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皮肤病学

体象障碍和美容心理

来源:论文汇编
摘要:求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如果体象有缺陷或者形体丑陋,心理上会有挫折感,情绪沮丧,出现不同程度的美容心理问题。也有一些人并没有体形上的缺陷,或者仅有一些轻微的缺陷,却自认为十分丑陋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医学上称其为躯体变形障碍(Bodydysmorphicdisorder),属于体象障碍之一种。从美学的客观性角度而论,人们......

点击显示 收起


  求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如果体象有缺陷或者形体丑陋,心理上会有挫折感,情绪沮丧,出现不同程度的美容心理问题。也有一些人并没有体形上的缺陷,或者仅有一些轻微的缺陷,却自认为十分丑陋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医学上称其为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属于体象障碍之一种。所谓体象是个体对自身生理性躯体自我认知的结果。从美学的客观性角度而论,人们认识体象不仅有生理学,解剖学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也会有美学判断上的价值差异,容貌和形体客观上的缺陷或主观体象上的缺陷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易形成所谓的消极体象(negative body image),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出现自卑、自我封闭、悲观绝望等负性心理,严重者可导致与容貌有关的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甚至精神病。

  Taylor[1](转引自《美容医学心理学》)把希望做整形美容手术者分为4类:①个性正常型,有真畸形,而无心理困难;②心理敏感型,有外表的畸形,心理负担也很重;③精神病态型,仅有轻微畸形,但心理负担严重;④心理障碍型,无畸形或缺陷,由于障碍心理的想象,而要求行整形美容手术。

  据国外(Edgerton MT, 1960)调查表明,要求行整形美容者中有人格障碍和心理异常的占30~60 %;Hiroyuki Ohjimi(1988)[3]等对Kitasato 大学附属医院的整形和美容外科就诊者进行心理学研究,25人之中19人(占76 %)有心理异常,包括丑形恐怖、人格异常、精神分裂症、智力发育迟滞、神经症等。

  我国陈忠存[1]对654例整形美容的成年受术者采用“医院焦虑测定表”测定,结果证实有284例有焦虑反应,120例存在可疑焦虑反应,160例有明确抑郁反应,90例有可疑抑郁反应。

  还有些研究证实,即使是心理正常的整形美容受术者,术后许多年仍可发生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说明这些人在要求手术时实际上已存在潜在的心理障碍。

  临床工作也提示,形体缺陷的程度与术前情绪障碍,术后心理障碍的改善几乎不相关,亦即一些缺陷轻微者也可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障碍,说明在从事整形美容工作中关注受术者的心理卫生十分重要。尤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整形美容专业人员心理卫生意识。要求掌握一定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在与求术者接触中,通过交谈和观察,能对其心理状态作出初步评估。对一些特殊求术者可用端午1994年[1]提出的“美容手术前的心理自评表”进行测试,凡总评分在40分以上或平均每项在3分以上者,提示存在不良心理因素。

  二、强调医学心理学家的参与。尤其疑有心理障碍或疾病者,应通过观察,神经精神检查,心理测验及其它医学或心理学手段,进一步对求术者的心理状态作出诊断,并拟定心理治疗的意见和实施治疗。

  三、做好一般求术者的心理卫生工作。术前心理支持,术中鼓励引导,术后解释,要求耐心配合等。还要尽力避免手术对求术者心理的负性影响。

  四、对有体象障碍或心理疾病者,应针对其具体情况由医学心理学(或精神科)医师参与,选择个别心理治疗,或集体、家庭、社会心理治疗的不同形式,施以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sis therapy)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或人本主义心理治疗(Humanistic therapy )的具体方法,努力促进其康复。

  五、选行“手术—心理治疗”。此疗法是由美国Johus Hopkins 医院整形科Edgerton 等[4]于1991年提出。他们对100名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整形美容就诊者实施“手术心理治疗”研究,即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整形美容手术,使心理治疗效果和整形美容手术治疗的作用相辅相成,既解决形体缺陷,又解决心理问题。100例中87例接受了手术,术后随访平均6.2年,最长25.7年,结果表明有82.8 %得到明显的心理改善。不仅是主观感觉明显改善,客观上的心理社会功能也有中度以上的改善。国外许多医生的工作都证明给具有体像障碍者实施“手术心理治疗”,可以减轻或消除其对容貌与形体的缺陷感。

  六、对心理治疗效果不佳者不宜施行整形美容手术,尤其是手术效果缓慢或不明确者更应如此。有下列情况:①受术者主观容貌缺陷与施术者明显不同;②求术者的期望与手术实际效果相差太远;③求术者动机不纯,等等。虽经心理干预但效果不显著,也不宜轻易施行手术。另外,对人格障碍、神经症素质、躯体变形障碍或有其他心理障碍以及重症精神病患者,或虽经治疗,心理和社会功能仍有严重损伤者,都不宜手术。

  七、对惧怕或不宜手术的求美者,除给予一般心理干预外,还可向他们宣传心理美容知识。事实上许多心理学方法,例如暗示与催眠,冥想与想象,气功、生物反馈技术等,均可用于心理美容。心理美容其实质是一种意念作用,意念可以改变容貌,甚至可以改变体型。有人调查发现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会使夫妇容貌越来越相像,主要就是意念在起作用。气功的生理研究证实,入静后意念集中部位的血流量可增加30 %,局部可出现明显温热效应和组织代谢的改变。气功美容已成为心理美容的重要方法。美国L.S.Devid[1]1981年主张把自我催眠技术(亦称自律训练法)用于心理美容,除有改善全身状态而起整体美容的效果外,还有局部美容效果。Devid 认为对不宜手术的求术者说:“不能手术”,会导致其不满和失望,建议他们采用和催眠疗法,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不宜手术的求美者而言,心理美容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何伦,方彰林主编.美容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44262,319-335.

  2 邓明昱,郭念峰主编.咨询心理学.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351374.

  3 Ohjimi H. The role of psychiatry in aesthetic surgery. Aesth Plast Surg,1988,12:187190.

  4 Edgerton M T, hangman M W, Prusinsky T P. Plastic Surgery and Psych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100 psychologically disturbed patients. Plast Reconstr Surg, 1991,88:594608.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