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攻补寒热同用治疗妇科病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妇科疾病与其它临床各科疾病不同。对于妇科疾病的病机,早在《灵枢·。五音五味篇》就有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认识,后世医家还总结出经前莫补、经后莫攻和产前一盆火,产后一盆冰的临床经验,可见妇科疾病多虚、实、寒、热错杂,变化多端,难以把握。余承继家传经验,又在妇科临证、教学30余年,根据《内......

点击显示 收起

  妇科疾病与其它临床各科疾病不同。因为妇女多忧善感,易为七情所伤。《锡塘医话》中说:“妇人善怀而多郁。”又因为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变化较大,发病有一定阶段性。如青春期,肾气初盛,发育尚未完善,常易引起月经周期失常的某些疾患;中年妇女为胎、产、哺乳之期,易伤阴血,血伤则肝失所养,经、带、胎、产等病均易发生;绝经期妇女,肾气渐衰,易致阴阳失调,而出现月经紊乱、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等。因此《千金要方》中说:“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

  对于妇科疾病的病机,早在《灵枢·五音五味篇》就有“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认识,后世医家还总结出“经前莫补、经后莫攻”和“产前一盆火,产后一盆冰”的临床经验,可见妇科疾病多虚、实、寒、热错杂,变化多端,难以把握。《千金要方》中说:“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就是指此而言。  

  余承继家传经验,又在妇科临证、教学30余年,根据《内经》“间者并行”和“寒热温凉,反从其病”的说法,结合多年辨证与辨病互参的经验,体会到“攻补寒热同用法”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大法。  

  此法渊源于《内经》,始用于仲景。如大黄甘遂汤(大黄、甘遂、阿胶)治产后妇人水血互结血室;温经汤(当归、川芎、芍药、桂枝、吴萸、生姜、牡丹皮、阿胶、麦冬、人参、半夏、甘草)疗“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至宋元时期,诸家多善攻补寒热,交融一体。如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大全》中设有补阴温化的交加散(生地、生姜);刘河间有羚羊角与官桂、川乌与山栀子、大黄与人参并用的实例。到了明清,本法已成定论。付青主治妇人产后有汗变痉就曾将人参、附子、羚羊角等药参伍齐下。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还专列了“攻补寒热同用论”篇,明确指出:“攻者必攻强,补者必补弱”,“寒热兼用之法,亦同此义。”何梦瑶在《医碥》中进一步论述此法是“有寒热并用者,因其人寒热之邪夹杂于内,不得不用寒热夹杂之剂。”近来有人将此法归纳为“双向调节法”,并推广于临床各科,足见其易于中病,能迅速调整和恢复全身机能。  

  下面是我运用“攻补寒热同用法”治疗妇科疾病的几点体会:  

  一、月经病  

  (一)月经不调  

  基础方:德生丹(自拟方):熟地、苁蓉、当归、芍药、川芎、丹参、益母草、砂仁、陈皮、木香、生姜、小茴、柴胡。有热加地骨皮、牡丹皮、黄芩;腹痛加香附、艾叶;白带多加茯苓、车前子;腰部疼痛加川断、杜仲;气虚加党参、黄芪。

  典型病例:刘某,34岁。1980年6月初诊。初潮15岁,一向正常,24岁结婚,孕3产1。近半年月经紊乱。现症为经前腰部板滞不舒,腹有胀感,乳房胀痛,情绪易于激动,善怒,月经先后不定期(错5~10天),5~7天方过,色较淡,质偏稀。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证属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治宜疏肝理气、温补脾肾。  

