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对西药中药化的审视与反思评析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2.中山大学中西结合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9//第一作者男,1970年生,医学博士,博士后工作流动站)1982年,岳凤先先生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文章,提出西药中药化的论点,先后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不少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颇有意义的尝试,但亦有人对该研究提出了质疑。本文是笔者对西药......

点击显示 收起

    孙丰雷    高  华    吴伟康(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4,山东济南;2.中山大学中西结合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9//第一作者男,1970年生,医学博士,博士后工作流动站) 1982年,岳凤先先生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文章,提出西药中药化的论点,先后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不少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颇有意义的尝试,但亦有人对该研究提出了质疑。本文是笔者对西药中药化的命题的长期审视和反思。

    1 西药中药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岳凤先教授认为,西药中药化“既有理论意义。又具实践意义;既具现实意义,更具深远意义。”认为,西药中药化是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可深入对西药的再认识,并能寻求突破点,促进中西医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为医药科研提供新思路,并说“西药中药化,是中药与世界医药接轨的最佳方式。”笔者认为西药中药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临床疗效中西药合用是我国医疗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合用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临床疗效。若要提高临床疗效,不仅要清楚中药、西药的药物学特性。还需要掌握中药与西药共用时的相互作用,只有清楚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临床合并使用才会有的放矢,达到安全、有效、可控和增效、减毒的临床要求。然而对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仍然缺乏研究,影响了临床疗效的提高,也束缚了中西医结合理论与实验的发展。中西药学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应用不同的科学语言和研究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应用现代药理学知识,研究中药所含成分对西药药动或药效的影响;第二种就是应用中医药学的基本原理和阴阳五行的理论工具,对西药的药性、药效进行总结。其目的是让中、西药学两种不同的药物学体系应用同一种科学语言进行交流,这样,才有可能探究二者的相互关系。目前,研究中西药相互作用主要是应用前一种方法,因为人们习惯于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审视和探讨中国文化,而较少运用东方思维方式,从东方文化的视角观察西方文明。中医和西医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自己的学术风格和学术特色,西医主要是

    应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善于从具体的细节把握事物。两种思维模式各有利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应用中医药学的知识解读西药,有助于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中西药之间的关系,以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

    促进证候研究  长期以来,证候研究和脏腑本质的研究一直是中医研究的重点内容,肾虚证、血瘀证、脾虚证等证本质研究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运用西药制作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常用的造模方法,如应用甲状腺素,利血平制作(肾)阴虚动物模型,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腺嘌呤等药物制作(肾)阳虚模型,应用高分子右旋糖苷、肾上腺素等制作血瘀证模型等。之所以选用这些药物制作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其最初的思路大概是来源于临床用药过程中对这些药物中医属性(包括对患者证候的影响以及药物的中药属性)的潜隐性观察。称之为潜隐性观察,是因为我们虽然认可了应用上述药物所制作的中医证候模型,却没有自觉的对这些药物的四气五味、药物归经等中药属性做出总结。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复杂性,也可能是有意回避了这个问题。根据方证对应的原理,既然可以造成阴虚、阳虚。则其本身应该具有一定的阴阳、寒热属性,这同中药过热伤阴、过寒伤阳的道理应当是一致的。若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正视存在的问题,在中医理论和中西医结合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明确药物的中医药属性,对促进证候研究可能会大有裨益。

    2西药中药化的实践和可能性

    理论上的可能性  中药药性的范畴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归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功效、配伍规律等内容。西药中药化,就是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研究西药,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能在中医药学理论下指导使用。

    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规律,以及防治疾病维护健康规律的科学,二者研究对象的统一性决定了两种学科结合的可能性。中药和西药作用的对象都是人体,同是通过具体的物质转化的途径发挥作用,中西药学结合/对话应当是可能的。应用中医药传统理论进行对话的过程就是西药中药化的过程。张锡纯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创制阿斯匹林石膏汤,用于外感发热之证,并说阿斯匹林“性凉而能散,善退外感之热。”现在临床使用的消渴丸、VC银翘片等都是中西药合并应用。可见西药中药化研究在我国是必要和可行的。

    实践上的可行性西药中药化应当选取临床应用广泛,有理论和实践基础,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较高的药物进行研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员是这一工作的主要力量。

