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七神针“治疗失眠47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失眠患者越来越多。失眠患者多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甚则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采用以七神针(四神聪、神庭、神门)为主治疗失眠。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点击显示 收起

   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失眠患者越来越多。失眠患者多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甚则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采用以“七神针”(四神聪、神庭、神门)为主治疗失眠。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望读者指正。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47例病人均为门诊患者.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和纳入标准。其中男15例,女32例;年龄l8—73岁;病程最短者3周,最长者17年。

  1.2治疗方法  主穴:四神聪、神庭、神门、百会、头临泣。配穴:肝郁气滞加太冲、风池;痰热内扰加丰隆、中脘;气血两虚加心俞、脾俞、三阴交;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

  操作:以上穴位常规针刺.每次治疗3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2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2.2结果47例中临床痊愈12例(其中,3例患者在治疗5次后痊愈。4例在治疗7次后痊愈,5例患者在治疗14次9574%。

  3讨论   

  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临床又称之为“不得眠”、  “不得卧”、  “目不眠”,现代医学多见于神经衰粗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中医认为本病是脏腑机能紊乱、阴阳失调所引起。前人在诊治失眠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非常重视“神”的作用,如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所言:  “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就机体而言,  “脑为元神之府”、“脑主神明”,故本病病位在脑。而心又主神志,心在失眠的病机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 衣华强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