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血清学方法检测及临床应用

来源:检验医学信息网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血清学方法检测的结果探讨,评价几种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161例,分别采用SERODIA-MYCO凝集试验、ELISA法、金标渗滤法检测血清抗MP-IgM和冷凝集试验。血清抗MP-IgM敏感性分别为94。结论:抗MP-IGM是机体受肺炎支原体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血清学方法检测的结果探讨,评价几种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161例,分别采用SERODIA-MYCO凝集试验、ELISA法、金标渗滤法检测血清抗MP-IgM和冷凝集试验。

  结果:161例受检样品中阳性结果分别为33例(20.5%),28例(17.4%),22例(13.%)冷凝集试验阳性结果13例(8.1%)。血清抗MP-IgM敏感性分别为94.3%,80%,62.9%;特异性为94.7%。

  结论:抗MP-IGM是机体受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血清抗MP-IgM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早期诊断的优点,目前适用一般实验室常规应用。

  肺炎(Mycoplasma pneumaniae,MP)无细胞壁,最外层为细胞膜,基本形态呈球形或丝形,长约2-5μm,革兰氏染色阴性。MP含DNA和RNA两种核酸,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最为多见。仅依据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但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仅依据临床表现常难与病毒、细菌及结核感染鉴别。自2003年8月-2004年2月,我们对收拾住院的16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不同方法的MPIGM抗体(抗MP-IgM)检测及冷凝集试验(CAT)检查,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来自本院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161例,男97例,女64例,年龄1.5mo-12y。其中肺炎88例,临床诊断支原体肺炎35例、急性支气管炎16例、支气管哮喘13例、上呼吸道感染9例。每例均于入院第二天抽血,同时作不同方法的血清MP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及冷凝集试验。

  1.2 发法

  1.2.1 血清抗MP-IgM检测:标本采集后分离血清。ELISA法采用浙江依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效价≥1:64为阳性。金标渗滤法采用潍坊康华生物有限公司试剂盒。以上操作方法严格按说明书。

  1.2.2 冷凝集试验(CAT):按《中华医学检验全书》“冷凝集素测定”进行操作,滴度 ≥1:64为阳性。

  1.2.3 临床诊断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持续剧烈咳嗽,胸部X线表现远较体征显著;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快;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药治疗无效。

  2 结果

  2.1 MP感染和非MP感染患儿不同试验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2.2 抗 MP-IgM阳性结果:161例受检样品中阳性结果分别为33例(20.5%)、28例(17.4%)、22例(13.7%)。冷凝集试验阳性结果13例(8.1%)。16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MP感染的35例病例中,抗血清MP-IGM和CAT同时阳性13例;126例非MP感染组中,抗MP-IGM阳性者分别为3,4,1例,CAT阳性7例。

  2.3 抗MP-IgM和冷凝集试验方法比较 血清抗MP-IgM敏感性分别为94.3%,80%,62.9%;特异性分别为97.7%,96.7%,99.2%;冷凝集试验敏感性为37.1%,特异性为94.7%。抗MP-IgM较冷凝集试验敏感和特异。CAT阳性7例,非MP感染病例血清抗MP-IgM均为阴性。

  3 讨论

  3.1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临床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缩短MP感染病程。发达国家已将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诊断列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规检测项目。目前,用于检测MP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有MP培养分离、冷凝集试验、MP特异性抗体检测及PCR等。培养分离MP虽然对诊断和鉴别有决定性意义,但其检出率较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仍有困难,因此MP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试验。常用CAT作为传统诊断MP感染辅助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漏、误诊率较高。抗MP-IgM是机体受肺炎支原体感染时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它于发病后1w左右检出,10-30d达到高峰,12-16w转阴,检测抗MP-IgM抗体可以早期诊断MP感染。抗MP-IGM试验的敏感性较冷凝集试验高,但同时检测抗MP-IgM和MP-IgG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3.2 抗MP-IGM检测阳性率受到以下因素影响:1.患儿的年龄:本组病理中ly以下的儿童无一例抗体阳性。本组可能因婴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在MP感染后抗体生成不足,影响检测率。文献报道部分儿童有反复感染的临床表现,人体感染MP后体内先产生IgM(早期抗体)而后产生IgG,通过检测MP-IgM发现婴幼儿期初次感染MP时其效价不高,且无临床症状,此为隐性感染。随年龄增长,可因反复MP感染致MP-IgM抗体效价逐渐增高,且无临床症状。潭淑珍等对565例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进行了MP-IgM、MP-IgG的同步检测,结果565例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IgG阳性213例占37.7%,MP-IgM阳性125例占22.1%;MP-IgM、MP-IgG同时阳性77例占13.6%,与本文相近。病程:本组病例中最早检出抗MP-IGM阳性于病程第4d,这可能是由于抗MP-IgM在发病后lw左右才开始上升,对于lw的病程易造成漏诊、误诊。3.免役功能状态:对于免役低下患者其棉衣反应低,IgM升高幅度低,因此抗MP-IgM检出率低。为了弥补MP-IgM检测的上述不足,对于有条件的实验室可进行PCR法检测。


表1 MP感染和非MP感染患儿不同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n 凝集试验+(%) ELISA法+(%) 金标渗滤法+(%) 冷凝集试验+(%)
支原体肺炎 35 33(94.3) 28(80) 22(62.9) 13(37.1)
非支原体肺炎 126 3(2.4) 4(3.2) 1(0.8) 7(5.6)

作者: 庞保军 2009-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