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读名著品中医——《西游记》之悬丝诊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既立足于民族文化,又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小说中涉及的中医药知识也是相当精彩,尤其是对脉理药用的论述,更是精当。在降妖伏魔之余也帮人家国王治治病,解解难......

点击显示 收起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既立足于民族文化,又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小说中涉及的中医药知识也是相当精彩,尤其是对脉理药用的论述,更是精当。
  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中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这仙胎就是孙悟空。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磨难,一路上降妖伏魔,打斗拼命。但是,谁能想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虽不受佛门清规,不受道家戒律,也没有儒家的“之乎者也”。但是,这猴儿却颇识回春之术。在降妖伏魔之余也帮人家国王治治病,解解难,让他师父又见识了他一项本事,这倒也是取经途中一件惬意的事儿。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过了驼罗庄,来到了朱紫国,看到皇榜,才知道,国王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正在广招天下贤士,为他治病。悟空生性贪玩,揭了皇榜却揣在八戒怀中,还道是要八戒引见,及至见了守榜之人,又要人家国王亲自来请,摆足了架子,受了百官之礼,才进宫为国王治病。这也是猴儿生性调皮,不拘礼数的性格,只是让他师父好生担心,唐僧并不知悟空真的能帮国王治病,以为悟空只是贪玩,就算是寻常百姓也不可草率,更何况国王乃是万金之躯,所以生怕悟空误人性命。悟空的确是改不了自己贪玩的本性,忘了自己那尖嘴猴腮雷公嘴的样子———一个标准的妖怪模样,常人见了尚且害怕,更不用说是受过惊吓的国王,一进殿就先把国王给吓晕了,搞得人家国王再也不见他了,没办法,他只能向群臣宣讲“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好让群臣劝国王见他,让他诊治。悟空知道,“望闻问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着文武百官侃侃而谈:“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乏时不齐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这首“四诊合参”的诗,讲得头头是道,很符合中医治病的原则,“四诊合参,不可偏废”。就算是现代科技发达,大量的辅助检查帮助明确诊断,这“望闻问切”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医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科学,尽管已经逐渐强调客观化,但是,因人而异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却是自古一脉相承的,东西方各自发展的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也在殊途同归。这望闻问切中,“切”是要和病人有身体接触的诊脉,这也是中医辨证中的重要因素。可是,国王被悟空这么一吓,躲都来不及,哪里还敢让他切脉。于是孙悟空说完又亮出了自己的另一项绝活———悬丝诊脉,拿出金线隔着窗户替病人诊脉,分清寸、关、尺三部,再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运、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最后辨清楚虚实之端,诊断此由惊恐忧思引起的“双鸟失群”之证,这猴儿既已辨证准确,开始用药却又难收他贪玩的本性,他说“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故此全征药品,而随便加减也”,他倒是轻巧一句话,可这天下八百味药,每味三斤,再加上炮制药物的用品,把一个会同馆装得满满当当,终于制成乌金丹,又以龙王的喷嚏———无根之水为引送服。果然,国王的疾病就被治愈了。但是,国王这病是有病因的情志病,如果病因不除,难保不再复发,国王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向悟空讲出“心病”,求取“心药”。
  原来,这国王的正宫皇后金圣娘娘在3年前被妖怪摄走。当时正是端午佳节,夫妻两个正在吃粽子,那妖怪来的不是时候,不仅摄走娘娘,还吓到国王,使他吃下的粽子“凝滞在内,况又昼夜忧思不息,所以成此苦疾三年。”所以,悟空既已治疗他的病,当然也就“送佛送到西”,帮他找了“心药”,除掉病根。于是,又是一番打斗,原来那妖怪却是观音坐骑,有观音菩萨伏妖,终于迎得金圣娘娘回朝,师徒四人也就功德圆满,重新启程。朱紫国感恩戴德,倾国出城相送,真是“好人积德终有报”。

作者: 李姝淳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