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分子生物学

6-2-2 RNA肿瘤病毒的超微结构

来源:医学加加
摘要:动物或人类的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肉瘤及乳腺瘤的细胞超薄切片,在电镜下常可观察到病毒颗粒,其结构和形态基本相似,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成熟的病毒颗粒有一个电子密度较深的核心,为核壳所包围,病毒的类核通过细胞芽生(budding)过程形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按照在电镜下观察到的超微结构形态,可将RNA肿瘤病毒分为四种......

点击显示 收起

  动物或人类的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肉瘤及乳腺瘤的细胞超薄切片,在电镜下常可观察到病毒颗粒,其结构和形态基本相似,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成熟的病毒颗粒有一个电子密度较深的核心,为核壳所包围,病毒的类核通过细胞芽生(budding)过程形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按照在电镜下观察到的超微结构形态,可将RNA肿瘤病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

  (一)A型病毒

  具有两层电子密度较深的外膜,中央部分为电子密度较淡的透亮区,其直径为70-90nm。这种病毒颗粒仅见于细胞内,按其分布又可为池内型(intra clsternal form)和胞浆型(intra cytoplasmic form)两种形式。在小鼠良性和恶性肿瘤组织及仓鼠、豚鼠细胞内,以及我国建立的T(天津)-S(上海)-Z(遵义)系统小鼠白血病中的L615、L759和L783等瘤株的白血病细胞内都曾观察到池内A型病毒颗粒。但迄今仍未证实池内A型病毒的致瘤性质。关于胞浆型A型病毒,有人认它可能是B型病毒的前体。

  (二)B型病毒

  这类病毒的成熟形态具有偏位的类核,且它的被膜表面有明显的尖突。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MTV)是其典型代表。B型病毒颗粒的未成熟形态表现为胞浆内的A型颗粒。1979年洪涛等报道,在河南林县鸡的食管癌细胞内,在电镜下观察到有类似B型病毒的颗粒,分为Ⅰ-Ⅲ型,其中Ⅰ型有偏位而呈锯齿状状的类核。

  (三)C型病毒

  这是已分离的RNA肿瘤病毒中数目最多的一类病毒。根据宿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爬虫类、禽类和哺乳类致瘤性C型病毒,能相应地诱发蛇、鸡、小鼠、大鼠、猫、牛和猴等发生白血病和肉瘤。成熟的C型病毒的超微结构形态特点是有一个电子密度较高的中央位类核和它被膜上盖有短的尖突,以芽生方式分布到细胞外,其直径为80-110nm。上海医科大学和天津血液研究所报道的L6565和T638两株病毒性小鼠白血病的脾,胸腺和淋巴结的超薄切片中皆观察到C型病毒,并且证明这种病毒具有致白血病活性,可在昆明种小鼠连续进行传递。

  (四)D型病毒

  这是70年代从弥猴的乳腺肿瘤中分离出来的,称为MPMV(ason-Pfizer monkey virus)。近年从灵长类动物中还分出其它类似的病毒株。D型病毒分布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前者多分布在近质膜处,直径为60-95nm,为未成熟型;后者经芽生分布到细胞外,直径为100-120nm,为成熟型D型颗粒,其形态特点是,有电子密度较高的偏位的棒状小体状类核,使病毒的外形类似希腊字母θ。D型病毒与小鼠MMTV的B型病毒甚为相似,但前者被膜上缺乏尖突或者尖突较B型病毒为短。迄今尚未证实MPMV对动物的致瘤作用。近年来观察证明,人类AIDS的HIV病毒形态也属于D型。

作者: 2007-9-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