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

论下十六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论]曰:三阴皆受病,已入于府者,可下而已。按:此以阳明内热而为头痛也,故可攻之。曰:阳明病,外已解而潮热者,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曰:阳明病,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

点击显示 收起

[论]曰: 三阴皆受病, 已入于府者, 可下而已。 此详义见前六经证。
曰: 脉浮而大, 心下反?, 有热属藏者, 攻之, 不令发汗。 按: 此以心下?而热在藏, 即脉虽浮大者, 病亦属里, 故不宜发汗, 而当攻内也。
曰: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 头痛有热者, 与承气汤。 按: 此以阳明内热而为头痛也, 故可攻之。
曰: 阳明病, 外已解而潮热者, 可攻里也, 手足濈然而汗出者, 此大便已?也, 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虽多, 而微发热恶寒者, 表未解也, 其热不潮, 未可与承气。
曰: 阳明病, 胃中有燥屎者, 可攻之。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 绕脐痛, 烦躁, 发作有时者, 此有燥屎也。
曰: 汗出谵语者, 以有燥屎在胃中, 此为风也, 须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阳明病, 发热汗多者, 热在里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阳明病, 发汗不解, 腹满痛者, 邪在里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病腹中满痛者, 此为实也, 当下之。
曰: 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曰: 伤寒六七日, 结胸热实, 脉沉而紧, 心下痛, 按之石?者, 或心下至少腹?满而痛不可近者, 大陷胸汤主之。
曰: 阳明少阳合病, 脉滑而数者, 有宿食也,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按: 此一条必须兼脉证而察之, 盖伤寒之脉滑数者多, 若无胀痛等证, 未必即为宿食, 故不可单据滑数之脉, 便认作可攻之证。
曰: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 非大满, 犹生寒热, 则病不除也。 按此一条言若非大满, 而犹生寒热者, 是表病犹不除也, 尚不可下。
曰: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 大满大实坚, 有燥屎, 自可徐下之, 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 内虚热入, 协热遂利, 烦躁诸变, 不可胜数, 轻者困笃, 重者必死矣。 按: 此一条言外无表证, 内有坚满, 然后可下, 正以见下不宜轻, 轻下者, 为祸不小也。
曰: 太阳病,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 若表未解者, 不可攻, 当先解表。 表已解,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 宜桃仁承气汤。

凡伤寒当下者, 不宜用丸药, 以丸药不能涤荡热邪, 而但能损正气也。 又凡治伤寒热邪传里者, 服下药后, 仍用盐炒麸皮一升许, 将绢包于病人腹上, 款款熨之, 使药气得热则行, 大便必易通也。

脉有忌下者, 如[伤寒论]曰: 伤寒脉微而恶寒者, 此阴阳俱虚, 不可更发汗, 更吐, 更下也。 寸口脉浮大, 而医反下之, 此为大逆。 关脉弱, 胃气虚有热, 不可大攻之, 热去则寒起。 尺脉涩弱无力者, 不可下。 大便?者当下之, 设脉迟缓者不可下, 里气不实也。 脉虚细者不可下。 脉浮者不可下。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巅, 弦反在上, 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 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 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 虚者不宜下也。 脉浮而大, 浮为气实, 大为血虚, 血虚为无阴, 孤阳独下阴部者, 医以为热, 而复用毒药攻其胃, 此为重虚, 客阳去有期, 必下如污泥而死。 脉濡而紧, 濡则阳气微, 紧则荣中寒。 阳微卫中风, 发热而恶寒, 荣紧胃气冷, 微呕心内烦。 医谓有大热, 解肌而发汗, 亡阳虚烦躁, 心下苦痞坚, 表里俱虚竭, 卒起而头眩, 客热在皮肤, 怅怏不得眠。 不知胃气冷, 紧寒在关元, 当温反下之, 安可复追还。 脉久数者, 非外邪也, 不可下之。 脉细数者, 非实邪也, 不可下。 结胸证, 其脉浮大者, 邪未入府也, 不可下, 下之则死。 大扺伤寒最宜慎下, 若脉息无力, 及表证未罢者, 不可乱投汤剂, 下之为逆。

证有忌下者, 如太阳病外证未解, 不可下, 下之为逆。 太阳与阳明合病, 喘而胸满者, 邪在表也, 不可下。 阳明病, 若微发热恶寒者, 表未解也, 不可下。 阳明病, 潮热, 大便初?后溏者, 不可攻。 阳明病, 腹微满, 初头?, 后必溏者, 非实热也, 不可攻之。 阳明病, 其热不潮者, 未可与承气汤。 阳明病, 虽有潮热, 而大便不?者, 不可与承气汤。 不转失气者, 其内不坚, 慎不可攻也。 阳明病, 心下?满者, 不可攻, 攻之利遂不止者死。 ?在心下者, 其邪在胸膈, 犹未入腑也, 故不可攻。 脏结无阳证, 不往来寒热, 其人反静, 舌上苔滑者, 不可攻也。

病欲吐者, 不可下。 呕多, 虽有阳明证, 不可攻之。 此呕多者, 病在上焦, 病在上而攻其下, 取败之道也。 阳明病, 若汗多, 微发热恶寒者, 外未解也, 其热不潮, 未可与承气汤。 湿家下之, 额上汗出, 微喘, 小便不利者死, 下利不止亦死。 阳明病, 不能食, 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 故攻其热必哕。 阴强无阳者, 虽其大便坚?, 亦不可下, 下之则清谷腹满。 阴阳俱虚, 恶水者, 若下之, 则里冷, 不嗜食, 大便完谷出。 阳微者不可下, 下之则心下痞?。 恶寒者, 不可下。 小便清利者, 火不盛也, 不可下。 诸四逆厥者, 不可下。 咽中闭塞者不可下。 发汗多, 亡阳谵语者不可下。 诸虚者不可下, 下之则阳虚而生寒。 仲景曰: 极寒反汗出, 身必冷如冰, 其有眼睛不慧, 语言不休, 口虽欲言, 舌不得前者皆死。 阴虚水亏, 虚烦虚躁者不可下, 重亡其阴, 万无生理矣。

 

作者: 佚名 2008-5-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