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艾灸温度影响因素及与疗效关系研究进展

来源:环球中医药
摘要:灸法疗效的取得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温热刺激是艾灸取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温度又是温热刺激不同程度的量化形式。深入研究艾灸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艾灸温度变化对灸效的影响,对于灸法以温度为量化指标的可控操作和研究,进一步提高艾灸临床疗效,揭示艾灸作用机理,规范和推广艾灸疗法都具有重......

点击显示 收起

    灸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由于疗效显著,适应症广和操作简便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灸法疗效的取得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温热刺激是艾灸取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温度又是温热刺激不同程度的量化形式。深入研究艾灸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艾灸温度变化对灸效的影响,对于灸法以温度为量化指标的可控操作和研究,进一步提高艾灸临床疗效,揭示艾灸作用机理,规范和推广艾灸疗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l  艾灸后温度变化特征
    张栋等认为艾灸效应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艾灸过程中皮肤组织温度的变化来诱导的,一是热量通过机体组织的直接传导作用,如存在灸点处圆形温度升高区;二是机体对热刺激产生反应,如引起循经的沿躯体纵轴组织的温度升高现象。研究发现,给予穴位艾灸后,温度变化表现出有序性特征,包括温度的有序性升高和降低以及该过程中对机体不同层次组织温度的有序性传导变化,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动态曲线反应。
2  影响艾灸温度的因素探讨
2.1不同施灸方法对艾灸温度变化的影响
    影响艾灸温度的因素颇多,学者们积极的研究了不同施灸方法引起的温度变化特征,业已证明。施灸点不同层次的皮肤温度变化不同。杜广中等测量了隔姜灸和直接灸后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发现不同灸法的温度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均有缓升、急升、急降和缓降4期。直接灸时燃烧的温度高,温度曲线呈急剧的尖峰波形,但透入皮下的温度较低,且温度到达皮下的深度各不相同;温和灸透入皮下的温度较高,呈现出缓慢的渐增渐减波形;隔物灸的温度曲线在上升和下降时都很慢,呈现缓升缓降波形,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姜灸均具有比较类似的温度变化曲线。魏建子等的研究表明隔物灸的温度升高是渐进式的,虽然不同间隔物灸的温度最大值相接近,但是不同隔物灸的温度上升速度不同,隔姜灸温度上升速度较快而隔附子饼灸温度上升则较缓和。隔物灸温度曲线变化中,灸壮接续也是一个影响温度的因素,灸壮续接的方式较多,不同方式的艾炷续接对温度的影响不一样的。
    不同施灸方法对不同层次的皮肤温度影响亦不相同。董新民等分别观察了四种不同灸法:隔姜灸、直接灸、悬灸、聚光灸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发现不同灸法对家兔与人体穴位表面皮肤温度影响规律相似:均具有潜伏期、上升期和回复期3个时相,且不同灸法对各时相穴位温度的影响各具规律与特征,但对于深部组织温度水平的影响规律却不相同。经测定,对于皮下温度的影响,悬灸与聚光灸大于隔姜灸与直接灸;对于肌层温度的影响为悬灸大于聚光灸大于隔姜灸与直接灸。提示悬灸对于深部组织如皮下和肌层温度影响最大。
    Mori等分别比较了1个穴位灸3壮和在3个穴位各灸l壮对腰椎部和整个脊椎温度的影响,发现1个穴位灸3壮和3个穴位各灸1壮都可以引起皮温的变化,且3个穴位各灸1壮较一个穴位灸3壮升温幅度更大。提示重复多次灸并不会使皮肤表面的温度升的更高,而施灸于不同的点则可以使皮温升高更多。会泽重胜观察到当以同一重量的艾炷施灸时,总量分次施灸和总量1次施灸相比较发现,把总灸量分开多次施灸,施灸部位可以较长时间保持低温,而总量1次施灸短时间即可呈现高温。此外,夏永利研究了不同补泻对艾炷燃烧温度的影响,发现艾炷灸不论补泻均可引起外界和组织温度升高,区别在于组织内外温度梯度变化率,补法引起的组织内外温度变化率较泻法小,且刺激延续时间较泻法长。
