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邢玉瑞:重视中医理论建构研究,促进中医理论创新

来源:摘自《中华中医药杂志》
摘要: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上,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的天文学、农学、算学等的衰落相比,可谓是一枝独秀,被称为“科学史上的奇迹”。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相比,中医学又以其完备、系统的理论体系而独树一帜。但是,自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医学传人中国,中医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尤其是......

点击显示 收起

    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上,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的天文学、农学、算学等的衰落相比,可谓是一枝独秀,被称为“科学史上的奇迹”;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相比,中医学又以其完备、系统的理论体系而独树一帜。但是,自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医学传人中国,中医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尤其是 20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电子学、新兴材料学、信息技术等各种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相比之下,中医学的发展不仅明显滞后,而且难以与现代科学技术形成互动共进的发展态势。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速度,又成了限制中医学整体发展的瓶颈,理论体系的发展速度问题又恰恰在于是否和现代科学体系相结合。因此,中医现代化特别是理论体系的现代化就成了近代中医界乃至相关学科学者关注、研究的热点。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强调指出,要不懈地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和中医药的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大多数学者已对中医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重要性、紧迫性形成了共识。建国五十多年来,中西医界的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试图寻找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然而,纵观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果,似乎又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或无功而返,或背离了中医药理论以及研究初衷,或跟在西医学发展的后面而无所创新,甚至引起了一些著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感慨:“现在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其实是一种假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一种华而不实的现代化,是一种赶时髦……在这样一种现代化的指导下,所谓的中医创新是空话,中医学术陷入了错误导向的混乱之中“。总之,中医界始终没有寻找到一条属于中医自己的现代化之路,中医理论的发展仍然十分缓慢。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中医理论建构方法以及与西医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的不足,没有充分、正确地认识到中医理论的特质,寻找出中医研究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而简单照搬西医学或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正如王永炎院士所言:“因为医学模式的不同,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只能借鉴而绝不可能完全照搬西医学的研究发展模式。以往的对中医药学研究大多是在现代思维模式指导下进行的,这可能是事倍功半的原因之一……因此,更新科研思维模式,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倡求真求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学历经几千年的沧桑,成为至今唯一保存完整并不断发展的传统医学,究其原因,除中医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外,还得益于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思维方式、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措施构成了中医学的三大支柱,而思维方式对理论及具体诊治方法还有着控制、支配、导向的作用。思维方式、方法也是中医与西医更深刻、更本质的差异。  

    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学术本质和特色优势,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及技术。但是,由于中医学思维方式、方法以及理论建构方法的独特性,造成了中医理论体系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内容交融,实体概念与功能概念不分,理论的外源与内生、经验与推论、理论与假说并存,总体上仍然处于自然哲学状态,是一种自然哲学式的、思辨‘的、先验的理论。其根本特征是高度抽象性和不确定性,难以证实,也不易被证伪,对未知的事实预见性较弱,理论与临床经验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分离,二者缺乏良性循环加速机制。一方面许多临床经验不是在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另一方面理论的发展可以游离于经验之外。因此,中医理论很难说是对经验本质的揭示,而只是现象、经验的复述,它给人的主要是一种理性层面的智慧启示,而不是知性层面的知识明示。这些因素不仅制约了中医理论的研究,也将中医学的其他领域带人了尴尬的境地。

    对于中医学的发展问题,人们也提出了许多好的思路与方法,如在保持中医特色基础上开展多学科研究,包括应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特别是基因组研究的方法与手段研究中医药;用还原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补充中医分析研究之不足;加强对临床经验的总结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辨证论治规律进行阐释和总结;以及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现代化等。核心问题则在于中医理论的现代化。

    中医理论要实现现代化,方法学的突破和思路的创新是关键。因此,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应当是认真研究中医理论的建构方法问题,搞清楚中医理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建构起来的,其思维过程有何特点和规律,与近现代科学思维有何不同,二者有无互补性等等。要以中医基本概念(或范畴)、基本理论为基点,以哲学方法、逻辑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方法论等为手段,从发生学的角度对中医基本概念、理论进行认真地研究,揭示其形成过程、本质内涵以及方法论特点。如以“气”范畴为例,可作如下研究:①研究气范畴的发生与演变;②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气范畴的特性,如弥散性、透达性、能动性、多样性、化生性、经验性等;③研究中医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中气范畴的异同,以及中医学对气范畴的发展等;④研究气范畴在中医理论建构中的方法论意义,如与整体思维、取象思维、变易思维等的关系,以及对中医理论发展的正负面影响;⑤通过对气范畴的上述研究,认识气范畴的特质以及借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由此可见,中医理论建构方法的研究,对于中医理论以及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搞清中医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形成及其本质内涵,促进中医概念、专业术语的规范化以及中医理论的现代语言转换。中医现代化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而中医概念、专业术语的规范化以及中医理论的现代语言转换,则是吸收多方面力量研究中医必须搭建的平台。其次,有助于区分中医理论中的自然哲学及与之相关的人文科学等理论思辨成分与自然科学、实践经验的成分,为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融通寻找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和正确的方法论途径,搭建现代中医药理论体系建构的平台。上千年来,中医理论无突破性进展及近代没有带来中医临床医学飞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医理论一直在古代哲学的搀扶下行走,始终处于自然哲学状态。自然哲学是指以抽象的思辨方法提供自然界整体知识的哲学学说。在古代还没有自然科学之际,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都是在自然哲学范围内发展起来的。17世纪数学和力学逐渐从自然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西方现代哲学的诞生,为正确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世界观,宣告了自然哲学的终结。中医学是在实践积累的基础上,经过哲学思辨而上升为理论的,其理论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而其应用则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因此,对二者加以区分,将中医理论中的自然哲学及与之相关的人文科学等成分分离后,进一步予以挖掘、整理、改造、充实,提升为中医学的哲学方法论等;对中医理论中的自然科学、实践经验的成分,借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不断吸收或增加自然科学的属性。第三,可以为创建中医思维方法学,推动中医人才培养、成材的速度,提高临床医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及诊疗水平,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也可以说开展中医理论建构方法论的研究,是发展中医学和振兴中医事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作者: 邢玉瑞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