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论20世纪中医外感热病临床学术的创新发展

来源:中医药导报
摘要:秦伯未的14种退热法外感热病皆以发热为主证,这里应包括可测量的发热和病人、医生所感触的发热。因此,退热往往是外感热病辨证治疗的主要目的。因此,秦伯未先生50年代即在深入研究伤寒、温病学说及历代名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中医退热14法,理法系统而严谨,选方周到而实用,论述中肯而精到......

点击显示 收起

秦伯未的14种退热法 外感热病皆以发热为主证,这里应包括可测量的发热和病人、医生所感触的发热。因此,退热往往是外感热病辨证治疗的主要目的。因此,秦伯未先生50年代即在深入研究伤寒、温病学说及历代名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中医退热14法,理法系统而严谨,选方周到而实用,论述中肯而精到,可说至今尚无出其右者。虽然其中的舒郁、祛瘀、消导、滋补诸退热法主要属于内伤发热的治法范畴,但患外感发热的病例及其病程发展的某阶段中,常可遇见气血郁结、食饮阻滞等兼夹证及阴阳气血亏损证,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故一并摘要如下,企与同仁共飨。

发汗退热法 发汗退热适用于外感发热,在临床上最为常用。一般分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前者适用于感受风寒,后者适用于感受风温,两者包括伤风感冒及伤寒、温病初期证候。辛温发汗剂如麻黄汤、香苏饮;辛凉发汗剂如银翘散、桑菊饮。外邪中还有湿邪、暑邪和秋燥之气,也能引起发热。湿邪发热,可用神术散;暑邪发热,可用加味香薷饮;秋燥发热,可用桑杏汤,均不离辛温和辛凉两大法。另外,还有其他温热性质的外邪所致的诸如痄腮、乳蛾、赤眼、牙痛等,治疗时由于发病的部位和证状之特殊,可分别选用柴胡葛根汤、甘桔射干汤、洗汗散和泻黄散等。

调和营卫退热法 调和营卫是《伤寒论》治疗伤风发热的一种方法。调和营卫的目的实际上也是在于解表,旨在增强本身机能来祛邪外出,宜于体弱邪轻的患者,一般用桂枝汤。该原方桂枝和白芍的分量相等,服药后须喝热粥和盖被安卧,助其发汗。而对偏向阳气虚弱,平时畏冷,疲劳后微有低热的患者,依据“劳者温之”的治则,常用桂枝汤酌减桂枝用量,加入党参或黄芪或当归之类,效果良好。

清气退热法 外感发热,病邪传里人肺,为身热持续,不恶寒,进一步到胃,为反恶热,午后热势增高,均伴口渴引饮,舌苔薄黄,脉象滑数,或脉转洪大。此时,既不能再用汗法,亦不可早用养阴。在肺用银翘散去豆豉、荆芥加石膏;在胃用白虎汤。这方法主要是采用微辛甘寒的药物,一方面保持津液,一方面使热邪仍从肌表缓解透泄。若里热出现心烦、错语等证,即不是甘寒所能胜任,便用黄连解毒汤等苦寒剂。甘寒和苦寒的性质、作用不同:前者能使邪从汗解,后者则使邪从下泄;前者主清肺胃之热,后者则泻三焦之火。并且甘寒能生津,苦寒反从燥化而伤液,故发热初期,不宜早用芩、连。

通便退热法 伤寒和温病邪传中焦,胃中热盛,势必消耗津液,影响及肠,大便秘结。此时非但发热不退,而且热势蒸蒸,有增无减,日晡更剧,严重的出现烦躁不宁,神昏谵语,舌苔黄腻而糙,或生芒刺。治宜下法通便,譬如釜底抽薪,水自不沸。一般均以大承气汤为主方。但大承气证备具燥、实、坚、满现象,病情极为危殆,并且体实者才能使用。《温病条辨》订立增液汤,寓泻于补,用于阴分大虚不能用承气汤的时候;同时依据病情,列出了承气汤和增液汤的加减应用,如承气合小陷胸汤、增液承气汤、护胃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和新加黄龙汤等。我在临床上最赏用凉膈散,因其具有清热和通便双重作用,对一般比较严重的发热兼便秘患者,有相当疗效。前人有“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说,事实上邪人中焦以后,都能化热促使便秘,因便秘而热势更盛,即都以通便为主要治法,正不必焦头烂额,延为上宾也。