    综上,艾灸的温热刺激不仅涉及浅层,也涉及深层组织;不同灸法对不同组织层次产生不同的影响温度,但都具有波浪式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区别在于升降幅度、渗透深度和持续时间不同。悬灸对深部组织的温度影响最大。不同施灸方法的刺激形式差别很大,一点多灸和多点单灸的皮温变化亦有很大差别,重复多次灸并不会使皮肤表面温度升的更高,而施灸于不同点则可以使皮温升高更多。
2.2不同灸量对艾灸温度变化的影响
    除了不同施灸方法以外,不同灸量对穴区温度也有影响承淡安曾在空气中和家兔腹壁上分别测量了鸡卵大、枣核大、绿豆大、大米粒大和麦粒大的艾炷燃烧温度,发现不同大小艾炷燃烧产生的温度均不同,提示不同的灸量可以产生不同的温度变化。岳公雷等研究发现不同重量艾炷灸其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呈单波峰,均有缓升期、急升期、急降期和缓降期四期。随着施灸艾炷质量的增大,缓升期和缓降期都会相应延长,其中缓降期延长的更加明显;而且随着艾炷质量的增大,波峰稳定时间亦随之延长,呈现平台期。日本学者会泽重胜在小鼠类似于“期门”穴的部位以不同重量的艾炷施灸,发现在0.5、1、2 mg施灸1壮时表皮上和真皮下的最高温度都会随着艾炷重量增加而上升,2 mg以上时只有表皮温度上升,真皮下几乎无变化。当小艾炷施灸到5壮或7壮以上则温度上升恒常化。提示不同灸量对表皮和真皮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温度变化,而且灸量与温度的成比例升高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并不是灸量越大温度越升高,达到一定程度后会趋于平台稳定期。
    此外,以小艾炷施灸时,随施灸壮数增多而产生的热刺激增加程度比大艾炷施灸明显。赵天平研究发现麦粒灸不同灸量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灸后即刻、灸后5分钟穴区皮肤温度具有不同的影响,对灸后10分钟穴区皮肤温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卢明香等研究了隔姜灸3种不同灸量(3壮、6壮、9壮)对不同穴位的温度影响,发现不同灸量对不同穴位表面产生的最高温度不同。6壮组和9壮组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均比3壮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不同灸量对表皮和真皮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温度变化,其变化曲线呈单峰波,均有缓升期、急升期、急降期和缓降期四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步深入研究揭示。
4思考与展望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温度的高低变化在艾灸起效过程中是二个重要的可控因素,但是由于目前各项研究依托载体不同、研究方法、实验方案以及所选取的温度值和施灸量规格等都不尽相同,其研究结果也不尽吻合,甚至有较大差异。虽然各研究都提出不同的施灸条件可以影响施灸局部的肌表和皮下温度,然而对其真正规律性东西的提炼还不够明确。今后应在筛选临床确有疗效的疾病或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固定研究对象,确定最佳刺激量后,再研究温度变化规律及与疗效的关系。比如:岳公雷在研究中就统一了艾炷密度标准以控制艾炷质量,洪宗国等设计了能较为全面反映艾条燃烧温度特性的研究都为艾条质量标准化提供了
依据。此外,应加强各相关课题组的合作和交流,加强物理、生物传热学等多学科、多领域之间的跨行业交叉研究,设立大样本、可重复的多中心研究,将高端的无损测温方法如超声测温等引进艾灸温度曲线探测中。深入研究艾灸温度影响因素对局部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对机体不同层次组织效应之间的对应规律,就可以有的放矢的选择最合适的施灸条件来达到最佳临床疗效,同时对艾灸起效机理的研究也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

 

作者: 吴璐一 杨玲周次利 马晓凡 陆螈唐勇 黄任佳 窦传 2013-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