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

寒阵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生地,熟地,芍药,各二钱。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檗,各一钱半。生甘草,一钱。如小水多热,或兼怒火动血者,加焦栀子一,二钱。...

点击显示 收起

保阴煎一
治男妇带浊遗淋, 色赤带血, 脉滑多热, 便血不止, 及血崩血淋, 或经期太早, 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证。 生地, 熟地, 芍药, 各二钱。 山药, 川续断, 黄芩, 黄檗, 各一钱半。 生甘草, 一钱。 水二锺, 煎七分。 食远温服。 如小水多热, 或兼怒火动血者, 加焦栀子一, 二钱。 如夜热身热, 加地骨皮一钱五分。 如肺热多汗者, 加麦冬, 枣仁。 如血热甚者, 加黄连一钱五分。 如血虚血滞, 筋骨肿痛者, 加当归二, 三钱。 如气滞而痛, 去熟地, 加陈皮, 青皮, 丹皮, 香附之属。 如血脱血滑, 及便血久不止者, 加地榆一, 二钱。 或乌梅一, 二个, 或百药煎一, 二钱, 文蛤亦可。 如少年, 或血气正盛者, 不必用熟地, 山药。 如肢节筋骨疼痛或肿者, 加秦艽, 丹皮各一, 二钱。

加减一阴煎二
方在补阵九。 治水亏火胜之甚者。

抽薪饮三
治诸凡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 石斛, 木通, 栀子, 炒, 黄檗, 各一, 二钱。 枳壳, 钱半。 泽泻, 钱半。 细甘草, 三分。 水一锺半, 煎七分。 食远温服。 内热甚者, 冷服更佳。 如热在经络肌肤者, 加连翘, 天花粉以解之。 热在血分大小肠者, 加槐蕊, 黄连以清之。 热在阳明头面, 或躁烦便实者, 加生石膏以降之。 热在下焦, 小水痛涩者, 加草龙胆, 车前以利之。 热在阴分, 津液不足者, 加门冬, 生地, 芍药之类以滋之。 热在肠胃实结者, 加大黄, 芒硝以通之。

徒薪饮四
治三焦凡火, 一切内热, 渐觉而未甚者, 先宜清以此剂。 其甚者, 宜抽薪饮。 陈皮, 八分。 黄芩, 二钱。 麦冬, 芍药, 黄檗, 茯苓, 牡丹皮, 各一钱半。 水一锺半, 煎七分。 食远温服。 如多郁气逆伤肝, ?肋疼痛, 或致动血者, 加青皮, 栀子。

大分清饮五
治积热闭结, 小水不利, 或致腰腿下部极痛, 或湿热下利, 黄疸, 溺血, 邪热畜血腹痛淋闭等证。 茯苓, 泽泻, 木通, 各二钱。 猪苓, 栀子, 或倍之。 枳壳, 车前子, 各一钱。 水一锺半, 煎八分。 食远温服。 如内热甚者, 加黄芩, 黄檗, 草龙胆之属。 如大便坚硬胀满者, 加大黄二, 三钱。 如黄疸小水不利, 热甚者, 加茵陈二钱。 如邪热畜血腹痛者, 加红花, 青皮各一钱五分。

清流饮六
治阴虚挟热泻痢, 或发热, 或喜冷, 或下纯红鲜血, 或小水痛赤等证。 生地, 芍药, 茯苓, 泽泻, 各二钱。 当归, 一, 二钱。 甘草, 一钱。 黄芩, 黄连, 各半钱, 枳壳, 一钱。 水一锺半, 煎服。 如热甚者, 加黄檗。 小水热痛者, 加栀子。

化阴煎七
治水亏阴涸, 阳火有余, 小便癃闭, 淋浊疼痛等证。 生地黄, 熟地黄, 牛膝, 猪苓, 泽泻, 生黄檗, 生知母, 各二钱。 绿豆三钱。 龙胆草, 钱半。 车前子, 一钱。 水二锺, 加食盐少许, 用文武火煎八分。 食前温服, 或冷服。 若水亏居多, 而阴气大有不足者, 可递加熟地黄, 即用至一, 二两亦可。

茵陈饮八
治挟热泄泻热痢, 口渴喜冷, 小水不利, 黄疸湿热闭涩等证。 茵陈, 焦栀子, 泽泻, 青皮, 各三钱。 甘草, 一钱。 甘菊花, 二钱。 用水三, 四锺, 煎两锺, 不时陆续饮之。 治热泻者, 一服可愈。

清膈煎九
治痰因火动, 气壅喘满, 内热烦渴等证。 陈皮, 钱半。 贝母, 二, 三钱, 微敲破。 胆星, 一, 二钱。 海石, 二钱。 白芥子, 五七分。 木通, 二钱。 水一锺半, 煎七分。 温服。 如火盛痰不降者, 加童便一小锺。 如渴甚者, 加天花粉一钱。 如热及下焦, 小水不利者, 加栀子一钱半。 如热在上焦, 头面红赤, 烦渴喜冷者, 加生石膏二, 三钱。 如痰火上壅而小水不利者, 加泽泻一, 二钱。 如痰火闭结, 大便不通而兼胀满者, 加大黄数钱, 或朴硝一, 二钱, 酌宜用之。