催吐退热法 发热证心中懊侬,或曾经下后身热不退,心下结聚作痛,张仲景曾用栀子豉汤催吐。尝治一患者,发热五日不解,初起自服银翘解毒片,继增胸闷泛漾,改用汤药并加入黄连、枳实等,亦无效。诊其脉滑数,舌苔黄腻板滞,身热不甚高,口不渴,大便秘结。经考虑后,认为痰滞内阻,复感外邪,遂使浊阴不降,不同于表邪化热人里。既有泛漾欲吐,可因其势而诱导之,即以栀子豉汤加厚朴、橘红化痰通滞,桔梗、枳壳调畅胸中气机。服头煎后,觉胃中松动,随即吐出痰涎宿食;再进二煎,得大便,身热亦退。

和解退热法 发热证中有忽寒忽热,一天内可以数次发作,称为“寒热往来”。系外邪由表传里,界于半表半里的少阳经,故《伤寒论》称为“少阳病”。寒热往来为少阳病的特征,同时伴见胸胁痞满,心烦呕恶,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证,采用和解法主以小柴胡汤。所谓和解,是和其里而解其表,和其里不使邪再内犯,解其表仍使邪从外出,含有安内攘外之义,目的还在祛邪。所以小柴胡汤用柴胡、黄芩清热透邪,又用人参、甘草和中,佐以半夏、姜、枣止呕而和营卫。此方法不仅用于外感发热,内伤杂证出现不规则的寒热往来也能加减应用。再如藿香正气散治外感风寒,内伤湿食,呈现寒热、头痛、呕恶、胸隔满闷等证,其药物配伍组方亦仿此,均说明了凡是具有安内之力及攘外之能的,都属于和解的范围。

表里双解退热法发热时表里证具见,或传变后表证未除,又见里证,则宜疏表清里或汗下同用,称做表里双解法。例如三黄石膏汤治表里、上下均热,脉象洪数,用麻黄、豆豉解表热,石膏、山栀、黄连、黄芩、黄柏清内部上下中三焦之热。再如凉膈散,用薄荷、山栀、连翘、黄芩疏表清热,又用硝、黄攻下,都是表里双解的代表方剂。比较复杂的如刘河间的防风通圣散,治疗寒热,目赤,鼻塞,口苦口干,咳嗽,咽喉不利,便秘溲赤等证,用麻、防、荆、薄、桔梗宣肺散风;芩、栀、翘、膏、滑石清里热;硝、黄泻实通便;又因饥饱劳役,气血怫郁,加入归、芍、芎、术、甘草等调肝健脾。此方用药较多,但总以祛除表里之邪为目的。和解法重在正邪,表里双解法则重在祛除表里之邪。

