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穴位敷贴结合艾灸、耳压综合治疗小儿遗尿38例临床观察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2008-06门诊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38例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临床诊断均为单纯性遗尿,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尿常规检查正常,无排尿困难,无剩余尿。1治疗方法2。...

点击显示 收起

  1临床资料 72例患儿均来自哈尔滨市第一医院2000—01—2008-06门诊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38例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7岁,平均10.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5年,平均7.5年。对照组3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6岁,平均9.8岁;病程量长11年,最短5年,平均8.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05),具有可比性。临床诊断均为单纯性遗尿,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尿常规检查正常,无排尿困难,无剩余尿。中医辨证均为脾肾阳虚型。

  2.1治疗方法

  2.1治疗组使用穴位敷贴结合艾灸及耳压治疗。中药穴位敷贴:选用《理瀹骈文》的骨脂附子饼,由补骨脂10g、附子10g、生姜30g组成。将补骨脂、附子共研细末,与生姜共捣烂,制成药饼置于患儿脐上,盖以塑料膜,上置以纱布,胶布固定,每3日换药1次。艾灸治疗:取穴中极、三阴交,肾阳虚加关元,脾阳虚加足三里。每次选取3穴位。用纯艾条温和灸,每穴10分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耳压治疗:取穴脑、肾、膀胱、皮质下、尿道。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上述穴位,3日l换。共用4周后,统计疗效。

  2.2对照组只采用艾灸治疗,方法及取穴同治疗组。治疗期间,同时嘱咐家长避免患儿过度疲劳,晚上要少喝水,夜间要唤醒患儿自觉起床排尿,并逐渐养成习惯。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无夜尿或夜间能自行排尿;有效:尿床次数比治疗前显著减少;无效:连续治疗4周无改变。

  3.2治疗结果见表1。

1    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    n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8        27             9            2           94.74

对照组  34        22             5            7           79.4

x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05

  4体会

     遗尿多由于脾肾阳虚,肾气不固,致膀胱约束无权而发生。故用中药脐敷以收肾缩尿;艾条灸以温补脾肾之阳;患儿常睡眠深沉不易唤醒,故用耳压调心气、醒神明、通诸经气。综上3法,对证治本,疗效优于对照组(P<0.o5),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