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中医启蒙读物简介

来源:中医药报
摘要:在正规的中医院校成立之前,中医的学习和传承一般都是师带徒的形式。往往学生拜师以后,先帮老师抓药,然后利用空闲的时间背诵老师指定的启蒙读物。虽然有些世医之家教导子孙是从背诵《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开始的,但是,大多数还是以背诵中医的启蒙之作为主。中医的启蒙读物主要有《医学三字经》、《濒湖......

点击显示 收起

  在正规的中医院校成立之前,中医的学习和传承一般都是“师带徒”的形式。往往学生拜师以后,先帮老师抓药,然后利用空闲的时间背诵老师指定的启蒙读物。虽然有些世医之家教导子孙是从背诵《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开始的,但是,大多数还是以背诵中医的启蒙之作为主。中医的启蒙读物主要有《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四本书看似简单,但历代医家均不敢小觑,因为四本书囊括了中医最基本的医理、诊法、治则和方药。

  《医学三字经》

  本书作者是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福建长乐人。自幼嗜好医学著作,曾拜泉州名医蔡宗玉为师系统学习医学知识,在担任直隶省威县知县期间,有选效方救治灾后罹患瘟疫百姓的记载。陈氏治学严谨,力求“深入浅出,反博为约”,“由浅入深,从简及繁”,致力于医学的通俗化。著有《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等中医学门径书,流传极广。《医学三字经》全书共4卷,包括了内、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治,采用歌诀体裁,每句三字,易读易通,内容十分广博,是医学入门读物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本。后清咸丰年间胥子莱在此基础上编写了《续编医学三字经》,仍采用陈氏著作的体裁,系统阐述了经络、脏腑等基础医学知识,成为《医学三字经》的有益补充。

  《濒湖脉学》

  该书作者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是李氏撷取《内经》、《脉经》等书精华,结合自己的经验撰著而成。本书参考了五代高阳生所著《脉诀》的体裁,并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种脉,使中医的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每一种脉均按“体状诗”、“相类诗”和“主病诗”的形式编写。其中“体状诗”主要描写了每部脉的脉位、脉象和临床意义,“相类诗”则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主病诗”重点阐发各种脉在诊断病证方面的作用。书后还附有删补宋代崔紫虚所著的《四言举要》。本书虽然篇幅不多,但却是李氏研究“脉学”多年的心得,歌诀体裁,使读者易于诵记,是初学脉学者的良好读物。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学习脉学的必读著作之一。

  《药性赋》

  本书未记载其作者,据考证约为金元时期作品,为初学中医者学习本草的启蒙书。该书将248种常用中药按照寒、热、温、平的药性分为4类,用韵语编写成赋的形式,言简意赅琅琅上口,便于诵记。尤其是对中药药性的概括精辟简洁,为历代中医初学者所重视,至今长盛不衰。由于该书为金元时期著作,文词古奥,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药性赋白话解》一书,对本书进行了适当的语译、批注和补充。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版,主要是加强了对原文的注释,并补充了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安全用药等内容,而且增加了对“十八反歌”、“十九畏歌”、“六陈歌”、“妊娠服药禁忌歌”的注释内容,大大拓宽了原书的涵盖面。

  《汤头歌诀》

  本书作者为清代医学家汪昂,安徽休宁人。自幼立志于医,经过30余年的刻苦攻读与临床实践,取得了巨大的医学成就。汪氏治学严谨,著书提倡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由博返约,以便于初学者读诵。他于康熙三十一年编成《汤头歌诀》一书,书中精选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在继承古方汤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一改其四旬的限律,按沈约诗韵编成200首七言韵句,而歌不限方,方不限句,药味药引,俱全周明。歌诀中包括方名、方剂的药物组成和适应症以及加减法等,简单扼要,便于记忆,被誉为方剂汇海中的珍品,是一部很重要的医学入门书,一直被学医者奉为入门的必读课本。现在中医院校的教材里,仍选用他的部分著述。后人亦多有续补、增注或改编,现存清刻本、石印本、铅印本等50余种。

作者: 2010-3-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