清化退热法清化退热法用于湿热证,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两者一经结合,即不易分解。湿热发热的特征是,身热上午较低,午后增加,两足不温,伴见头痛、自汗、心烦等热证,及胸闷、恶心、舌腻等湿证,又有口干不欲饮,饮亦不多,且喜热汤等矛盾现象,严重的出现神昏,时清时昧,不同于纯热证的狂躁不安。因此,治疗湿温必须清热化湿兼顾,并考虑温邪偏胜或湿邪偏胜,斟酌轻重而用药,同时结合宣透、舒郁、淡渗、缓泻等方法,来分解病势。常用方如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杏仁滑石散、黄芩滑石汤、薏苡竹叶散等,即使到神昏阶段,用神犀丹而不用紫雪、至宝,也是取其清热安神之中兼有化浊开窍作用。大凡湿热证清热不难,化湿较难;如果不先化湿,很难使热清解。为此,对一般的湿热证,我主张在清化的治则上侧重化湿,也应结合宣透,用藿朴夏苓汤为主,参考其他成方。因为本方的主要组成是苦温芳化,佐以淡渗,分解表里之湿,在这基础上加入清宣之品,使湿去而热无所依,自然易解。重复强调,湿热证以清化为主,在发热证上不能单靠清化,尤其初起多挟表邪,应兼宣透疏解。薛生白《湿热病篇》里指出:“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荷叶、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又说:“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闷,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香、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菖蒲、佩兰、六一散。”充分说明了清化是一种病因疗法,使用清化来退热,必须结合具体症状。假如湿去热留,或湿热蕴结肠胃,或化热而伤阴耗血,治法当宜权变了。

清营解毒退热法  温邪或温毒或伤寒化热传人营分发热,须用清营解毒。如何辨别邪人营分?最明显的为舌尖红,渐至舌质俱绛,伴见心烦、神昏、出血和斑疹等。常用方如清营汤、清宫汤,主治药如生地、玄参、麦冬、赤芍、丹皮、丹参,结合黄连、连翘、银花、竹叶之类。吐血、衄血严重者用犀角地黄汤,神昏谵语者用紫雪丹、牛黄清心丸等。发斑发疹亦由热人营分引起,身热不解,肌肤出现红点红斑,一般用银翘散去豆豉、荆芥加生地、丹皮及化斑汤,严重的亦用犀角地黄汤。小儿麻疹多用竹叶柳蒡汤加减。大头瘟证宜普济消毒饮。但要指出,邪传人营分,亦可望其转入气分,故不宜一派凉血清血,免使愈陷愈深。故化斑汤即在甘寒清胃剂内加入血分药,竹叶柳蒡汤亦从辛凉解表剂内加入清泄血热之品。

舒郁退热法 郁证发热,其病因以七情为主,在内脏以肝胆两经为多。症状是午后低热,或忽寒忽热,或心情不舒畅即觉浑身轰热,伴见急躁、恼怒、头胀、耳鸣,睡眠多梦易醒,妇女月经不调等证。《内经》云:“木郁则达之”,治宜疏畅肝气而散郁热,用化肝煎加减。因肝病影响脾胃者,可用丹栀逍遥散。久患郁证出现发热而暗耗气血,则既不宜苦寒泻火,亦不宜滋阴峻补,当用微苦泄热,微辛理气,凉润以滋燥,宣通以散郁。叶天士医案里说:”五志过极皆火,但非六气外来,芩、连之属不能制伏,固当柔缓以濡之,合乎肝为刚脏,济之以柔,亦和法也。”因而他对郁热之证,常用生地、天冬、白芍、阿胶、女贞子、丹皮、郁金、薄荷梗、钩藤、夏枯草、橘红之类。后来费伯雄有解郁合欢汤,用合欢花、郁金、当归、白芍、丹参、柴胡、薄荷、山栀、沉香、柏子仁、橘饼,治所欲不遂,郁极生火,身热而躁,心烦意乱,系偏重于心肝两经。

祛瘀退热法 发热出现狂证而不是热人心包,兼见小腹急结,小便自利的,《伤寒论》称为“蓄血”,用桃仁承气汤。又妇女患少阳证寒热往来,适值月经来潮或经行方净,忽然谵语,胁部和脐腹部疼痛,称为“热人血室”,陶节庵以小柴胡汤加减,用柴胡、黄芩、半夏、生地、丹皮、桃仁、山楂、甘草。这些伴有瘀血的发热,不是单纯的退热药所能收效,必须结合祛瘀。尝治数例新产发热患者,用过多种退热药无效,诊为瘀血未净,用失笑散加味,随下血块甚多而热退神清。在理气和祛瘀的指导下来退热,不仅属于蓄血一类,凡是气血阻滞如外科肿疡引起的发热,亦惯用和营消散,不以清热为主治。

