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中医治疗白血病的三个切入点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访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大内科主任陈信义三十岁左右的人大概都会记得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热播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因为女主角患上白血病而凄婉异常,扣人心弦。这部连续剧的播出不仅让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红遍华夏大地,也让人们对白血病这种“要命”的疾病谈之色变。近年来,以白血......

点击显示 收起

访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大内科主任陈信义

三十岁左右的人大概都会记得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热播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因为女主角患上白血病而凄婉异常,扣人心弦。这部连续剧的播出不仅让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红遍华夏大地,也让人们对白血病这种“要命”的疾病谈之色变。近年来,以白血病为故事进展线索的电影、电视剧不断见诸荧屏,剧中患者往往因为白血病而远离人世,留给生者无限悲伤。然而在现实中,类似的故事并不都是以悲剧收场,白血病也有法可治。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治疗手段的更新,人们在白血病的治疗上取得了不少进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白血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正在逐渐提高,有一些经过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在劳动能力上甚至可能与普通人无异。尤其是近年来中医药的介入,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大内科主任、血液病诊疗中心主任陈信义从事肿瘤、血液病临床和科研工作20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上颇有心得,在白血病的科研工作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日前陈信义主任结合自己的临床和科研体会向记者阐述了白血病治疗的现状和中医治疗白血病的三个切入点。

白血病治疗的现状

  据相关统计,白血病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5%左右,我国的发病率与国外相比,明显低于欧美国家,而与亚洲国家接近。白血病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生中,男性为第6位,女性为第8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曾于20世纪90年代组织了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46个调查点6000余人的白血病发病率调查,发现该病的年发病率为2.76/10万。大部分地区的发病率与全国发病率相比无明显差别,但油田和污染地区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白血病的发病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69岁。虽然短期调查未发现白血病发病率增加,但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人口逐步老龄化,白血病的发病率可能会逐年增加。同时,近年的调查也显示,白血病的发病率呈现低龄化趋势。

  当前,对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骨髓移植以及辅助应用的生物修饰剂(主要用于调节免疫力、提高免疫力等)。

  随着化疗药物的更新换代、化疗方案的更新重组,白血病已不再被定性为不治之症,其疗效较以往也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这种治疗方案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化疗虽然有效,能够较快地缓解白血病诸多症状,但是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反应——骨髓抑制、脏器损害、化疗多药耐药等成为新的矛盾,医生在处理相关并发症的时候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目前,西医在处理并发症时,虽然有不少的“特效药”,如针对骨髓抑制,进行输血、抗感染,给细胞因子;对白细胞降低者使用粒细胞因子;对血小板降低者使用白介素-11,但是这些“特效药”往往比较昂贵,在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些化疗药对脏器的损害甚至是不可逆的。这类问题对西医而言很棘手。

  过去医疗界曾经认为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骨髓移植也暴露出一些不利,如复发的问题、一些患者对预处理难以耐受的问题以及骨髓配型的困难等。

  应用生物修饰剂的有效性不容小觑,但其昂贵的价格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此外,白血病的基因治疗正在逐渐兴起。

中医治疗白血病的三个切入点

  中医治疗白血病可以说是有“传统”的,曾经在化疗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抑制中颇具优势,但是随着西医相关药物的出现,中医药在这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由此陈主任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应该重新找准疾病治疗的切入点。临床医生应当随着现代治疗学的发展,更新中医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思维。

  陈主任认为,从大量的临床实践来看,中医、中药在白血病治疗中尽早参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中医对人体的调整是全面的,中医对气血、阴阳、脏腑的调整可以对应于西医的免疫功能、免疫状态的调节等,也就是说中医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优势,因此,中医、中药的尽早参与对疾病的恢复非常有利。在当前的医疗条件下,中医突出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延长或阻止白血病的复发。化疗结束后,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水平时,应用中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恢复免疫功能,可延长白血病的复发时间或阻止其复发。陈信义主任说,在急性期时,白血病需要及时应用化疗,其间可以中医、中药辅助治疗;缓解期时,中医、中药的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延缓或阻止复发也有效。介入缓解期是中医药在白血病中的最佳切入点。

  其二,防治白血病多药耐药。中医曾经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问题的解决上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西医对症药物的出现,中医在这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医务工作者们在研究中发现,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是有耐受性的,细胞本身对毒物的排异机制一旦启动将会影响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中医药可以恢复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这一发现引发了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第二个切入点。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自1994年开始进行这个方向的研究,近年来,陈信义主任主持的中医药预防/逆转白血病(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临床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其三,预防白血病的相关并发症。白血病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治疗起来难度很大,耗费也惊人,但是如果从预防上下手则相对容易得多,不仅能够减少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陈主任的讲解让记者对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前景充满期待。2003年,由于SARS的出现,中医药在治疗突发性疾病中的优势让世界对中医药的疗效有了新的认识,但是中医药要成为主流医学单靠某一次突发事件是不行的,中医药应当将常见病、大病、难治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展示优势,提高疗效。

  陈信义主任的言谈中,充满了对中医药的殷切期望,热爱中医药之心表露无遗,我们期待他的研究早日取得更大的成绩,让中医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再铸辉煌。

人物链接

  陈信义: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20余年,以中医内科及中西医结合血液、肿瘤疾病为专业特长。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医药预防/逆转白血病(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临床应用研究。曾先后主持部国家九·五、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课题,卫生部科研基金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等。获得科研成果与奖励4项,申请专利4项,开发中药新药4项。发表临床与科学研究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内科诊疗常规》等多部著作和教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中医治疗白血病的三个切入点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