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复方大承气汤配合电针治疗植物粪石性肠梗阻48例

来源:世界中医药杂志
摘要:植物粪石性肠梗阻是少见疾病,但笔者所在县地处山区,盛产柿子、大枣、山楂等水果,近几年该病在我县有上升趋势。我院1996年1月一2007年12月共收治96例,现就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96例植物粪石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2&mdash。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表现......

点击显示 收起

  植物粪石性肠梗阻是少见疾病,但笔者所在县地处山区,盛产柿子、大枣、山楂等水果,近几年该病在我县有上升趋势。我院1996年1月一2007年12月共收治96例,现就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96例植物粪石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2—73岁,平均37.5岁;对照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3~70岁。发病前均有特殊的饮食病史,其中进食柿子者73例,山楂者13例,大枣者10例。食后发病时间最短10h,最长28天。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9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及呕吐,肠管停止排气排便,其中阵发性腹痛者84例,均无明显体温升高,腹部可触及包块者49例,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立位腹平片显示肠管扩张且气液平面呈阶梯状排列,未见粪石团块阴影。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表现为肠管扩张,78例发现肠腔内强光团回声伴声影,96例患者均符合肠梗阻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常规应用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温肥皂水灌肠,预防感染及其他对症治疗。2.2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复方大承气汤胃管内注入及电针治疗。复方大承气汤的制备及用法:大黄15g(后下),枳实15g,厚朴15g,芒硝15g(冲),炒莱菔子25g,党参15g,黄芪30g,砂仁15g,大腹皮9g,丹参15g,桃仁10g,火麻仁15g,加水600mL,文火煎至200mL,过滤取汁加入芒硝备用。每次胃管内注入100mL,每日2次,夹胃管2h后放开。2.3电针取穴及用法1)中脘、天枢、足三里、太冲;2)脾俞、胃俞。除中脘外,均双侧取穴,2组穴位交替使用。操作方法:针刺得气后,用上海产G6805—2型治疗仪加电,连续波,频率20次/min,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用3天。2.4 2组非手术期间,均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腹痛变化情况和腹部体征。对腹痛剧烈伴阵发性加重者、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腹腔渗液明显或腹腔穿刺液为血性液者、伴早期休克者、经非手术治疗72h后无减轻或加重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尽量采取开腹肠外手法碎石,必要时行肠管切开取石术。2.5统计学方法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3    结果

        治疗组非手术治疗成功3l例,排出粪石直径均小于3.0cm,手术治疗17例,术中发现粪石大小多为5.0cm×4.0cm×4.0cm,最大为6.0cm×5.0cm×4.0cm,最,J、为3.0cm×3.0cm×3.0cm×2.9cm,外形不规则,好发部位为距回盲瓣约70cm一150cm回肠,8例为肠道多发粪石,3例合并胃石同时行胃切开取石术,平均住院6.5天,非手术治疗成功率64.6%,均痊愈;对照组非手术治疗成功12例,手术治疗36例,平均住院9.8天,非手术治疗成功率25.0%,也均痊愈。

4讨论

        柿子、山楂、大枣等水果富含纤维素,未成熟的果浆和成熟的果皮中含有大量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物,它与水果中的果胶、树胶将果皮、纤维素和食物残渣胶着在一起形成凝块,越积越大,遂成植物性粪石,嵌顿于肠腔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

        植物粪石性肠梗阻属中医的“关格”“肠结”之范畴。气滞血瘀,胃肠传化通降功能失调,传化之物停滞,粪石嵌顿于肠道,即出现排气排便停止,伴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及呕吐,中医辨证为阳明腑实证。应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通里泻下,通腑荡积,行气散结,使六腑通畅,胃气下顺,行气通便而除满消胀。本方中大黄、芒硝攻下泻实,枳实、厚朴、炒莱菔子宽肠下气行滞,丹参、桃仁、火麻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现代中医学证明:大承气汤可增加平滑肌兴奋性,增强肠蠕动并使胃肠蠕动规律化,胃肠运动协调一致,促进肠内容物与此同步运行排出体外,促进了粪石的尽早排出,同时兼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还可防治内毒素血证和肠源性感染。吴咸中等经过研究证明大承气汤调整胃肠运动的作用与兴奋平滑肌电活动和增加胃动素的释放有关。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同时采用相关穴位电针治疗,其中胃俞、中脘、足三里为胃之俞、募、合穴,有报道指出,针刺胃蠕动功能低下患者足三里穴在B超显象下出现胃蠕动频率和波幅明显增加;配以脾俞以健脾,大肠募穴天枢以通腑;佐以太冲行气,使“土得木而达”,从而调节胃肠功能,增强肠蠕动,促进粪石排出。

        总之,笔者应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胃管内注入,配合电针的方法能显著降低手术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和医疗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