消导退热法 消导退热法用于肠胃病,因饮食不节引起呕吐或泄泻,同时身热随起,用保和丸消运食滞,热自低降。如痢疾发热,多因肠有积滞,用枳实导滞丸泻下,热亦随解。如果不兼外邪,均不用清疏退热。倘然久泻久痢不止,不因外感而续增发热,多数由于伤阴所致,不仅无须疏散,而且禁用消导,尝取阿胶连梅汤加减,用阿胶、黄连、乌梅、白芍、扁豆、葛根、甘草,效果良好。小儿疳积证,形体日瘦,面色不华,肚腹胀满,最后亦起潮热,仿肥儿丸标本兼顾。但小儿疳积至潮热,多数由于营养不良,尝治数例,均用生地、麦冬、石斛、花粉、山药、玉竹、鳖甲、地骨皮等甘凉滋养,并嘱给予适当食物,切勿过于禁止。疳积初起应予消导,然亦不可克伐太过;如果发现潮热,已入劳损之门,必须清养。很明显,钱仲阳曾说:“小儿诸疳,皆因病后脾胃亏损,或用药过伤,不能传化乳食,内亡津液,虚火妄动。”说明疳积的形成,根本上由于脾胃薄弱,因脾胃薄弱而营养缺乏,因虚火内动而肌肤灼热,非但不可再消导,也不能用苦寒。

截疟退热法 疟疾发热,有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或三日一发,均有规律。发作时先有寒战,然后壮热,伴见头痛、口渴,最后汗出热退。一般用常山饮和七宝饮,疗效很好。临床以先热后寒、寒多热少和但热不寒而分称风疟、寒疟、和瘅疟。故一般截疟用常山、草果、槟榔等药,类疟多按证治疗,有用桂枝汤、白虎汤加味的。治疗疟疾以达邪为主,同时亦应注意正气的强弱。疟疾的反复发作,有似寒热往来,故一般亦在和解的原则上用小柴胡汤加减,如清脾饮、柴朴汤和桂枝黄芩汤,均用了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等小柴胡汤的药物。疟疾最易损伤气血,或因劳累复发。因劳复发的称为“劳疟”,多由病久致虚,不可再用达邪,宜党参、当归、首乌、鳖甲、煨姜、红枣等,仿何人饮法补养气血。

滋补退热法  内伤虚证发热可分三类,即阴虚、阳虚和血虚。阴虚发热多在下午,自觉热自肌骨之间蒸发而出,五心烦灼,盗汗,形体消瘦,脉象沉细而数,常用方如清骨散。这种发热,主要由于肝肾阴虚,因而肝胆之火偏旺,故清骨散用鳖甲滋阴,地骨皮、知母、黄连除阴分之热而平于内,柴胡、青蒿清肝胆而散火于表,成为退阴虚发热的一般法则。此外,如常用于肺劳发热的秦艽扶羸汤,风劳发热的秦艽鳖甲汤,基本上不离这范围。阳虚发热多在子午之分,即下半夜和上午为常见,伴有形寒恶风,神疲懒言,饮食少味,脉大无力等证。治宜甘温退热,用补中益气汤。血虚发热和阴虚发热相似,亦以下午为多,其特征为小有烦劳即能引起低热,轻者但觉头面轰热,手足心烦热出汗,体力疲乏异常。治宜调养

肝经为主,结合心脾两经,严重的亦当滋肾,用补肝汤加地骨皮,左归丸、归芍地黄汤等均可加减引用。

    以上仅列举了几位著名医家有关外感热病的临床学术经验,20世纪对中医外感热病学术的创新发展有所建树的医家还很多,如对古今中西医有关热病学都做过深入研究,并撰写了著名的温病学专著《中西温热串解》的吴瑞甫;北京温病大家,特别对湿温病的辨治颇有心得特色的汪逢春等等,因限于篇幅,容待日后再述。    

 

作者: 袁长津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