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张新仲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浅议

来源:摘自《中国中医药》
摘要: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人才是如何代代相传的,培养模式如何,近来引起不少学者的讨论。综观中医教育发展史,笔者认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大致上有以下5种方式。1世家传承医学世家是中医历史上一个很突出的现象。由于中医学的专门性和一定的利益性,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秘不外传,而由家族历代相继的医学世家。...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人才是如何代代相传的,培养模式如何,近来引起不少学者的讨论。综观中医教育发展史,笔者认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大致上有以下5种方式。

    1世家传承
    医学世家是中医历史上一个很突出的现象。由于中医学的专门性和一定的利益性,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秘不外传,而由家族历代相继的医学世家。像南北朝时期的徐氏家族就世代为官为医。明代著名的儿科专家万密斋也是世代儿科之后。上海青浦何氏医学世家迄今已历时 30多代。另外,像浙江的萧山竹林寺妇科,虽然不是家族式世家,但也是由寺僧代代相传的,属于世家传承的特殊形式。此外,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大多是经过几代相传才逐渐走上医学道路的。笔者认为,这种世家传承的教育方式不是为了推广和发展医学,更多的是为了衣食生计。其继承人的选择受许多宗法制度的限制。虽然这种方式有许多局限性,但却使中医得以传承。尤其是那种家庭环境为医家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遇到聪明睿智的后人,往往能突破家传医学的限制,将医学理论发扬光大。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王孟英就属于此。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学者与教者一起生活,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从而保证了传承的完整性。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到了元明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世医形式,就是政府将户口分为民、军、医、儒、灶、僧、道、匠等,规定各户必须子袭父业。一旦入了医户,子孙就必须世代业医,并规定只有残废或年逾70不堪应医时,才许放免。这种医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医学世袭的传统,但不利于学术交流,难以造就全面人才。

    2师徒教育
    师徒教育是古代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它突破了家传教育的局限,进行的是有选择的传授学问,因而具有更大的教育意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如扁鹊师从长桑君、张仲景师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张元素,吴普、樊阿、李当之则是医学家华佗的弟子。这种师徒教育造就了历代名医,并代代相传,形成学派。如河间学派的刘完素一一罗知悌一一朱丹溪一一戴思恭;易水学派的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等。这种师徒教育有比较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往往寄宿于老师家中,以保证老师对学生思想与学问的全方位引导,以及临床经验和临床思维的全面传授。与世家传承教育相比,师徒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选择面更广,要求更高。能够被认定为继承老师学问的人,往往是出类拔萃的学业与人品,而不是宗族关系。由于师徒教育相对没有保守观念,老师的经验往往由学生进行整理而流传百世。其结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水平,也促进了医学知识的传播。不少学者还有许多私淑弟子,如刘完素的私塾弟子就有张从正、葛洪等。师徒教育的缺点与世家传承相同,即往往注重承袭一家经验。同时,师生之间密切的生活思想联系,也使学生难以突破老师的思维和经验,有时不免还会有门户之见。以上两种教育模式均有教育面窄、成才率低的缺点。

    3学校教育
    我国自晋朝便有了学校教育的雏形,至刘宋时,医学校的特性已更为明显。后魏举办了真正意义上的医学校。此后,唐宋至清均有较完整的学校教育。隋统一后,在继承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太医署。其它医学教育部分则分为医学教育和药学教育。医学教育设4个科系。

    其编制有博士2人,助教2人,医师 200人,医学生120人。按摩系有按摩博士20人,按摩师120人,按摩生100人及咒禁博士2人。在药学教育方面有主药2人,药园师2人及药园生若干。唐代继设的太医署可视为中央医科大学,属太常寺主管,兼管医政与办学。其办学规模和课程设置都较隋代有更大的发展。宋代的医学教育虽不如唐代稳定,却有所改革。医政与医学分立,太医局成为国家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此外,地方也设有专门培养医学人才的专门机构。太医局于翰林院选拔医官讲授医经,分方脉科、针科、疡科3个专业。学生必须兼通其他有关学科,即所谓的“三科通十三事”,要求学生有广博的基本知识。明代官方的最高医学机构为太医院。它除为皇室服务外,还兼管医学教育。太医院的医生主要从各地世业医生中考选,偶尔也公开招考。清代的医学教育大体上沿袭了宋明以来的制度,设内处教习培养医生。

    古代的这种办学制度,总的来说是以中央为主。由于专门的医学院校数量有限,因而培养出来的医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学校教育的传入,学校教育开始在中国立足并逐渐普及。中医学校先后有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和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等。近现代的著名中医大家大都出自这个时期。建国以后,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建立使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扩大,并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4讲学论辩
    讲学论辩是古代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学术交流活动。教育史上有名的讲学活动有春秋战国时的稷下学宫,宋代朱熹与陆象山著名的“鹅湖之会”、问难辩论。宋代以后出现的书院讲学也常常是讲学论辩的场所。

    书院与学校的不同在于:一是私人办学,规模介于师徒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二是体制自由,经常邀请著名学者讲学,思想比较活跃。三是形式灵活,师生同道之间可以互相问难,没有学校那种严格的教学次序与考试制度。
    在中医史上,最早的讲学论辩当属《黄帝内经》中黄帝向岐伯、雷公等求问医道。元代有过行政上的医学生交流制度。要求每月朔望各地方医学校的医学生以及有关行医者齐集三皇庙(医学校),相互探讨各自的专科,治过的病人,并讨论病因病机及用药得失。同时记录成病案交由当地的医学教授评判优劣备案。清代有张志聪、高士宗等人,集同学友生和门人弟子讲学于侣山堂。保存下来的有《侣山堂类辩》、《医学真传》等。《医学真传》记载:“丙子春,先生(高士宗)聚门弟子于侣山讲堂,讲学论道,四载有余。群弟子先后进问,道渐以明,医渐以备。“此外,古代还出现了专门的医学社团,如明代成立的“一体堂宅仁医会”就是一个汇集全国各地医生共同探讨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组织。该会明确要求会员要“力学、讲学、辨脉”。该会也成为医生交流提高的学习场所。

    5自学成才
    古代有不少著名医家是自学成才的。这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他们拥有充分的学习能力与条件,出于兴趣、求知欲或实际需要,通过书籍学习而成为名医。如晋代名医皇甫谧本是声名卓著的文人学者,因患风疾痛苦不堪,遂投身学医,不仅治愈己疾,还成为一代针灸名医。唐代孙思邈也没有明显的师承,而是在学释学道的同时兼修医学,终成大医家。另一种情况是在教育并不普及的古代社会,出身卑微并没有接受教育机会的人,自学是其成才的唯一途径。其间,医学书籍起着导师的作用。

    与古代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现代中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飞跃的发展。自1956年中医药高等院校建立以来,中医教育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并举,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后等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结构。无论是人才培养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古代。但是笔者认为,在现代中医教育中,合理地吸收古代人才培养的内核,对提高中医要院校的办学质量和丰富教学形式是有所帮助的。例如,研究生教育可以吸收师徒教育的优点,鼓励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形成近似师徒式的密切关系,导师不仅仅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学习,还应从思想、方法和学术方面毫无保留地对学生加以指导。研究生不仅仅是在获取学位的几年中跟从导师,还要在以后继续向导师学习。国家也很重视师徒教育形式对中医的特殊作用,1956年、1958年先后发过《关于开展中医带徒弟工作的指示》和《关于继承老年中医学术经验的紧急通知》。20世纪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做出为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配备学术继承人的决定,是十分有益的举措。

    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人才培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例如,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不失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

作者: 张新仲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浅议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