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支气管炎与哮喘防治236问

如何看待哮喘证治?

来源:大众医药网
摘要:(1)辨寒热以治标哮喘急性发作时,当务之急是控制发作,最常用的为氨茶碱,但长期使用则该药敏感性降低,因此予以中西结合治疗。其中麻黄是一味中医治哮喘要药。汗出多改麻黄根,热哮用麻黄必配黄芩、桑白皮、射干等药清肺利咽平喘,以制麻黄燥热之性。至于高血压病人或体弱不宜用麻黄者,可加入黄荆子叶。...

点击显示 收起

  (1)辨寒热以治标

  哮喘急性发作时,当务之急是控制发作,最常用的为氨茶碱,但长期使用则该药敏感性降低,因此予以中西结合治疗。

  寒哮以胸膈满闷,痰液稀薄,畏寒流涕,口不干或口干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为辨证要点,用小青龙汤加减。寒象较著加用川枯拔4.5~6g,以增温肺散寒之力。

  热哮以呼吸急促,胸膈烦闷,咯黄痰粘稠不畅,口干喜冷饮,苔黄质红,脉滑数或兼有其他热象为辨证要点。用定喘汤加减。

  其中麻黄是一味中医治哮喘要药。汗出多改麻黄根,热哮用麻黄必配黄芩、桑白皮、射干等药清肺利咽平喘,以制麻黄燥热之性。至于高血压病人或体弱不宜用麻黄者,可加入黄荆子叶。黄荆子功擅行气祛风,除痰止痛,用之平喘,往往可替代麻黄,而无麻黄之副作用。

  病人咽痒打嚏,鼻流清涕严重者,在用酮替芬每日200mg口服的基础上,加辛夷4.5g,苍耳子9g ,往往可提高抗过敏及解痉作用。止咳化痰加前胡9g,紫菀9g或桔梗4.5g,清热化痰用瓜蒌12g 或竹茹4.5g。

  病人咳嗽频频,是气道平滑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加入胡颓叶9~15g,敛肺止咳。

  病人痰盛不易咯出,此时利水平喘,以车前草9~15g利水祛痰以平喘,若再配用防己9g,陈葫芦 30g,则利水祛痰之力更强。倚息咳喘者,加用葶苈子15g以泻肺利水平喘。

  (2)补肾元以培本

  哮喘病人的气道反应性异常归之于肾亏。“补肾培本”,改善病人的素质,降低其气道反应性是治疗哮喘缓解期病人的重要法则。

  (3)创新法以求功

  中医治疗哮喘,大多以肺脾肾论治。但喘总不离乎气,而肝是通调全身气机的枢纽,故正治不可取效而往往取效于疏肝法。

  用通腑泻热治哮喘,应用于一些顽固哮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运用茵陈、藿香防治哮喘,对胸膈烦闷不畅,食欲不振者,尤为适用。

作者: 不明 2006-4-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