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四十二谟集痘疹诠

疹后诸证二十五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凡疹后余毒未尽,随当解之。若热势太甚,或日久不减,宜用柴胡麦门冬散。疹后热不除忽作搐者,不可以急惊风同论,宜导赤散加人参,麦门冬,送七味安神丸。如见多痰,或用抱龙丸,或以四物汤加麦门冬,枣仁,淡竹叶,甘草,龙胆草,黄连,茯苓,辰砂,石菖蒲之类治之,或以此药为末,用蒸饼,猪心血为丸服亦可。...

点击显示 收起

凡疹后余毒未尽, 随当解之。 若停留日久不解, 则必致喘嗽, 或喉中痰响, 或为四肢冷痹, 或目无光彩, 面色青白, 或鼻孔如烟筒, 或嗽声不出。 若右手一指脉轻取散乱, 重按全无, 则成难治之证矣。

疹子收后身有微热者, 此虚热也, 不须治之, 待血气和畅, 其热自退。 若热势太甚, 或日久不减, 宜用柴胡麦门冬散; 甚则黄连解毒汤, 或合人参白虎汤。

疹后热不退, 而发枯毛竖, 肉消骨立, 渐渐羸瘦, 为骨蒸劳瘵之证者, 宜万氏柴胡四物汤主之, 或芦荟肥儿丸加当归, 连翘治之。 迟则变证, 为睡则露睛, 口鼻气冷, 手足厥逆, 遂成慢脾风瘈瘲, 不治之证矣。

疹后热不除忽作搐者, 不可以急惊风同论, 宜导赤散加人参, 麦门冬, 送七味安神丸。 小便清者可治, 短少者难治。 如见多痰, 或用抱龙丸, 或以四物汤加麦门冬, 枣仁, 淡竹叶, 甘草, 龙胆草, 黄连, 茯苓, 辰砂, 石菖蒲之类治之, 或以此药为末, 用蒸饼, 猪心血为丸服亦可。

疹退后多有欬嗽之证。 若微嗽不已者, 此余毒未尽也, 用清肺饮加生甘草, 牛蒡子主之。 若嗽甚气逆, 发而不已者, 此肺中伏火, 金虚叶焦也, 宜清肺饮, 或清肺汤合人参白虎汤, 六一散之类主之。 若身热顿嗽, 甚至饮食俱呛出, 或欬出血, 皆热毒乘肺而然, 宜多用门冬清肺汤, 或加连翘, 或清金降火汤主之。 若欬甚而面浮目肿, 胸高喘急, 血出口鼻, 面色青赤, 昏躁摇头者, 死证也。 又有肺气本虚, 为毒所逼而发喘不已, 但无嗽血呛食等证者, 宜用清肺饮倍加人参治之。 不可拘于肺热之说, 而纯用清肺解毒之药也。

疹后余热未尽, 或热甚而失血者, 四物汤加茵陈蒿汤, 木通, 犀角, 以利小便, 使热气下行则愈, 若血在上者去川芎。

疹后余毒入胃, 久而不散, 以致牙龈黑烂, 肉腐血出, 臭气冲人者, 名为走马疳, 用马鸣散主之; 甚者急用人中白, 芦荟, 使君子, 龙胆草, 黄连, 五灵脂, 浸蒸饼为丸, 滚水服之, 以清胃火。 若面颊浮肿, 环口青黑, 齿脱唇崩鼻坏者, 死证也。

疹退之后, 饮食如常, 动止如故, 乃卒然心腹绞痛, 遍身汗出如水者, 此因元气虚弱, 失于补养, 外虽无病, 里实虚损, 偶然为恶气所中, 谓之中恶。 此朝发夕死之证。
 

作者: 佚名 2008-5-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