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崔永华: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治探讨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摘要: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导致肺间质疾病的共同结局,以活动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干咳、喘憋为主要特征,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及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近年来国内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通过自身临床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试从中医学角度探讨本病的证治。l中医学对本病的......

点击显示 收起

    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导致肺间质疾病的共同结局,以活动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干咳、喘憋为主要特征,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及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近年来发病明显增多,其致病原因复杂,往往因为反复感染导致病情逐渐加重。目前西医运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疗效尚不满意。本病预后较差,为肺系疾病中的疑难重症。近年来国内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通过自身临床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试从中医学角度探讨本病的证治。
l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中医学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描述散见于“咳嗽”、“短气”、“肺胀”、“肺痿”等文献中。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在中医病机方面不断探索,逐步认识到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或以本虚为主,或以标实为主。以本虚为主者,其病名诊断为“肺痿”,言肺叶痿弱不用;以标实为主者,其病名诊断为“肺痹”,言痰瘀痹阻肺络。
2  病因病机
2.1  外感六淫  “肺为娇脏”、“喜温恶寒”,易感风寒暑湿之邪。六淫之邪常相合为病,而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外合皮毛,故易感外邪。外邪犯肺,肺气失宣,而发咳嗽,因外感合邪,久治难愈,伤阴耗气,肺气阴不足而肺燥津枯,致肺叶痿弱不用。
2.2  外感疫毒、粉尘及药毒之邪  疫毒、粉尘及药毒之邪犯肺,耗伤肺阴致肺燥津枯,或损伤脾胃,滋生痰湿上犯阻肺致肺络痹阻,或后天乏源可致肺燥津枯,肺叶痿弱不用。
2.3  先天禀赋不耐,脏腑虚损,或肺气阴不足,或真阴不足,可致肺叶痿弱不用。
2.4  七情因素  忧思、郁怒、惊恐、悲喜过度,均可引起营卫失和,气血受阻,生痰、生饮。七情为病,多从肝起。肝主疏泄,郁怒伤肝,肝气横逆既乘脾土,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肝郁化火,又可炼液为痰,甚至反侮肺金,暗耗肾水,致肺津亏损,痰瘀阻肺而发肺痹。
3  辨证论治
    因为本病病因复杂,且发展趋势变化多端,因此在临床中,常见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病机虚实交结,证候纷繁多变。笔者认为痰、瘀、虚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关键,肺气、肺阴、肾精不足是虚的一面,痰瘀阻络、络气不通为实的一面。无论是肺气阴不足,还是痰瘀阻络,均可导致肺络血行不畅,络气痹阻;津血失布,肺失濡润,痿弱不用,使虚者更虚,实者更实,交互错杂,恶性循环,致病情加重。因而临床上多数主张分期辨治。笔者将本病分为急性加重期、慢性迁延期、重症多变期。
3.1  急性加重期  首先寻求病情加重的原因,一般多为外感诱发,也有因饮食、情志劳累引起。凡有外邪者,均当急则治标,如益气解表,滋阴解表,化痰解表;或标本同治,予益气养阴化痰解表。若表证不明显者,应当根据痰(辨寒痰、风痰、热痰、水饮)、气(辨气滞、气逆)、瘀(辨寒热、轻重)、虚(辨气、血、阴、阳)、火(辨虚火、实火及脏腑部位)孰轻孰重及寒热转化,确立相应治则。临床上所见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型有痰热壅肺、痰瘀阻肺、气虚风热犯肺、阴虚燥热伤肺。痰热壅肺型治宜清热化痰,可选用千金苇茎汤、银翘散等;痰瘀阻肺型治宜理气化痰行瘀,可用四逆散合苏子降气汤,或三子养亲汤等;气虚风热犯肺型治宜疏风清热降气平喘,可选用止嗽散合玉屏风散加减;阴虚燥热伤肺型治宜清肺化痰,疏风润燥,可选用清燥救肺汤、桑杏汤、沙参麦冬汤加减。
3.2  慢性迁延期  究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虚为主,标实以痰、瘀互结为主,其临床常见为气阴两虚夹痰型及气阴两虚夹瘀型。气阴两虚夹痰型治宜补肺益肾、化痰平喘,可予金水六君煎;气阴两虚夹瘀型治宜益气养阴、化痰活血,可用《丹台玉案》保肺汤加减。
3.3  重症多变期  此病后期,患者病情多变,病位从肺、肾逐渐累及心、肝、脾,多见心悸、水肿、咯血、发热、大汗甚至抽搐,最终致阴竭或阳脱而亡,临床多见证候为阳虚水泛型及阴阳两型。阳虚水泛型治宜温补阳气、化气行水,可用真武汤合补肺汤加味;阴阳两虚型治宜大补阴阳、活血化瘀,可用参蛤散合右归饮加味。
4  辨病论治
  笔者临床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常于辨证论治的同时选择现代药理中具有明确逆转肺纤维化的药物或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如黄芪、丹参、川芎、生脉散等。配合以上药物,能抑制肺泡炎症及肺间质纤维化,改善肺循环及肺通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此外,在临床中还应尝试多种治疗途径,如心理开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及氧疗,其目的是尽量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作者: 崔永华 2006-9-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