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现代论著丹溪医案评析

“余从叔父平生多虑”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论坛
摘要:余从叔父平生多虑,质弱神劳,年近五十。又一医教与大黄、朱砂、生粉草、麒麟竭,又二三帖。又一李兄,年四十余而面稍白,神甚劳。多虑则气郁,郁则经气湮淤而成痈疽。...

点击显示 收起

余从叔父平生多虑,质弱神劳,年近五十。忽左膊外侧廉上起一小红肿,大约如栗。余视之,曰:“慎勿轻视,且生与人参大料作汤,得一二斤为好”。人未之信。漫进小贴数服,未解而止。旬余值大风拔木,疮上起一道红如线,绕至背胛,直抵右肋。余曰:“必大料人参,少加当归、川芎、陈皮、白术等补剂与之”。后与此方,两阅月而安。又,东阳李兄,年逾三十,形瘦肤厚,连得忧患,又因作劳,且过于色。忽左腿外侧廉上一红肿,其大如栗。一医问其大腑坚实,与承气两帖下之,不效。又一医教与大黄、朱砂、生粉草、麒麟竭,又二三帖。半月后召余视之,曰:“事去矣”。又一李兄,年四十余而面稍白,神甚劳。忽胁下生一红肿如桃,一人教用补剂。众笑且排。于是流气饮、十宣散杂而进之。旬余召余视之,余曰:“非惟不与补药,抑且多得解利,血气惧惫矣!”已而果然。


或曰:“太阳经非多血少气者乎?何臀痈之生,初无甚苦,往往间有不救者,吾子其能治之乎?”余曰:“臀居小腹之后,而又在其下,此阴中之阴也。其道远,其位僻,虽曰多血,气运不到,气既不到,血亦罕来。中年之后,不可生痈。才有痛肿,参之脉证,但见虚弱,便与滋补。血气无亏,可保终吉。若用寻常驱热拔毒纾气之药,虚虚之祸,如指诸掌!”(《格致余论/痈疽当分经络论》)

按:质弱神劳则气虚,气虚则络脉流行不畅利;多虑则气郁,郁则经气湮淤而成痈疽。治当壮气以行滞,即《素问》“壮者气行则愈”之意。故以大剂人参作汤,此亦“相体治病”(叶天士语)之一例也。


又,此证若痛剧者,尚宜佐乌、附类助人参通阳破滞,如下面第42“又一男子年五十”案。此证若付予今人治之,恐只知清热解毒矣。

作者: 孙曼之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