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民俗中的中草药略识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摘要:民俗一般指相沿积久的风俗惯制,是一类具有群体性、倾向性的社会行为,往往可以反映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科学文化、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等。中草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许多保健知识及相关技能逐渐衍化于日常习俗之中。1辟秽防病我国民间有夏吃大蒜冬吃姜,各种疾病可预防等谚语。湖南、广东、河南等地民间有用蒜......

点击显示 收起

  《周礼》云Ⅲ:“俗者习也,上所化日风,下所习日俗。”民俗一般指相沿积久的风俗惯制,是一类具有群体性、倾向性的社会行为,往往可以反映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科学文化、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等。《诗经·毛诗序》云:“美教化,移风俗”。中草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许多保健知识及相关技能逐渐衍化于日常习俗之中。

1辟秽防病

  我国民间有“夏吃大蒜冬吃姜,各种疾病可预防”等谚语。湖南、广东、河南等地民间有用蒜避厄的俗信。农家将大蒜悬挂于门户或置于各种食物上,用以驱瘟神。今研究大蒜具有解毒消肿、杀虫止痢、健脾、激活免疫功能等作用。此外,《本草纲目》记载:“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实际上作为辟秽使用最多的是艾叶,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端午日门插艾叶的习俗。研究发现,苍术及艾叶烟熏可显著杀灭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本草衍义》记载民间有在产妇房中以火炭沃醋气的习俗,《本草纲目》云:“沃醋”可“杀邪毒”。实际上即是空间消毒,苍术、艾叶烟熏的作用亦同。

2保健康复

  江、浙一带有产妇分娩后饮用益母草汤的习惯。益母草含益母草碱,可促进子宫收缩复原,中医视为产后调理要药。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云南等地有嚼槟榔的习俗。槟榔,古今均为消食常用品,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其尚可醒酒。研究表明,槟榔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北京、河北一带立春日嚼食生萝卜以免疥疾、解春困,天津民间立秋日吃瓜以防冬春腹泻等习俗,均属其例。

3美容化妆

        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于涂面颊和口唇的化妆品,该物由中药红花(古称“红蓝花”)制成。五代时马镐《中华古今注》云:“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苏颂《图经本草》也指出:“其花暴干,以染真红,又作胭脂。”红花在现代也常被用于消斑,并作为化妆品的原料之一。又如我国多数地方的妇女常用“指甲草”或“指甲花”染指甲。“指甲草”即中药凤仙花、又名透骨草,捣汁浸于麻布或其他草叶,包缠于指甲上,经宿即红,且鲜红透骨,不易褪色。南方习在“七夕”染甲,云可防劳作时缩筋。该药在甘肃民间称“海纳”,阿拉伯称为哈纳,阿联酋、科威特、阿曼等国新娘临嫁,必请专业美容师以之染手、足指(趾)甲,土耳其民间也有类似习俗。中药用于美容的还有栝楼、白芷、青黛等。

4服饰佩物

  我国民间农历端午节,许多地方的妇女、儿童有佩带香囊的习俗。甘肃庆阳为周人发祥之地,民间盛行制作、佩戴内盛雄黄、朱砂、藿香等药物“香囊”。栀子又名“越桃”,古时又作染料,可染素为赭红色。五代时后蜀孟昶酷爱栀子,将其花形绘于扇面、绣于衣上。    

5洗浴

  我国古代有用具有芳香气味的药草煎汤沐浴的习俗。古时正月初一用“五木汤”洗澡,认为可延年益寿,至老须发犹稠黑。五木亦称五香,即檀香、沉香、鸡舌香、藿香、薰陆香,或云道家以青木香为五木。壮族在端午日上山采草药煎汤供家人洗澡,可令终年不生疥疮。浙江江山地区端午日以百草树叶烧汤洗浴以祛秽气;浙江部分地区尚有农历六月初六日用芥菜秸烧汤供全家洗浴之俗,谓可除秽气、防暑解痧,并免生疥疮,谓之“扫疥”。

6日常疗疾

  我国苗族俗有刺藜酒,系以布袋盛刺藜果,用糯米酒浸泡并窖藏三月,去滓饮酒,用以助消化、健胃、活血Ⅲ。陕西商县一带有产妇饮用加红糖的锅黑水(锅黑即锅底黑烟末)的习俗。韭菜在民间有用以制备药品的习俗。李时珍谓韭菜可治“吐血唾血、衄血尿血、妇人经脉逆行”。我国许多地区民间有用韭菜汁滴灌或韭菜捣烂塞鼻以止鼻血的习惯。

7结语

        我国现有数万种中草药中,多来自民间的俚俗单验方,具有深入挖掘并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潜质。研究民俗中的中草药有助于开发中药新药,利于浅易用药知识的民间普及,为大众健康作贡献。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