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

论针法十三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上古有砭石之制,<内经>有九针之别,制虽不同,而去病之意则一也。若治咽喉之患,当用三棱针,若丹瘤及痈毒四畔焮赤,疼痛如灼,宜用砭石去血以泄其毒,则重者减,轻者消。立斋曰:凡元气虚弱者,必当补助脾胃,禁用刀针,若妄用之而去肉去血,使阳随阴散,是速其危也。...

点击显示 收起

上古有砭石之制, <内经>有九针之别, 制虽不同, 而去病之意则一也。 且疮疡一科, 用针为贵。 用之之际, 虽云量其溃之浅深, 尤当随其肉之厚薄。 若皮薄针深, 则反伤良肉, 益增其溃; 肉厚针浅, 则脓毒不出, 反益其痛, 用针者可不慎哉? 至于附骨疽, 气毒流注, 及有经久不消, 内溃不痛者, 宜燔针开之。 若治咽喉之患, 当用三棱针, 若丹瘤及痈毒四畔焮赤, 疼痛如灼, 宜用砭石去血以泄其毒, 则重者减, 轻者消。 如洪氏室患腹痈, 脓胀闷瞀, 以卧针刺脓出即苏。 一人患囊痈, 脓熟肿胀, 小便不利, 几殆, 急针之, 脓水大泄, 气通而愈。 大抵用针之法, 迎而夺之, 顺而取之, 所谓不治已成治未成, 正此意也。 今之患者, 或畏针而不用, 医者又徇患者之意而不针, 遂至脓已成而不得溃, 或得溃而所伤已深矣, 卒之夭枉者, 十常八九, 亦可悲矣。 见<外科心法>

经曰: 天温日明, 则人血淖溢而卫气浮, 故血易泻, 气易行; 天寒日阴, 则人血凝涩而卫气沉, 是以因天时而调血脉也。 故凡遇天寒水冰, 或阴气凝滞之时, 欲行针刺, 则先当温衣覆盖, 或以艾叶炒热, 或热盐热衣类先熨其处, 务令血脉温和而后刺之, 则血泻气行, 其病立已。 若血寒脉涩, 遽尔用针, 则邪毒不泻, 徒伤良肉, 反以益其病也。

立斋曰: 凡元气虚弱者, 必当补助脾胃, 禁用刀针, 若妄用之而去肉去血, 使阳随阴散, 是速其危也。

薛按曰: 四明有屠寿卿者, 当门齿忽如所击, 痛不可忍, 脉洪大而弦。 余曰: 弦洪相搏, 将发疮毒也。 先用清胃散加白芷, 银花, 连翘一剂, 痛即止。 至晚, 鼻上发一疮, 面肿黯痛, 用前药加犀角一剂, 肿至两额, 口出秽气, 脉益洪大, 恶寒内热, 此毒炽血瘀, 药力不能敌也。 乃数砭患处, 出紫血, 服犀角解毒之药, 翼日肿痛尤甚, 又砭患处与唇上, 并刺口内赤脉, 各出毒血, 再服前药, 至数剂而愈。

 

作者: 佚名 2008-5-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