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裁云镂月弄新声——《痛风居家疗法一本通》读后随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痛风居家疗法一本通》(广州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这样追古抚今、说中道西,把有关痛风的知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痛风居家疗法一本通》的主编张剑勇博士,同时担任着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和科普分会的常委,是融学术与科普为一身的专家,在两方面都是颇有建树的。一吐为快之外,是希冀我们的医学科普界能尽快弄新......

点击显示 收起

    “痛风”一词,对不少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它曾经有过“帝王病”的称谓,快速闯入普通人的生活是近些年的事,近15年中,它的发病率增加了15~30倍。有报道说,痛风的发病率与病人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成正比关系,生活条件越优越其发病率越高。一项调查表明,在城市的痛风病人中,33%是富商,26%是医生和律师,20%是商贩,12%为技术工人,9%为职员,30岁以上的男性是主要被侵害的对象。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很早,在数千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对它的病因、诱因就有过专门的论述,其中“膏粱厚味,足生大疔”的论断算得上是一言九鼎的前瞻之论了。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开辟了治疗痛风的先河,并取得了有效的经验。在之后王焘的《外台秘要》、朱丹溪的《格致余论》、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林佩琴的《类症治裁》等著作中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元代的朱丹溪高人先见,首提其名,谓“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所以作痛”。国外亦早有痛风的病例,1910年发现的埃及男性木乃伊的骨头上已存在有证明该病的关键性物质尿酸盐。当时,西方人认为痛风是“魔鬼咬住了脚”,说也难怪,痛风第一次发作的部位通常有75%是从大脚趾的跖趾关节开始的。西医对痛风的完整认识是1961年之后的事,Mcarty和Hollander在偏振光显微镜的帮助下观察到了尿酸钠盐结晶,全面揭开了痛风的真面目。

  《痛风居家疗法一本通》(广州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这样追古抚今、说中道西,把有关痛风的知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通读该书,有三大特点值得一提。

  特点之一,是该书知识的系统性。全书以“一本”盖全,七章内容中囊括了痛风概念、痛风人群、痛风病因、痛风诱因,痛风表现、痛风诊断、痛风并发症、痛风治疗、痛风调养方式、痛风饮食保健、痛风家庭护理、痛风预防康复等,是从大健康观入手的,这一思路打破了“以病论病”的狭义概念,把社会人的健康与人文、环境、心理等多元因素联系在一起,既让人听之有物,又使人品之有理,写出了对痛风的新认识、新理念。该书特别强调了精神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在痛风防治中的特殊作用,是开辟多渠道防治痛风新途径的有益尝试。

  特点之二,是该书的针对性。全书以“居家”为对象,针对社会的基本群体单位———家庭,给构成它的成员们准备了一份保健大餐,能读之一家,传之数代,闲可探讨健康大计,病可指导治疗护理。在我国古代,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通过家庭治疗、护理的;医院的出现和普及,虽然分散了家庭的这一功能,但家庭成员对受病亲人的责任感却一直没有被削弱。因此,医学知识进家庭是普及医学科学、提升健康理念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该书瞄准家庭这一市场,符合国情民意,无声中透露出策划者、撰写者、出版者的灵气。

  特点之三,是该书的普及性。全书以“通”为目标定位,力求语言表达通、道理讲述通,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使读者一读就通、一看就明、一用就会。作者通过对医学知识的口语化、专业学术的白描化、表述手法的直观化等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科普读物艰涩有余、通俗不足的难题。如何让普通读者读懂医学书籍,是医学知识普及的前提。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要解决好认识论上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好方法学上的问题,医学科普作家没有过硬的表达本领而单凭热情是办不好这件事情的。

  《痛风居家疗法一本通》的主编张剑勇博士,同时担任着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和科普分会的常委,是融学术与科普为一身的专家,在两方面都是颇有建树的。现在该书问世,读过之后感慨更深,于是,便一气呵成了这篇不知深浅的小文。一吐为快之外,是希冀我们的医学科普界能尽快弄新声、添高手、谱华章,以创作出更多的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的精品来。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