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于培明,王集会,李 恒,张 楠:GAP时代中药材产业化模式探讨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摘要:GAP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中药材生产进入GAP时代,处于自发状态的传统中药材生产模式,由于不能充分适应GAP时代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逐渐被淘汰,经过三年多的试验探索,全国出现了一系列新型中药材产业化模式。l我国制定和实施GAP的背景与要义1.1制定和实施GAP的背景随着中药材生产方式由野生采集为主向人工种养方式转......

点击显示 收起

   GAP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中药材生产进入GAP时代,处于自发状态的传统中药材生产模式,由于不能充分适应GAP时代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逐渐被淘汰,经过三年多的试验探索,全国出现了一系列新型中药材产业化模式。
  l我国制定和实施GAP的背景与要义
  1.1  制定和实施GAP的背景随着中药材生产方式由野生采集为主向人工种养方式转变,中药材质量日益下滑,据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抽检结果,中药材的不合格率高达34.6%以上。多数地区中药材生产缺乏科学性,管理粗放,存在着滥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现象。1998-11在首届GAP海南会议上首次提出GAP,并开始着手制订我国的GAP,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四次大的修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于2002—03-18审议通过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2002-06-01起施行。
  1.2 GAP的要义GAP通过系统规范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来控制中药材的质量,以实现中药材的标准化。具体包括以下6个方面:(1)中药材产地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注重道地药材的产地,对中药材产地的土壤、水资源、大气以及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限制;(2)种质和繁殖材料的要求;(3)栽培和饲养管理要求,要求依种类制定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并对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提出了药材生产专用肥的应用和农药残
  毒的控制。药用动物的饲养管理也要求依据动物种类分别制定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对饲养场舍的设施条件、卫生管理、饲料及其添加剂和饮水以及疾病的防治,均提出了具体要求;(4)采收和初加工的要求。对采收期、采收器具与加工场所、采收后的加工与处理等技术环节均作了规定。特别强调了道地药材加工方法的继承以及野生药材的可持续利用等问题;(5)包装、运输和贮藏要求;(6)质量管理方面,对质量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主要职责均作出了明确规定;(7)人员及设备要求;(8)文件管理要求。
  2 GAP时代中药材产业化模式
    GAP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中药材生产开始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标志着GAP时代的正式到来。GAP对传统的中药材生产模式提出了挑战,并催生一系列新型中药材产业化生产模式。
2.1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模式这种模式的标志是:“公司+农户”。在这种模式中,需要一个实力雄厚的公司和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的积极参与,需要组建有效的基地管理机构,对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包括GAP技术培训,制订标准操作规程,组织按标准生产以及对GAP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进行监督。
    这种模式比较符合现阶段国情,是当前中药材产业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其运行机制是:公司向基地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提供种源、繁殖材料、专用肥等技术及管理方面的服务,对GAP的贯彻实施起主要的支持保证作用,由农户在公司的指导和监督下按照GAP要求进行药材的种植生产,最终产品按照事先约定的保护价或订单农业方式由公司收购。公司与农户通过合同约束双方的行为,相关各方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可以说,具有强制性的合同关系是这种模式与“政府或社会中介组织带动农户”模式的主要区别。天津天士力在陕西和云南建立的丹参、三七基地,哈尔滨中药二厂与黑龙江省药材公司在河北建立的黄芩基地,上海市药材公司建立的西红花基地均采用这种模式。
2.2社会中介组织带动农户模式这种模式的标志是:“社会中介组织+农户”。起带动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通常为当地药材协会、合作社、药材公司或农林医药院校等技术服务组织。这种模式,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成本低,主要是充分发挥药农自身的积极性,社会中介组织主要起号召和宣传作用以及提供一定的管理和技术服务。由于缺乏合同的约束,一旦出现供过于求,产品滞销积压,责任无人承担。结构松散,缺乏严格的合同约束,是这种模式的特征。
    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四川省大巴山和江苏东台市中药材协会组织发展起来的药材生产基地。
2.3农场(庄园)模式这是发达国家原料生产基地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其优点是工厂化管理,有利于确保质量。公司通过租赁或认股等方式,取得土地的使用权,对土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对生产中的规范和标准可实现全过程监控。专家预计,这种模式可作为我国药材基地运营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川江油恒源药业有限公司建成的3 100亩银杏基地,即是采用这种模式。
2.4政府组织引导型模式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引导农民建立中药材专业化生产基地。有些地方政府采取的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而有些地方则主要采取非强制性的行政指导或引导。在我国现阶段,这种非经济手段的采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国内不少产业化基地是通过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其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易于形成规模。缺点是一旦政府决策失误,就会损失惨重,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四川省政府设立专门的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基地办公室,专门组织引导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实施的30个中药材品种GAP项目,都是这种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3讨论
3.1现行中药材产业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公司+农户”是一种倍受推崇的发展模式,但这种模式下中药材生产高度分散化,难以保证所有农户都能严格按照GAP生产。集约化的农场(庄园)模式,有利于保证中药材质量,而且适应现代化规模经济要求,但又遇到中国土地分散的难题。社会中介组织带动农户模式,由于组织松散,种植品种由农户自主决定,公司根据市场任意收购,供不应求与滞销积压交替出现,造成中药材基地建设大起大落。有的基地缺乏市场调研,盲目跟风,而且很多基地缺乏自己的销售网络,缺乏品牌意识,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另外,中药材GAP专业人才奇缺,加之技术培训少,药农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使GAP难以贯彻彻底。
3.2几点建议中药材产业化,关键是政府、企业、科研、农户四方联合,实现政策、市场、技术、资金、土地、生物资源结合,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最终目的是提高中药材质量,扩大农民收人,振兴地方经济。鉴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科技意识的实际状况,中药材产业化模式应当因地制宜。
3.2.1  要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中药材产业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丘陵山区,中药材产业化的增收效果显著,应当充分认识中药材产业化与农民奔小康的关系,把中药材产业化作为道地药材产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抓紧抓好。
3.2.2加强中药材产业化组织协调及信息化建设建立由农业或中医药部门牵头,有供销、药监、科研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对中药材生产进行行业规划、政策指导和组织协调,为中药材产品化提供技术、管理以及信息方面的服务并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站。
3.2.3从实际出发抓监管建立中药材种植(养殖)登记备案制度,全面掌握中药材生产状况,将中药材GAP基地与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开办立项结合起来,新开办的饮片加工企业要以规范化的中药材基地为依托。
3.2.4巩固、提高和规范现有的中药材基地抓好GAP示范基地建设,使中药材生产形成规划、种植、管理、科研、质量、销售(出口)一条龙,加强人才培训,提高种植技术,推广科研成果。
3.2.5完善中药材质量检测标准尽快制定统一的中药材国家标准,对中药材生产制定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工艺参数,以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均一、稳定、可控,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 于培明,王集会,李 恒,张 楠 2006-9-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