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当代名中医该如何培养

来源:健康报
摘要:近些年来,社会上嗟叹名中医太少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人将此归咎于现行的中医教育,并怀念自古流传的耳传心授师承式方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从无到有的高等中医教育尤其需要认真摸索和总结。那么,当代名中医该如何培养。中医教育又面临哪些难题。...

点击显示 收起

    近些年来,社会上嗟叹名中医太少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人将此归咎于现行的中医教育,并怀念自古流传的耳传心授师承式方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从无到有的高等中医教育尤其需要认真摸索和总结。那么,当代名中医该如何培养?中医教育又面临哪些难题?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

  缺乏适宜的土壤
  “中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数十年努力,中医队伍已从解放初期发展到现在的30多万人,但是真正高水平的人才仍旧缺乏。中医事业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包括医疗、科研、管理、教育、对外交流等,但最缺的是优秀医疗人才,即群众所说的‘名医’。因为中医存在的基础是疗效,只有能防病治病才有实用价值,这只能由医生去体现。医疗也是各类工作的基础,因为科研、教学都要以医疗为根基。”李振吉并未回避现行中医教育仍需改进的现状:“一些老中医对中医教育有意见,病人抱怨找不到好中医,高层次医学交流时名中医‘捉襟见肘’,这些都反映了必须尽快解决好培养名中医的问题。”
  就与名中医培养息息相关的“土壤”问题来说,静观当前人才的择业趋势,中医的前景并不乐观。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盛行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观念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第一流的人才不在医疗队伍,与清华、北大相比,医学院校只是“二流”大学;中西医相比,西医学院校的生源又好于中医院校;从中医队伍内部结构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最好的人才大多不在临床,一出成绩就去搞科研、教学,或当科主任、院长。医学是实践的科学,没有大量的病例积累,不可能成为名医。

  不可或缺的环节
  那么,现行状况下优秀中医人才应如何培养?李振吉回答:“这就需要研究中医成才的规律,看看以往的名中医是如何成才的。历史的经验说明,必须紧紧抓住两个必要环节:一是熟读经典,二是大量临床实践。”李振吉做过大量调查,并与很多名中医座谈,他们都强调熟读经典的重要性,同时自己也对经典极为熟悉。因为他们认为非如此,就不能掌握中医对病症辨治的认识规律、对方药烂熟于心,更重要的是熟读经典才能够建立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路。不少老中医认为现在的中医“西化”了,实际上就是指他们以西医的观念来思考和对待临床问题。李振吉透露,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编辑5万字的《中医经典必读》,要求中医要像背英语一样背诵。成为名医不可或缺的另一个必要环节是要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要善于在艰苦细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经验,而当前浮躁、不求甚解的风气必须扭转。
  李振吉认为,培养名医还需强调两个重要环节,即名师指导和研修。在熟读经典与大量临床的基础上,如能有名师指导,将能起到画龙点睛、甚至使学生“顿悟”的作用。而在医术达到一定境界后,进一步研修可使所积累的经验得以总结归纳,升华和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当然,除了以上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环节以外,自身的勤奋和天
赋也是不容忽视的。”

  中医教育是系统工程
  这些思路如何落实到中医教育之中,为成就名医创造适宜的环境?“这需要一套体系,我们的原则是‘保住一头,放开一片’。”李振吉介绍了我国当前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思路和做法。
  中医的本科教育涉及的人数最多,但它只是系统中医教育的一个起点,这一阶段的目的应是打好牢固的中医基础,学好中医经典等基础知识,形成中医的思维方法。这一头必须保证。指望仅用大学的几年时间即能培养出名医的愿望是不科学和不现实的。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其他课程冲击过多,经典的学习未放在应有的位置;接下来是研究生教育,它实际分为两类:科学基础学位和临床专业学位,现在的问题是二者混淆,今后临床专业学位主要是加强临床能力,与此有关的考试、论文等也都要围绕这一目的;第三个环节是把握好中医的“入门考试”,即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强化对经典著作掌握能力的考核,中西内容要控制在82的比例。其他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内容还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承教育以及最高层次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
  李振吉重点介绍了以“培养名中医”为直接目的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这一去年才开始的项目其培养对象是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从事中医临床15年以上、50岁以下的中医主任医师,并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中医临床、科研、学术水平。“研修提高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高级阶段,可以起到孵化器和催化剂的作用。当一名优秀中医人才对中医有了深刻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时,需要通过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经过总结、分析、归纳、升华的过程,形成自己的学术见解和风格。名医之所以成名,多有自己的理论和独特专长,既能术有专攻,又可由博而约。目前全国已有215名中医经过层层考核淘汰而脱颖而出,相信经过三年的研究,他们将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上新一代的名医。”
  此外,不能忽视办医模式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成长的影响,有什么样的办医模式,往往培养出适应这种模式的人才。从实际情况来看,民营、个体中医诊所更贴近中医原本的行医模式,在那种体制下,人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也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为名医的成长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现代中医药教育没有经验可循,‘名中医’的培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能在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当前最需要的是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力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快出成果,满足群众的需要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李振吉最后说。

作者: 当代名中医该如何培养 /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