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刍议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冻疮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摘要:因时令太过,往年冻疮鲜有发生的东南之地,去年冻疮患者亦显著增加。笔者寒假随祖父诊治期间,随其诊治,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和简便民间验法治疗冻疮多有验效,兹不揣浅陋,勉文侯酌。1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冻疮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风寒湿从“玄府”而入,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冻疮好发生于手足和耳......

点击显示 收起

    古语云“夫禀天应地而生,得阴阳五行之全,历风火寒暑燥湿,莫贵乎人。”2008年春节前后,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20年一遇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因时令太过,往年冻疮鲜有发生的东南之地,去年冻疮患者亦显著增加。笔者寒假随祖父诊治期间,随其诊治,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和简便民间验法治疗冻疮多有验效,兹不揣浅陋,勉文侯酌。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冻疮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风寒湿从“玄府”而入,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冻疮好发生于手足和耳部,初起表现皮肤苍白无感觉,缓解后呈紫红色,微肿微痒,逐渐结成硬块,肌肤坼裂,痒痛难忍,有时亦麻木,也叫“冻瘃”。气血怫郁久者,瘀久化热,热盛肉腐,表现为创面周围现青紫,高肿刺痛,或流血脓,形成溃疡,也有肌肉色黑,造成肉死形损,骨脱筋连,转化为“坏疽”。

      祖父认为去年冻疮患者显著增多原因有二,首先外因,“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之六气”——“风”“寒”是冻疮形成的主要原因;东南之域湿邪较重,“地之六气”——“湿”则对冻疮的形成起推波助澜的作用。生活中的例子如在同样的低温条件下,潮湿的地方要比干燥的地方冷,也就是说湿冷比干冷更冷。其二,内因,东南之人腠理多疏松。“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腠理本疏,卫表不耐,冬季西北刚劲之风尤易侵袭,使气血怫郁不通而患冻疮。

    2  治法方药

      经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坚之。”祖父常以当归四逆汤加麻黄、大黄二味,内服、外洗相配合,取得满意的效果。用法如下:当归15g、桂枝12g、白芍9g、细辛6g、大枣4枚、炙甘草5g为基本方。当然,药的分量的多寡,因病的轻重而定,并非一致。而麻黄、大黄二味的量则根据用法而变之。内服者麻黄用9g、大黄9g(同煎)。首煎服后,药渣夜复煎温服,日1剂。小孩等不愿服药者可外用,当归四逆汤原方用量加倍,麻黄用15g、大黄20g(同煎)。药煎好后,将药物倒进盆中以热气熏蒸患处,待热度能耐受时将手足放入盆中浸泡并用药渣热敷患处(溃疡部位只用热气熏,不浸泡、热敷),待药凉后重新加热,重复2~3次。

      初病未溃者,内服、外用同时用药。久病已溃者,内服方大黄可增至15g(同煎),外用仅用熏蒸。配合民间验法萝卜叶加食盐熏洗患处(亦可入白酒少许以助药力),或以山药捣泥敷患处,隔夜见效,亦为祖父常用的方法。

    3  典型病例

      胡某,女,68岁,面色较黯,神疲怯寒。诉每逢入冬后,两小腿以下逆冷,夜间需得热水泡脚方可入眠,往年有冻伤史,经日会自愈。刻下症,双手背肿胀,色红紫,右手中指、无名指中节增粗,瘙痒疼痛,以中午气温回升为剧,夜间亦然,苦不堪言。触之患处肿硬欠温,有压痛,但尚无溃疡,舌淡红,苔薄润,脉沉弦细。祖父分析为证属年老营亏,寒凝经脉。治以温经散寒,和营通脉。投当归四逆加麻黄9g、大黄9g(同煎),日1剂,日1服,夜复煎,两剂后复诊。并嘱其待药煮沸时,先以热气熏蒸患手十五分钟,再倒出温服。外用萝卜叶加适量食盐同煮连渣熏洗患处。第三日复诊,患者神清志爽,雀然诉述,病已愈七八。药已见效,祖父再随原方减麻黄5g、大黄5g,一剂而愈。

      按:冻疮的发生多是平素气血不足者,冬季防护不当,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犯病。久者瘀久化热,热胜肉腐则死形损。所谓“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阳气怫郁不能通畅而为热也”。但根本是人体阳气虚弱,腠理疏松,亦即《内经》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归四逆汤载于《伤寒论》,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阳虚血弱证。其中当归、芍药养血和营,甘草、大枣益气养血,补之义;桂枝、细辛温经散寒,通草通行血脉,通之意。祖父加入麻黄、大黄者,一走气分而散寒,一入血分而行瘀。李杲有:“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六淫有余之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腠理闭拒,营卫气血不行,故谓之实,二药轻清,故可去之。”之述;而大黄苦寒,气味俱厚,阴中之阴,寒可去热,苦能泻火燥湿。《本草纲目》阐述:“大黄乃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之药。凡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本经》称其“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祖父加减之方,通补合用,寒温并行;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悉以运枢机、通经络为妙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故治冻疮效如桴鼓。以上为笔者随诊期间所得肤见,未知然否,请酌明贤。

      值得强调是祖父常教诲:正气有虚实,时令有太过不及之异,其病情也有差异,不可一见冻疮就下此方,应遵辨证而论治之,此即喻昌所谓“临证之际,要在结合年龄、形气色脉的差别、四时及五方异宜情况、病在气分或血分、标本先后等,判断其病名、治法、方剂、主方加减及配方、预期效果等,一一详明,纤毫不爽”。

作者: 李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