  方药:柴胡12g,木香6g,陈皮9g,茯苓12g,党参15g,当归12g,川芎9g,熟地15g,白芍12g,丹参15g,益母草15g,巴戟肉15g,仙灵脾15g,桂枝9g,生姜9g。上方在经前连服5剂,共治疗2个周期而愈。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的期、量、色、质异常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治法应从固肾、扶脾、理气三方面着手。因肾乃先天之本,天癸之源。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则月经按时来潮。因此补肾气在于填补精血以固本,稍佐助阳之品,使肾中阴阳平衡,精血俱旺,则经自调。扶脾在于益血之源,应以健脾升阳为主。理气在于通调气机,以开郁行气为主,气行则血行,气顺则血顺,郁开气行则经亦自调。自拟德生丹将此三法融为一体,且照顾到瘀血问题。如熟地、苁蓉、当归、川芎、白芍以补精血;陈皮、砂仁以健脾化湿;木香、柴胡疏肝理气;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生姜、小茴辛温助阳,能升发命门少火,且能通运气血。临床适当把握各自比例,便能收到满意效果。  

  (二)崩漏或吐衄  

  基础方:乌茜断丝散(自拟方):乌贼骨、茜草、何首乌、川断、菟丝子、黑荆芥、大黄、肉桂。血虚加熟地、阿胶;气郁加柴胡、青皮、旋覆花、代赭石;血瘀加山楂炭、炒红花、益母草、丹参;热盛加黑栀子、黄柏炭。  

  典型病例:李某,44岁。初潮16岁,孕5产3。3个月前不明原因突然阴道下血,曾在某医院妇科检查,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病理报告子宫内膜增殖,用过中西止血药,其效不佳。主症见阴道出血不断,时多时少,淋漓不断,色深红有块状物,腹部疼痛,口中干渴,心烦少寐,舌质红,苔薄黄而尖边无苔,脉细数。辨证属热伏冲任,阴伤血瘀。治宜化瘀止血、滋肾清热。  

  方药:乌贼骨15g,茜草12g,何首乌30g,川断15g,菟丝子30g,益母草24g,炒红花12g,山楂炭18g,大黄12g(先下),黑栀子9g,肉桂5g,黑荆芥6g。上方连服7剂而血止,后又加减调理半月而诸证消失。  

  崩漏主要是由于冲任损伤、肝经郁火或肺肾阴虚所引起,重点应抓住“虚、瘀、热”三字。根据临床观察,此类病青春期和更年期发病率较高。因青春期是天癸至而未充之时,更年期又是肾气渐衰之期。所以本病的治疗应该固涩清热、理气化瘀合用。乌茜断丝散取川断、菟丝子以补肾固本;乌贼骨、茜草化瘀止血;大黄清热凉血;肉桂引火归原;何首乌大补血源;黑荆芥散包络之火以止血。诸药合用,补而不峻,温而不燥,虚可以补,实可以泻,热可以清,瘀可以散,共奏补虚固冲、疏化止血之效。  

  (三)月经前后和绝经前后诸证  

  基础方:滋肾清肝汤(自拟方):熟地、山药、山芋肉、茯苓、泽泻、丹皮、柴胡、栀子、当归、芍药、杞子、黄连、吴茱萸、肉桂、甘草。乳房胀痛有块者加橘核、王不留行、鹿角霜;肝火上亢者加钩藤、石决明、夏枯草;肾阳衰者加仙灵脾、巴戟肉。  

  典型病例:路某,47岁。两年来经常头晕,时觉烘热,夜间心烦躁热、汗多,伴有经前胸胁两乳作胀,口苦易激动,月经周期不准,量忽多忽少。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肝肾阴虚,相火妄动。治宜滋水清肝,抑阳扶阴。  

  方药:熟地30g,杞子30g,山药30g,钩藤15g,石决明15g,柴胡12g,栀子12g,白芍15g,茯苓12g,泽泻12g,丹皮12g,肉桂6g。上方连服9剂,症状好转,后以杞菊地黄丸善后。  

  月经前后和绝经前后诸证与肝肾二脏关系密切。因月经乃精血所化生,肝藏血,乙癸同源。月经到来会导致肝肾阴阳失衡。绝经标志着肾衰天癸竭,现代医学认为属性激素撤退引起的病变。其治疗主要是协助肝肾阴阳。滋肾清肝汤以六味地黄汤为底,专补肝肾之阴。用黄连、栀子清上焦怫热;肉桂引火归原与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