化肝煎十
治怒气伤肝, 因而气逆动火, 致为烦热?痛, 胀满动血等证。 青皮, 陈皮, 各二钱。 芍药, 二钱。 丹皮, 栀子炒, 泽泻, 各钱半。 如血见下部者, 以甘草代之。 土贝母, 二, 三钱。 水一锺半, 煎七, 八分。 食远温服。 如大便下血者加地榆, 小便下血者加木通, 各一钱五分。 如兼寒热, 加柴胡一钱。 如火盛, 加黄芩一, 二钱。 如?腹胀痛, 加白芥子一钱。 胀滞多者, 勿用芍药。

安胃饮十一
治胃火上冲, 呃逆不止。 陈皮, 山查, 麦芽, 木通, 泽泻, 黄芩, 石斛。 水一锺半, 煎七分。 食远服。 如胃火热甚, 脉滑实者, 加石膏。

玉女煎十二
治水亏火盛, 六脉浮洪滑大, 少阴不足, 阳明有余, 烦热干渴, 头痛牙疼, 失血等证, 如神, 如神。 若大便溏泄者, 乃非所宜。 生石膏, 三, 五钱。 熟地, 三, 五钱或一两。 麦冬, 二钱。 知母, 牛膝, 各钱半。 水一锺半, 煎七分。 温服或冷服。 如火之盛极者, 加栀子, 地骨皮之属亦可。 如多汗多渴者, 加北五味十四粒。 如小水不利, 或火不能降者, 加泽泻一钱五分, 或茯苓亦可。 如金水俱亏, 因精损气者, 加人参二, 三钱尤妙。

太清饮十三
治胃火烦热, 狂斑呕吐等证。 可与白虎汤出入酌用。 知母, 石斛, 木通, 各一钱半。 石膏, 生用, 五, 七钱。 水一锺半, 煎七分。 温服或冷服。 或加麦门冬。

绿豆饮十四
凡热毒劳热, 诸火热极不能退者, 用此最妙。 用绿豆不拘多寡, 宽汤煮糜烂, 入盐少许, 或蜜亦可。 待冰冷, 或厚或稀或汤, 任意饮食之, 日或三, 四次不拘。 此物性非苦寒, 不伤脾气, 且善于解毒除烦, 退热止渴, 大利小水, 乃浅易中之最佳最捷者也。 若火盛口甘, 不宜厚味, 但略煮半熟, 清汤冷饮之, 尤善除烦清火。

玉泉散十五
亦名一六甘露散。 治阳明内热, 烦渴头痛, 二便闭结, 温疫斑黄, 及热痰喘嗽等证。 此益元散之变方也, 其功倍之。 石膏, 六两, 生用。 粉甘草, 一两。 右为极细末。 每服一, 二, 三钱, 新汲水或热汤, 或人参汤调下。 此方加朱砂三钱亦妙。

雪梨浆十六
解烦热, 退阴火, 此生津止渴之妙剂也。 用清香甘美大梨, 削去皮, 别用大碗盛清冷甘泉, 将梨薄切浸于水中, 少顷, 水必甘美, 但频饮其水, 勿食其柤, 退阴火极速也。

滋阴八味丸十七
治阴虚火盛, 下焦湿热等证。 此方变丸为汤, 即名滋阴八味煎。 山药, 四两。 丹皮, 三两。 白茯苓, 三两。 山茱萸, 肉, 四两。 泽泻, 三两。 黄檗, 盐水炒, 三两。 熟地黄, 八两, 蒸捣。 知母, 盐水炒, 三两。 右加炼蜜捣丸, 梧桐子大。 或空心, 或午前, 用滚白汤, 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约阴丸十八
治妇人血海有热, 经脉先期或过多者, 或兼肾火而带浊不止, 及男妇大肠血热便红等证。 当归, 白朮, 炒, 芍药, 酒炒。 生地, 茯苓, 地榆, 黄芩, 白石脂, 醋煅焠, 北五味, 丹参, 川续断, 各等分。 右为末, 炼蜜丸服。 火甚者, 倍用黄芩。 兼肝肾之火甚者, 仍加知母, 黄檗各等分。 大肠血热便红者, 加黄连, 防风各等分。

服蛮煎十九
此方性味极轻极清, 善入心肝二脏, 行滞气, 开郁结, 通神明, 养正除邪, 大有奇妙。 生地, 麦门冬, 芍药, 石菖蒲, 石斛, 川丹皮, 极香者, 茯神, 各二钱。 陈皮, 一钱。 木通, 知母, 各一钱半。 水一锺半, 煎七分。 食远服。 如痰胜多郁者, 加贝母二钱。 痰盛兼火者, 加胆星一钱五分。 阳明火盛, 内热狂叫者, 加石膏二, 三钱。 便结胀满多热者, 玄明粉二, 三钱调服, 或暂加大黄亦可。 气虚神困者, 加人参随宜。

约营煎二十
治血热便血, 无论脾胃, 小肠, 大肠, 膀胱等证, 皆宜用此。 生地, 芍药, 甘草, 续断, 地榆, 黄芩, 槐花, 荆芥穗, 炒焦, 乌梅, 二个。 水一锺半, 煎七分。 食前服。 如下焦火盛者, 可加栀子, 黄连, 龙胆草之属。 如气虚者, 可加人参, 白朮。 如气陷者, 加升麻, 防风。

 

作者: 佚名 2008-5-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