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自拟方分阶段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8例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杂志
摘要:2003年1月~2006年3月,我院采用自拟活血解毒汤及益气通脉汤分阶段治疗热毒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标准拟定。治疗方法第一阶段用活血解毒汤(工方),方药如下:蒲公英30g,地丁30g,金银花30g,紫背天葵......

点击显示 收起

        2003年1月~2006年3月,我院采用自拟活血解毒汤及益气通脉汤分阶段治疗热毒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标准拟定。患者多为20~40岁,有长期多量吸烟、受冷、潮湿、外伤等病史。患肢发冷、麻木、酸痛,行走时间久时,即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肢皮肤干燥、苍白,趾甲肥厚,趾毛脱落,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等检查符合该病特有的病理改变。

        一般资料

        28例患者,男25例,女3例;年龄20~40岁,平均32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8个月,平均5年;19例有吸烟史,最长15年,最短3年;临床分期:工期11例,Ⅱ期8例,Ⅲ期9例。临床分型均为热毒型。

        治疗方法

        第一阶段用活血解毒汤(工方),方药如下:蒲公英30g,地丁30g,金银花30g,紫背天葵30g,蚤休30g,当归10g,赤芍10g,丹参20g,鸡血藤20g,川牛膝20g,黄芪15g,防己15g。

        第二阶段用益气通脉汤(Ⅱ方),方药如下:党参15g,黄芪50g,当归10g,川芎6g,川牛膝10g,木瓜10g,丹参20g,白芍20g,鸡血藤20g,甘草5g。

        服药方法均为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治疗期间患者禁止吸烟,清淡饮食,患肢保温,避免外伤造成患肢感染。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根据全国脉管炎会议汇编《脉管炎防治手册》中规定的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末梢循环明显改善,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l临床症状减轻,肢体末梢循环有改善,肢体感染被控制;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

        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临床治愈15例,占53.57%;

显效7例,占25.00%;有效4例,占14.29%;无效2例,占7.14%。总有效率92.86%。

        讨论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学很早就有记载,属“脱疽”范畴。汉代华佗《神医秘传》记载:“此病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其病变主要侵犯中、小动脉及伴行的静脉,多发生在下肢足部。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内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其外因包括外感六淫、外伤、饮食失调、劳倦等,内因包括七情、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正气虚弱等。临床上常依体征分为虚寒型、血瘀型、热毒型。热毒型的治疗则必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而久病则其气血必虚,故解毒后需气血双补。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下卷》中提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血能周流于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濡润作用,血虚则百筋滞涩,血流衰少,使血行不畅而导致血瘀。《温病条辨·治血论》说:“血虚者,补气而血自生;血滞者,调其气而自通。”“善治血者,不求有行之血,而求无形之气。”即治疗血瘀为病者,应以补气行血祛瘀作为原则,气旺才能推动血瘀运行,使瘀滞之血得以消散。因此以益气温经、活血通络为治则,使气血流通,肢体远端得气的温煦而治愈疾病。工方中蒲公英、地丁、金银花、紫背天葵、蚤休均为清热解毒药,用到30g以加大药力,使体内毒解;当归补血活血止痛;赤芍、丹参、鸡血藤活血祛瘀;川牛膝通经活络、引药下行;防己祛湿止痛。Ⅱ方中黄芪、党参补气养血;当归养血活血;川芎、丹参、鸡血藤活血祛瘀;木瓜舒筋活络;白芍养血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两方共用使热毒尽去,气血充盈,脉络畅通。此法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