,注意外在环境与内在整体的有机联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基础方进行加减用药,既可预防因气候变化带来的不适,又可避免四时戾气疫毒对人体的侵害,做到未病先防。
3配伍的火候
3.1根据不同治疗目的选择药物剂量:以柴胡为例,小剂量可引经升阳,中剂量可疏肝解郁,大剂量则可解表散热。又如甘草,小剂量可调和诸药,中剂量有补中之效,大剂量可解毒。
3.2药量用到,病去即止:根据药物的成分特性,部分药物达不到一定剂量则不能表现出功效,如半夏用量60 g以上方显其止痛镇静之功;当归60~90 g以上可通窍;砂仁30 g以上可敛气纳肾。有的药物作用效果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如金银花的常用量为10~15 g,用至100~250 g其清热解毒之功大增。茵陈的常用量为15~30 g,用至120 g以上可增强清热利湿退黄之效。麦冬的常用量为10~20 g,用至60~120 g养阴清热之效增强。中药重剂在临床多用于急危重症,如大剂量附子、人参、三棱、莪术等从10 g起用;另一类大剂量药物为药食两用药如桑叶、山药、薏苡仁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许多痼疾、顽疾或急危重症用药时,在使用大剂量驱邪药物的同时,需要一些药物佐制其可能的副作用。如对于高热不退者,可将麻黄用至20 g以上,因麻黄有升血压作用,故可以佐以车前草通过利小便退热、降压,以避免血压突然升高。中医使用还应根据地域、体质调整用量。
4煎药与服药的火候
    中药煎煮的质量优劣,直接与疗效相关。古代医家对于药物煎服多有详细描述,可以看出其对煎服法的重要性。如《温病条辨》中记载的银翘散煎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金匮要略》记载的百合知母汤的煎法:“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清代徐灵胎把煎药方法提到很高的位置,他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火候、水量、煎煮时间等是中药煎煮方法中很重要的方面,其中煎煮火候是最易被忽视的一环。诚如李时珍所云:“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煎药用火分大多分为武火、文火。武火煎药,既可使药汤尽快煮沸而节省时间,又可使药气挥发少,杂质溶出少,药气厚而上升外达;文火煎药,可使药汤不使溢出或过快熬干,又可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药味厚而下降内行。芳香类药物因其质地轻清或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等,煎煮时间宜短、火势宜急、水量宜少,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维持10~15 m in,使药液保持微沸状态。一般情况下,未作特殊要求的药物也宜先用武火煎煮,水沸后改用文火煎煮20~30 m in为佳。欲其上升外达用武火,欲其下降内行用文火。要求药性上升外达或所治病变部位在头部、肌肤和上焦的药物,一般宜用武火煎煮,如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催吐等功效之药。此类药大多气厚升浮,能上升外达,故宣淡煎,所以宜用武火快煎。根据治疗目的,要求药性下降内行或所治病变部位在下肢、下焦和内脏的药物,一般宜用文火煎煮,如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呕、平肝息风、止咳平喘、止血及收敛固涩等功效之药。此类药大多味厚沉降,能下降内行,故宜浓煎,所以宜用文火慢煎。质地坚硬,在水中溶解度小的矿物类、动物骨角类如石膏、磁石、水牛角、羚羊角、龙骨等;贝壳类如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等;质地黏腻的补虚药如熟地黄、黄精、枸杞子等;有效成分难以溶出的植物药如石斛、苦楝根皮等上述诸类药,煎煮时间宜长,其火宜缓,水量宜多,宜在水沸后,用文火维持60 min以上使药性尽出。 
  另外服药的火候对疗效亦有影响。原则是:①避免药物对患者作息产生影响;②尽最大可能发挥药物疗效。治上焦药物宜饭前服,治下焦药物宜空腹服用,治中焦病药物宜在两顿饭之间服。对于肝病患者应避免睡前服药,而通常建议在早、午餐后1.5~2 h胃气充盈、利于药物吸收时服药。

 

作者: 杨佼 陈宇征 吕文良 2013-8-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