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婴儿湿疹50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1临床资料选取近年来门诊婴儿湿疹100例,男67例,女33例。100例根据患儿能否服药情况分为两组,内服加外用组50例,单纯外用组50例,两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内服中药:基本方:焦栀子3g、丹皮5g、紫草5g、草河车6g、银花6g、连翘5g、苍术5g、苦参6g、荆芥3g、白鲜皮6g、茯苓皮9g、泽泻6g、甘草3g、薏苡仁9g。水煎两次约......

点击显示 收起

  1临床资料选取近年来门诊婴儿湿疹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均为l-12个月。诊断依据《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l998年出版)诊断标准。100例根据患儿能否服药情况分为两组,内服加外用组50例,单纯外用组50例,两组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内服中药:基本方:焦栀子3g、丹皮5g、紫草5g、草河车6g、银花6g、连翘5g、苍术5g、苦参6g、荆芥3g、白鲜皮6g、茯苓皮9g、泽泻6g、甘草3g、薏苡仁9g。呕吐者加藿香5g、陈皮3g;腹泻加炮姜3g、葛根6g、马齿苋l0g;皮肤红赤明显或发热加黄芩6g、蒲公英l0g、石膏l0g。水煎两次约lOOml,-日内服完,每日1剂。外用中药:炉甘石、乌贼骨、密陀僧、滑石各3份,黄柏、冰片、青黛各1份,上药共研细末,置密封瓶中备用。用时取麻油调敷患处,每日2次。中药内服加外用组采用内服中药和外用中药.外用组单纯采用外用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统计与方法:采用y2检验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依据《中医儿科学>相关标准判定》

  3.2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n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内服加外用组  50   37(74)*   5(10)   8(16)    84%
外用组     50     ll(22)   17(34)  22(44)   56%
-----------------------------------------------------------------------------------------------------------------------------------------
     与外用组比较*P<0.05


  4体会

  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其主要特点是痒。皮疹常对称发生于面颊、额部以及头皮。形态见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脱屑等多形性损害。皮损常此起彼伏,连绵发生,有时也可伴有吐乳、腹泻。此病不但影响患儿容貌,由于皮肤瘙痒及影响消化吸收,使患儿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充足的营养,时间较长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应尽早对湿疹加以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婴儿湿疹的发病与怀孕期间的饮食结构有关。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对高蛋白营养的摄入量偏多,使胎儿营养失于平衡,禀受湿热之毒或脾虚湿盛加之后天风、湿、热、火、毒乘虚内侵,内外相感,相互搏结所致。所以孕期的营养均衡对避免婴儿湿疹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治当以清热利湿解毒为治则。中药内服方祛风、清热化湿、凉血解毒、脱敏止痒;外用方清热解毒、祛湿止痒、防腐收敛。内外合治共奏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祛湿止痒、防腐收敛之效。本文结果表明,内外合治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治愈时间(内外合治组平均10.5天。外用组19.3天)方面均优于单纯外用药组(P<0.05),提示内服外治并用是治疗婴儿湿疹的有较疗法。

  另外,囚婴儿时期的饮食主要以母乳或奶粉为主,在治疗中,乳母的饮食显得较为重要。-般要求乳母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有家庭过敏史的,乳母饮食还应注意清淡,少吃虾、蟹等易过敏的高蛋白食物。婴儿添加食物时也应尽量避免。

 

作者: 汪碧云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