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浅谈中医的平衡观

来源:中医药报
摘要: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是阴阳两种对立面保持相对协调、稳定运动的有序状态,是自然界万物保持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医理论所讲的平衡,不是绝对的平衡,而是相对的平衡.如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平衡。脏腑的平衡,气血津液的平衡.阴阳的平衡,处方用药的平衡等等。中医平衡观思想可溯源于《易经》,如《系辞......

点击显示 收起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是阴阳两种对立面保持相对协调、稳定运动的有序状态,是自然界万物保持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医理论所讲的平衡,不是绝对的平衡,而是相对的平衡.如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平衡。脏腑的平衡,气血津液的平衡.阴阳的平衡,处方用药的平衡等等。中医平衡观思想可溯源于《易经》,如《系辞下传》日:“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鲜明地体现了《易经》崇尚阴阳平衡和谐的主旨。《内经》对于平衡方面的论述也颇多,如《素间·至真要大论》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平衡观作为贯穿于中医理论的核心。深入到中医体系的各个领域。兹简述于下。

        1.人体生理、病理情况下平衡观的体现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血、精是这个整体的物质基础。它们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循环体系,该体系就是中医的循环系统。这个系统在生理和病理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理状态下,气、血、精互生互化。维持着一个有效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气、血、精三者是互生互一化的,如《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证论·吐血》则比喻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证治要诀》之“精者血之所化,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之“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唐容川《血证论》之“气乃先天肾水之中一点生阳,静而复动,化生精血”及《景岳全书》中的:“肾藏精得以化气”均作了很好的说明。气、血、精是构成人体及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物质。气、血、精之间互相生化。互相制约,且在一定水平上维持着有效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体的气、血、精平衡系统一旦破坏,由于它们的动态转化,必然要在某一新的水平达到新的平衡并暂时维持恒定:要么建立高水平的平衡——实证的病理基础.要么建立低水平的平衡——虚证的病理基础。在转换过程中若由于它邪侵袭或气、血、精自身病理产物的出现,便形成虚实夹杂的病机。“失常之气”就是致病因素,包括气虚、气滞、气陷、气逆、气闭、气脱六个方面。“气有余便是火”。可见“火”也是“气”的病理产物:血的病理产物包括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个方面;“精”的病理产物可以归纳为水、痰、精瘀.精亏四个方面。而多种病理产物相互胶结使得病情复杂、变化多端、难以治疗。总之,气、血、精的平衡系统一旦被破坏则必然表现为气、血、精俱病.加之病理产物“火、“痰”、瘀”、“水”、“气”等又作为新致病因素的参与,从而使临床证情复杂,变化丛生。

        2.中医治则中的平衡思想,

        中医学对机体健康的认识为“阴平阳秘”,治疗总则为“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治病即是使用药物之后。纠偏救弊,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协调阴阳五行.求得重新的平衡,是最基本的治疗原则。“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表达了这种治疗大法。平衡观既强调矛盾双方对立的一面,因而有“寒则热之,热则寒之”,扶正祛邪,补不足而损有余等冶则:又强调矛盾双方依存的一面,所谓“扶阳以配阴”。“育阴以涵阳”,使五脏得养,精气两益,以达阴阳平衡之目的。协调五行关系也是恢复平衡的途径,正如历代医家所提出的“辛母泻子”、“培土抑木”、“滋水涵木”、“培土生金”等都体现了协调五行。使之归于平衡的原理。调和气血同样是协调机体使之处于平衡状态的手段。

        由于临床病情复杂多变,根据平衡观的辨证施治又有正治和反治等法则。例如某些腹水病人。屡服附桂温阳利水剂,但病情每况愈下,虽温阳利尿是正治之法,但病程日久,阳损及阴,故服干姜、附桂不利。温阳及利水过甚又均可能伤阴。故采取滋阴清利之变法而获效。辨证必须正确对待阴阳变化,处方用药更当慎重掌握矛盾平衡。表里兼治,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诸法。并要考虑人体气机的升降平衡。再如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考虑其病程日久,肾阳式微,肾阴亏耗。治本不只治肾,尚需注意脾胃,以免湿浊上泛,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拟阴阳兼补,相须相济。防止阴阳离决。但浊气不降.清气难升.故要通腑泄浊兼芳香化浊。平衡观在肝病的方药组合上有着明显的体现。治肝之法,由于肝体阴而用阳.故疏肝不可太过,补脾不可太壅。养阴不可太腻,祛湿不可太燥,祛瘀不可太破。治肝之病。凡肝气郁结之证。疏肝理气的同时.更伍以重剂白芍以养肝血,使气畅而血和。遇肝阴不足之证,除以白芍、一当归等滋阴养肝外。常配以柴胡疏理肝气,以期血充而气达。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