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六味地黄丸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较小肾结石1 00例临床观察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摘要:肾结石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在肾盂肾盏内的小结石可随体位而移动,较大结石其形态与所在腔道形态一致,可表现为典型的鹿角形或珊瑚形。有时结石可充满整个肾盂肾盏而类似肾盂造影的表现。西医治疗肾结石多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或气压弹道碎石术。...

点击显示 收起

  肾结石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X片显示肾区有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钝三角形致密影,密度高而均匀。边缘多光滑,但也有不光滑呈桑椹状。在肾盂肾盏内的小结石可随体位而移动,较大结石其形态与所在腔道形态一致,可表现为典型的鹿角形或珊瑚形。有时结石可充满整个肾盂肾盏而类似肾盂造影的表现。西医治疗肾结石多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或气压弹道碎石术。优点是碎石效果好、时间短。但气压弹道碎石不能清除粉碎的结石,需患者自行排石或取石钳取石。震波碎石对结石部位周围组织损伤较大,术后几日常有血尿,且增加手术并发症,造成患者心理负担。因此,对鹿角形肾结石、严重肾积水、肾功能损害、肾内感染的结石,仍选用开放式手术作为补充术式。笔者近年来根据结石“肾虚膀胱湿热”的病机川,采用六味地黄丸合金匮肾气丸治疗较小肾结石100例,并与中成药排石冲剂100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门诊肾结石(直径<1.Ocm)患者。临床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分肾阴虚组(治疗A组)、肾阳虚组(治疗B组)各50例,其中男性4l例、女性59例;年龄35~68岁;病程3~8年:结石直径0.3~1.Ocm。对照组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32~61岁;病程2~7年;结石直径0.2~1.Ocm。全部患者均有腰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尿常规检查均有血尿。也有表现为肾绞痛,伴见出汗、呕吐,患侧有脊肋角的叩击痛, B超检查均确诊为肾结石。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1.2.1治疗A组:。肾阴虚临床表现:肾结石,腰痛、小便不利、口干,舌体瘦小或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腻,脉弦细或数,证属肾阴不足、湿热下注,治以滋阴补肾、利尿排石通淋。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金钱草50~80 g,茯苓、山药各30 g,白芍、海金沙、滑石、泽泻、生地各20g,牛膝、石苇各15 g,车前子、乌药、枣皮、丹皮各10 g,鸡内金、甘草各5 g。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5 g、琥珀3 g,白芍加至30 g;血尿者加白茅根30 g、仙鹤草10 g。水煎服,1剂,d,7d为1个疗程。大量饮水配合足跟跳跃运动,服药期间若出现疼痛加重,加用654-2等解痉剂,结石多在此阶段排除。治疗2个疗程后,有效可继续服用2周,无效则停药。1.2.2治疗B组:肾阳虚临床表现:肾结石,腰痛、小便不利、口淡不渴,或有畏寒,舌体胖大或舌苔白腻、脉沉细:证属肾气亏虚、湿热下注,治以补肾温阳、利尿排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金钱草50~80 g,茯苓、山药各30 g,白芍、滑石、熟地、泽泻、海金沙各20g,牛膝、石苇各15 g,桂枝、车前子、乌药、附子、枣皮、丹皮各10 g,鸡内金、甘草各5 g,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5 g、琥珀3 g,白芍加至30g;血尿者加白茅根30 g、仙鹤草10 g。1剂,d,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有效可继续服用2周,无效则停药。1.2.3对照组:服用中成药排石冲剂(上海静安中药制药厂,批号为20031109、20050312、20070408),2袋,次,3次,d。

l.3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临床制定疗效标准。痊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经B超或x线检查无结石,积水消失;有效:结石部分排出,症状改善,经B超或x线检查结石缩小1/2以上或位置下移2 cm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结石未排出,经B超或X线检查结石同前,肾积水无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

2结果

  治疗后,治疗A组50例中痊愈30例(60%)、有效13例(26%)、无效7例(14%)总有效率为86%;疗B组50例中治痊愈31例(62%)、有效13例(26%)、无效6例(12%),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100例中痊愈7例(7%)、有效28例(28%)、无效65例(65%),总有效率为3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

3讨论

        泌尿系结石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患病率约为1%。据有关资料统计,尿路结石治疗后的复发率为10%~20%,尿路结石的防治已成为泌尿外科临床研究的重点。国内研究认为,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除了与代谢紊乱、环境等因素有关外,亦与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高蛋白食物摄入增加,饮茶、偏爱甜食及嗜饮酒等有关。中医认为肾结石属“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畴,临床表现为疼痛、血尿、排尿异常,中医历代医家多常规用清热通淋排石之法。而临床研究中发现单用通淋清热排石的方法疗效欠佳,认为石淋的发生根本在于肾气不足,隋·巢元方《诸病原候论·淋病诸候》“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漓不宣,故为之淋”,“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令闷绝”。可见“肾虚而膀胱热,是其根本病机,根据中医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临床凡肾脏有结石者,必有肾虚,肾虚为本,治疗以补肾为基本方,膀胱湿热为标,则辅以三金(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车前子、石苇、滑石等利尿通淋排石之品,标本兼治。近来也有报道采用补肾法治疗肾结石者,10413.1,大多单补肾阴或者单用温阳,或仅加用一些具有补肾作用的药物如杜仲、牛膝、续断等,笔者认为肾虚有阴阳之别,虽然临床以肾阴虚居多,但单用滋阴或者补阳未免失于偏颇,疗效欠佳。根据临床表现,将肾结石分为阴虚和阳虚,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治疗肾阴虚组,滋阴补肾,补而不滞;。肾阳虚于六味加桂枝、附子,则为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温而不躁,滋而不腻,附子除有温肾助阳之功外也是强肾通淋的主药;本方以桂附温。肾益气之品,生发肾气,扶正培本,以旺盛或激发人体肾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衰退或衰竭状态,使之恢复其正常作用,发挥肾脏本身的分泌功能,促进尿液的排泄,推动结石的排出。以上两个基础方再合三金(金钱草、海金沙清热利水通淋,鸡内金消食化结石,三者为治结石的必用药),车前子、石苇、滑石等利尿排石通淋;乌药入肾及膀胱经,行气止痛,《金匮翼》有“开郁行气,破血滋阴”的治则;与白芍、甘草合用酸甘化阴,共同起到解痉止痛、松弛平滑肌的功效;琥珀利尿通淋、散瘀止血,为治疗小便淋漓涩痛的要药;血尿用白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利尿、排石之功效。用补肾调阴阳之法治疗较小肾结石,正是遵循审因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则,清利而不伤肾、益肾而不助邪,结石去,肾气复,湿浊无以结聚,则结石无以再生。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