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自拟除湿止痒散治疗沿海地区丘疹性荨麻疹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我市地处沿海,湿性重浊,丘疹性荨麻疹患者极易受湿毒侵袭,临床中按经典辨证风热型、食滞型而采用清热解毒、疏风止痒和清热消导、疏风止痒之法治疗,很多病人疗效欠佳。我们通过辨证,利用除湿止痒治疗90例该病患者,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其中58例经其他中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改用除湿止痒法,32例系初诊患者,根据......

点击显示 收起

  我市地处沿海,湿性重浊,丘疹性荨麻疹患者极易受湿毒侵袭,临床中按经典辨证“风热型”、“食滞型”而采用清热解毒、疏风止痒和清热消导、疏风止痒之法治疗,很多病人疗效欠佳。我们通过辨证,利用除湿止痒治疗90例该病患者,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中男44例,女46例;年龄4~67岁;病程1个月之内者28例,超过l个月的62例;其中58例经其他中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改用除湿止痒法,32例系初诊患者,根据辨证而用此法。

  治疗方法

  以除湿止痒为基本治疗原则。方剂:除湿止痒散自拟方)。药物组成:苍术l0g,白术9g,茯苓12g。猪g9,泽泻15g,车前子l2g(包煎),黄柏6g,白鲜皮30g,地肤子l5g,苦参6g,防风6g,徐长卿l5g,甘草6g。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儿童剂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

  治疗结果

  服用6剂风团丘疹消失者14例,服用l2剂风团丘消失者26例,服用l8剂风团丘疹消失者28例,服用24剂风团丘疹消失者l8例,服用30剂以上风团丘疹消失者4例。以上患者均随访1个月未复发,治愈率为1000A。

     典型病例

     患者,男,28岁,2006年8月16日初诊。患者自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散在出现花生米大小的水肿性红色风团,状如纺锤,中心有坚硬之小丘疱疹,瘙痒剧烈,搔抓后部分糜烂结痂,皮疹成批出现反复发作。全身各处均有皮疹,但以腰部以下为重,并伴发脘腹痞满,呕恶纳呆,腹胀便溏,有时有身重头沉之感,曾去多家医院诊治,静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氟美松注射液,肌注苯海拉明注射液,口服多种抗组胺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片、特非那丁片等,疗效欠佳,故来诊。查:舌质淡,体胖,苔白微腻,脉濡滑。根据辨证,采用上法治疗,服用l8剂,风团消失,随访1个月未再复发。

     体会

  笔者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本地区的很多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属脾虚湿盛型。此类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及特点有以下几点:①发病多在夏秋或初秋季节,因本地地处沿海,夏秋两季,湿气重浊,根据中医学三因学说,此时湿毒极易侵袭人体而发病。②沿海地区居民饮食以肥厚、腥味、生冷、饮酒等为特点,这无疑是脾虚湿盛型丘疹性荨麻疹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③此类患者除有丘疹性荨麻疹的典型症状外,均伴有纳呆,腹胀便溏,时有身重呕恶,舌体胖,质淡,苔白微黄腻,脉濡滑或缓等脾虚湿盛之症。④因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故患者多腰腹以下为重,且缠绵难愈,用其他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正是根据沿海地区丘疹性荨麻疹以上4个主要发病因素及特点,运用中医学基本原则而确立除湿止痒之法,应用于沿海地区的部分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取得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