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计划免疫信息网络工程:疫情监测和报表处理

来源:中国计划免疫
摘要:计划免疫信息网络工程:疫情监测和报表处理中国计划免疫2000年第3期第6卷管理作者:单芙香李良成张顺祥吴坤森苏小宏单位:深圳市卫生防疫站,广东深圳518020中图分类号:R18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16X(2000)-03-0166-02深圳计划免疫信息网络工程的开发采用了一系列网络、数据......

点击显示 收起

计划免疫信息网络工程:疫情监测和报表处理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3期第6卷 管 理

作者:单芙香 李良成 张顺祥 吴坤森 苏小宏

单位:深圳市卫生防疫站,广东 深圳 518020

  中图分类号:R18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16X(2000)-03-0166-02

  深圳计划免疫信息网络工程的开发采用了一系列网络、数据库新技术,构建成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具有儿童免疫接种管理、疫苗管理、报表自动生成和传递、相关疾病的监测和分析、大众计划免疫接种信息查询和接种通知电话自动接拨服务等功能,实现了计划免疫信息的自动化、网络化、科学化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证明该系统实用、经济、易操作,特别是疫情监测和报表处理是根据需求新增的功能,完全满足日常监测和管理要求。

  1 需求设计

  1.1 疫情监测 疫情监测模块是根据目前工作需求而设计的,主要功能包括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麻疹监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等三大监测的个案录入、查询,疫情旬报、月报、年报,监测指标分析等功能。日常监测数据处理流程:

  基层接种点:录入、下载个案→生成本级报表→上传个案及报表

  ↓

  自动分析本级监测指标

  区卫生防疫站:下载或录入个案→生成本级报表→上传新增个案及报表

  ↓

  自动分析监测指标

  市卫生防疫站:下载和修改个案→生成本级报表→上传已修改个案

  ↓     ↓转换数据结构

  自动分析监测指标 上传本市个案及报表到省卫生防疫站

  1.2 常规免疫报表处理 报表上报模块根据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需求而设计的,功能包括:常规免疫月报表的统计、自动上报、自动生成评价、监测图、监测曲线,季报和年报的统计汇总、自动上报,各种报表上报的情况查询等。统计处理流程:

  2 应用情况

  2.1 疫情监测 疫情监测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疫情监测系统要求越来越高,继1991年全国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后,1999年又建立麻疹和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三大监测系统的建立,加大了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增加工作量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超负荷运转,工作质量不能保证,各种监测数据人工统计后再通过邮局邮寄,存在人为差错、迟报、漏报现象,影响监测系统的敏感性。计划免疫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工作需要新增的疫情监测功能,及时地解决了疫情监测过程中疫情报告和数据处理的问题。如三大监测系统要求,每月各种疫情报表达8种10张,且区卫生防疫站每月3日前报上月疫情数据于市卫生防疫站,专业人员统计需要3天时间,由于报表种类多,时间紧,上报数据经常错漏。使用计划免疫信息管理系统后,计划免疫人员只需将个案录入计算机后,各种报表自动生成上报,准确及时,提高了监测系统敏感性。

  计划免疫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对疫情监测信息及时传递提供了有利条件。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要求病例个案调查表应及时逐级上报。如某镇发生麻疹,个案调查表需要一式4份,镇、区、市、省各寄1份,疫情数据人工统计汇总分析耗时费力,使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基层录入个案后,自动生成疫情报表,自动分析监测指标,通过网络即时传输个案和相关数据,实现了一次录入,多级享用,方便、快捷、准确。

  2.2 报表上报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是计划免疫基础工作,常规免疫接种率是由各级接种单位和报告单位汇总上报而成的,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计划免疫规划的制定。月报、季报、年度统计报表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容易因遗漏或重复而使统计数据不准确。另外,统计人员的水平不同,素质不同,对统计要求及报表要求的理解不同,相同的资料也会统计出不同的结果。这就会导致各个接种点报表缺乏一致性,而上级单位再根据各个基层单位报表进行综合统计,由于资料来源的误差和不一致性,因而影响了准确性。此外,报表上报过程中,通过邮寄时间较长,经常出现迟报现象,应用计划免疫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后,各级用计算机统计汇总上报,没有统计上的遗漏和重复的问题,也不存在对报表理解不同的问题,同一种统计程序只能统计出同一种结果,因而做出的报表是一致的,准确性较高。而且报表通过网上传输上报,简便快捷,杜绝了缺报、迟报现象。如常规免疫月报表的统计更是快捷准确,以前接种点专人统计需要2天,现在只需要10分钟。市、区卫生防疫站以前专人统计汇总需要2天,现在通过网络传输只需2分钟就可自动生成,20分钟可打印完毕,且统计结果准确。

  报表统计上报是计划免疫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最大优势之一。根据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要求,199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月报表作了较大的改动。以前,每种报表的更改,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对各级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新的要求。现在,只需要对程序作一些更改,各级报表数据就能符合规范要求。

  3 应用优点与讨论

  3.1 及时掌握信息,方便业务指导 疫情资料录入计算机网络后,市卫生防疫站通过网络了解相关情况,减少中间环节,直观明了。能及时掌握各区相 应传染病发病情况和监测系统的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策略,对提高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管理有重要作用。通过网络系统可了解各区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各级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对接种率较低或报告不符合要求可及时发现并予以指导。

  3.2 提高报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从接种点到市卫生防疫站各级均使用按照统一要求设计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汇总,没有统计上的遗漏和重复的问题,也不存在对报表理解不同的问题,作出的报表准确性和一致性较高。

  3.3 提高报表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疫情报表和常规免疫报表种类繁多,人工统计、邮局投递使报表上报周期长,容易出现迟报、漏报和内容不全等问题。利用计划免疫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报表统计传输的优势,各种报表能自动生成,及时传输,可显著提高报表及时性和完整性。

  3.4 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本系统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最新的信息处理技术,使计划免疫工作达到自动化、网络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了计划免疫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对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保护儿童健康发挥了较大作用。

  作者简介:单芙香(1965-)女,湖北省黄梅县人,医学学士,广东省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主管医师,主要从事计划免疫监测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萧祖健.计划免疫金卡系统的可行性和可改进的项目[J].中国计划免疫,1997,3(5):228—230.

  [2] 谌吉洪.刍议公共卫生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9,15(3):195—196.

  [3] 李良成,张顺祥,吴永胜,等.卫生防疫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的战略思考和策略优化[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0):634—636.

  [4] 张顺祥,李良成,吴永胜,等.深圳卫生防疫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建设[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0):639—640.

收稿日期:1999-12-10


作者: 风清扬 2009-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