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脉经脉经卷第四

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经言:所谓三部者,寸关尺也。浮、沉、牢、结、迟、疾、滑、涩,各自异名,分理察之,勿怠观变,所以别三部九候,知病之所起,审而明之,针灸亦然也。病从寸口,邪人上者,名曰解。脉来至状如琴弦,苦少腹痛,女子经月不利,孔窍生疮,男子病痔,左右胁下有疮,上部不通者,苦少腹痛,肠鸣,寸口中虚弱者伤气,气不足。...

点击显示 收起

  经言:所谓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每部中有天地人也。上部主候从胸以上至头,中部主候从膈以下至气街,下部主候从气街以下至足。

  浮、沉、牢、结、迟、疾、滑、涩,各自异名,分理察之,勿怠观变,所以别三部九候,知病之所起,审而明之,针灸亦然也。故先候脉寸中,浮在皮肤,沉细在里。昭昭天道,可得长久。

  上部之候,牢、结、沉、滑,有积气在膀胱。微细而弱,卧引里急,头痛,咳嗽。逆气上下。心膈上有热者,口干渴燥。病从寸口,邪人上者,名曰解。脉来至状如琴弦,苦少腹痛,女子经月不利,孔窍生疮,男子病痔,左右胁下有疮,上部不通者,苦少腹痛,肠鸣,寸口中虚弱者伤气,气不足。

  大如桃李实,苦痹也。寸口直上者,逆虚也。如浮虚者,泄利也。

  中部脉结者,腹中积聚,若在膀胱两胁下有热。脉浮而大,风从胃管入,水胀干呕,心下澹澹,如有桃李核。胃中有寒时,苦烦痛不食,食即心痛,胃胀支满,膈上积。胁下有热时,寒热淋露。脉横出上者,胁气在膀胱。病即著右横关入寸口中者,膈中不通,喉中咽难。刺关元,入少阴。

  下部脉者,其脉来至浮大者脾也。与风集合时,上头痛引腰背;小滑者厥也。足下热,烦满,逆上抢心,上至喉中,状如恶肉,脾伤也。病少腹下,在膝诸骨节间,寒清不可屈伸,脉急如弦者筋急,足挛结者,四肢重。从尺邪入阳明者,寒热也。大风邪入少阴,女子漏白下赤,男子溺血,阳萎不起,引少腹痛。

  人有三百六十脉,法三百六十日,三部者寸关尺也。尺脉为阴,阴脉常沉而迟;寸关为阳,阳脉俱浮而速,气出为动,入为息。故阳脉六息七息十三投,阴脉八息七息十五投,此其常也。

  二十八脉相逐上下,一脉不来知疾所苦,尺胜治下,寸胜治上,尺寸俱平治中央。脐以上阳也,法于天;脐以下阴也,法于地。脐为中关,头为天,足为地。

  有表无里,邪之所止得鬼病。何为表里?寸尺为表,关为里,两头有脉,关中绝不至也。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阴绝而阳微,死不治。三部脉或至或不至,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也。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所苦,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足,树之有根,虽枝叶枯槁,根本将自生,木有根本,即自有气,故知不死也。寸口脉平而死者,何也?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三焦之原,非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

  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一名守邪之神也。

  故气者,人根本也,根绝则茎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歧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行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黄帝曰:冬阴夏阳奈何?歧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者,平旦死。

  热中及热病者,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数乍疏,乍迟乍疾者,以日乘四季死。形肉以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顺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送顺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

  两手脉结上部者濡,结中部者缓。结三里者豆起,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在其上,涩反在下。微即阳气不足,沾热汗出,涩即无血,厥而且寒。

  黄帝问曰:余每欲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歧伯对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变定矣。调之何如?

  对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减而少。脉大者,尺之皮肤亦大。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六变,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行之,可为上工。

  尺肤滑以淖泽者,风也。尺内弱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只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淡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尺肤寒甚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烜热,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持之而热者,亦寒热也。尺烜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

  尺紧人迎脉小甚则少气,色白有加者,立死。肘后独热者,腰以上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肠中有虫。

  手所独热者,腰以上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诸浮诸沉,诸滑诸涩,诸弦诸紧,若在寸口,膈以上病。若在关上,胃以下病。若在尺中,肾以下病。

  寸口脉滑而迟,不沉不浮,不长不短,为无病,左右同法。

  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中手长者曰足胫痛。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

  寸口脉浮而盛者,病在外。

  寸口脉沉而坚者,病在中。

  寸口脉沉而弱者曰寒热及疝瘕,小腹痛。

  寸口脉沉而弱,发必堕落。

  寸口脉沉而紧,苦心下有寒,时痛,有积聚。

  寸口脉沉,胸中短气。

  寸口脉沉而喘者,寒热。

  寸口脉但实者,心劳。

  寸口脉紧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气。

  脉紧而长过寸口者,注病。

  脉紧上寸口者,中风。风头痛,亦如之。

  脉弦上寸口者,宿食;降者,头痛。

  脉来过寸入鱼际者,遗尿。

  脉出鱼际,逆气喘息。

  寸口脉潎潎,如羹上肥,阳气微。连连如蜘蛛丝,阴气衰。

  寸口脉偏绝,而臂偏不遂。其人两手俱绝者,不可治。两手前部阳绝者,苦心下寒毒,喙中热。

  关上脉浮而大,风在胃中,张口肩息,心下澹澹,食欲呕。

  关上脉微浮,积热在胃中,呕吐蛔虫,心健忘。

  关上脉滑而大小不匀,是为病方欲进,不出一、二日,复欲发动,其人欲多饮,饮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

  关上脉紧而滑者,蛔动。

  关上脉涩而坚大而实,按之不减有力,为中焦实,有伏结在脾,肺气塞,实热在胃中。

  关上脉襜襜大,而尺寸细者,其人必心腹冷积,症瘕结聚,欲热饮食。

  关上脉时来时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数者,胃中寒热,羸劣不欲饮食,如疟状。

  尺脉浮者,客阳在下焦。

  尺脉细微,溏泄下冷利。

  尺脉弱寸强,胃络脉伤。

  尺脉虚小者,足胫寒,痿痹脚疼。

  尺脉涩,下血,不利,多汗。

  尺脉滑而疾为血虚。

  尺脉沉而滑者,寸白虫。

  尺脉细而急者,筋挛痹不能行。

  尺脉粗常热者,谓之热中,腰胯疼,小便赤热。

  尺脉偏滑疾,面赤如醉,外热为病。




 

作者: 王叔和 2008-5-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