    (1)将西药中药化和证候研究、方证研究相结合,从药物反证中推测药物的中药属性。中医注重从证效关系判别辨证的正误,即以药测证。结合证本质研究的成果。在保证辨证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 “以证测药”,可作为研究西药中药属性的主要方法。所谓“以证测药”,就是通过观察药物对中药证候影响的结果反推药物的中药属性,如某一药物具有导致或纠正某一中医证候的作用,则可推测该药可能具有与该证相反的中医(药)属性。研究证明,血瘀证动物模型多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凝血一纤溶机制失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血小板活化等病理改变,而活血化瘀方药对上述异常情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如果某些西药具有类似的作用,则可初步推断此药可能具有活血化瘀中药的属性。应注意的是,所选择的观察指标应当特异度高,敏感性强,并且应当同中医传统辨证方法相结合;证候的改善应区分药物所具有的是治“病”效应。还是对“证”效应。

    (2)开展中药单体成分中药属性的逆向研究。研究中药单体同单味中药属性的异同。运用拆方的方法研究传统方剂,应用现代药理学的工具研究中药,明确有效组分,开发单体药物,是近年来的重要研究方向,运用这种思路先后开发出黄连素、青蒿素、葛根素、麻黄素、川芎嗪等一系列新药,这些药物已基本失去了传统中药的特点,可以划归西药的范畴,但在临床应用中仍然会受到来源中药药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医从业人员。在西药中药化的过程中。此类药物应是研究的重点。比较新药与所来源中药的药性、药效,有助于了解中药和西药在中药属性上的异同,寻找其演变规律。譬如:如果用中药的观点去考察黄连素,它的中药属性如何,与黄连有何联系,黄连的药性理论对黄连素的临床应用是否仍有指导意义?

    3西药中药化的困难和复杂性

    西药中药化的提出已有20余年,但研究一直处于困境,未能出现实质性的突破和成果。多年来,对西药中药化研究的质疑一直存在,这些都需要我们对这一立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复杂性进行深刻思考。充分估计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尽量避免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思路或技术问题。

    研究方法与物质层次中药多是包含多种组分的复合物,中药四气五味、功效、归经等属性是在整体论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反复临床实践得出的结论;而西药多为单体成分,是在还原论思想的指导下,以实验研究方法为主得出的产物。中药和西药在人体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中药注重综合效应、生态调理,其临床效应是多组分、多层次、多器官、多靶点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西药注重构效关系、特异作用,其作用靶点相对固定。作用机制相对单一。整体论和还原论在考察宏观或微观事物时具有各自的优势,用整体理论的观点考察尚未被分割的具有整体性的事物似乎是顺理成章的,用整体论的方法考察还原论的产物是否合理,用整体论的思想考察微观的事物是否可行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事物的层次是相对的,存在着的事物应当具有其阴阳属性。微观辨证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所谓微观辨证,就是在证本质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中医阴阳、五行等传统的论理工具,对患者的某些检查指标进行考察,并赋予其中医证候的特性。可见,用整体论的方法考察微观的事物似乎并无不妥。在具体研究中应当把传统思维和现代思维有机结合,把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把机能辨证和形态辨证相结合,把系统方法和还原方法相结合,将西药中药化研究引向深入。

    以证测药的局限性  以证测药虽然是西药中药化研究的途径之一,但由于证候本身和病证关系的复杂性,在具体研究中应当注意到以下情况。

    (1)中医证候的复杂性。中医证候本质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如脾虚证可包括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异常。观察对证疗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观察指标,并应结合证候主症。中医证候的规范性,复合证候的多样性,都是以证测药研究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2)病证关系的复杂性。疾病与证候之间存在辨证的相互关系,疾病是一纵向的时空综合体,证候则是疾病某一时相的横断面。疾病从根本上规定着证的变动和表现形式,而证仅代表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偏重于辨证论治,“证候”是诊疗的核心;西医虽然也注意到了疾病的动态发展规律,但在治疗时更注重疾病治疗。中医方药的作用主要是针对“证”的,而西药则主要是针对“病”的。应用以证测药的方法。要注意区分药物的对证与对病两种作用。在病理本质上,病同证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在治疗中,随着疾病的治愈或缓解,患者原有的证候大多可以相应消失或缓解。如肺结核(祖国医学称肺痨),当应用抗痨药治愈疾病后,患者阴虚火旺等证候同样会随之消失。

    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典型“三多一少”症状,通过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后,可效改善临床症状,三消诸证多可随之缓解。在这里,证候的改善是基于疾病的改善或向愈,不能盲目地把药物的治疗作用归于对证治疗的结果。不能因为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能使糖尿病阴虚阳亢的症候缓解,就作出其具“滋阴潜阳功效。且性凉”等判断。

    因此,临床研究中。应尽可能设立同病异证的对照组,观察同一药物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候的防治作用。才有可能揭示出药物可能具有的中药属性。对于西药异病同证方面的研究,初期只宜开展动物实验,不能盲目开展临床研究。


作者: 对西药中药化的审视与反思评析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