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李 可:小儿白血病治疗得失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出院诊断:“血色素4g,白细胞36万,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小儿不守禁忌,只图果腹,不幸夭亡,令人不胜慨叹。按小儿白血病类似“小儿急痨”,又因其主症为高热及大出血,亦可归属血证范畴。本例的治疗,即遵循了此条原则。...

点击显示 收起

 1977年5月10日,13岁学生程某某,气息奄奄,由其父背来就诊。询知两月前突然高热寒战,体温40℃,鼻衄如注,2日不止,大便如柏油状。急赴医院,4月5日入院,经抢救脱险,但极度贫血,血色素4g,输血1600ml无效。化疗2疗程后,处于弥留状态。5月5日病危出院。出院诊断:“血色素4g,白细胞36万,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病孩面色萎黄虚浮,唇指白如麻纸,眩晕不能坐立,纳呆,日仅进食1~2两,五心烦热,心动震衣,自汗如洗,两目失神;舌如去膜猪腰子,光绛无苔而干,六脉浮弦搏指,一息七至以上。从脉舌形神见证,已属气阴两竭之死候。然其父悲伤哭泣,情极可悯。又诊病孩趺阳、太溪、太冲三脉,尚不致散乱,不吐不泻,尚能进食,胃气未至败亡,一线生机未灭。遂以当归补血汤、生脉散合方,重用参芪,加山萸肉益气固脱:
  生芪30g,当归、红参(另炖)、麦冬(小米拌炒)、五味子、三仙炭、炙草各10g,山萸肉、九地各30g,砂仁10g,桂圆肉、女贞子、旱莲草各15g,阿胶18g(化入),鲜生姜5片,大枣6枚,浓煎,小量多次分服。
  5月28日二诊:首剂得效,上方连服10剂。服3剂可起坐,服5剂后可进食半斤,头晕大减,精神转佳,服至第7剂已能下床散步,舌上布薄白苔,津润,胃气来复,大是佳兆。服完10剂后,日可进食1斤多。不料前日忽然泛呕泄泻,腰困如折,脐下筑动应衣,泛酸嘈杂,喉中痰鸣如拽锯,瑟缩畏寒,下肢发凉,脉浮尺虚,舌变白腻。其父意谓感冒风寒,然则足不出户何来感冒?此必久病伤肾,元阳不固,厥脱先兆。本拟加鹿茸血肉有情之品,温养肾督,促其生血。奈患者住院已耗资数千元,贫病交困,姑以性味和平、温阳益精之肾四味代之,温养肾命,双补气血为治:
  生芪30g,当归、红参(另炖)、桂圆肉、姜炭、三仙炭、炙草各10g,土炒白术、山药、炒谷麦芽各30g,阿胶(烊化)、生半夏、茯苓各12g,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盐补骨脂、仙灵脾)各60g,鲜生姜10片,枣6枚。
  6月20日三诊,服2剂后畏寒退,泻止脉敛,服5剂脐动隐,元阳固,食增,两目有神,可出户外玩耍,10剂服完,每日温习功课,跑跳看戏,已如常人,两目神采奕奕,食纳大增,脉中取和缓从容,血色素上升至7.5g,白细胞降至11万。效不更方,加参鹿膏10g,10剂。
  7月18日四诊:血色素上升至9.5g,白细胞降至5万7千,原方守服7剂。
  8月27日五诊:血色素11g,白细胞2万7千,稳步向愈,因贫困,停服中药,予单味参鹿膏150g,半月量。至9月22日,血色素12g,白细胞19500,余不胜欣慰,嘱病家加意调护,慎饮食,避风寒,以防不测。不料于9月4日中午,其母高热昏迷,买一大西瓜,病孩乘其父外出配药偷吃多半个(约5公斤),当夜腹痛作泻,次日又水泻尽日,滑脱不禁,脱肛不食,大汗心悸,喘不能步。急去诊视,则六脉散乱如丝,面如死灰,四肢厥冷。急用大剂参附龙牡山萸肉,投剂不应。盖胃气败亡,百药难施,余已无能为力,终至不救。小儿不守禁忌,只图果腹,不幸夭亡,令人不胜慨叹。
  按  小儿白血病类似“小儿急痨”,又因其主症为高热及大出血,亦可归属血证范畴。初期邪毒炽盛,充斥表里三焦,入营动血,可借鉴温病治法,以犀角地黄汤合清瘟败毒饮重用生石膏250~500g,无犀角时可以丹皮、紫草、蚤休代之,一昼夜连服3大剂,即可阻断病势。此期人体正气尚强,用攻不可犹豫,杀得一分邪毒,即保得一分元气,攻癌即所以扶正。若禀赋素虚,邪从寒化、虚化,甚则初病即见正气先溃,气随血脱,奄奄待毙,或高热出血之后,复加化疗摧残,气血耗伤殆尽。当此生死存亡系于一发关头,则当急急固脱为先。一切攻癌解毒、苦寒败胃之品,毫末不可沾唇。扶得一分正气,便退却一分邪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本例的治疗,即遵循了此条原则。故当辨病与辨证发生矛盾时,要毫不犹豫地舍病从证。若对号入座,套用专病专方之类,则是速其死也。丢弃了“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的法宝,何来中医的特色与优势?,试观本案病儿的抢救过程,历时4个月,服药40剂,未用一味抗癌药,终于降服白细胞,使血色素恢复正常。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固护脾肾元气的治则,在癌症治疗中具有特殊地位。笔者受条件局限,未能进行系统观察研究,一得之见,偶然性、片面性在所不免。 D2

作者: 李 可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