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性坏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
摘要:糖尿病性坏疽发生率很高。几年来,我科采用整体控制代谢紊乱及感染、改善血液循环、支持疗法、糖尿病教育、精心护理,中西医结合三步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坏疽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糖尿病性坏疽10例,男6例,女4例。患病时间最长8年,最短是坏疽就诊后才确定糖尿病,平均4.3年。...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性坏疽发生率很高。几年来,我科采用整体控制代谢紊乱及感染、改善血液循环、支持疗法、糖尿病教育、精心护理,中西医结合三步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坏疽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糖尿病性坏疽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1~70岁,平均50.54岁;患病时间最长8年,最短是坏疽就诊后才确定糖尿病,平均4.3年。从坏疽开始到我科治疗平均时间为1.5个月。坏疽病因:1例双眼睑坏疽为冻伤;背部坏疽4例,3例为疖子,1例为切口不愈;会阴部3例;臀部及腰骶部各1例为脓肿破溃。收治我科时空腹及餐后平均血糖分别为12.17mmol/L、12.51mmol/L。

  治疗方法

  第一步,控制代谢紊乱均采用胰岛素强化或替代治疗,抗生素在脓汁菌培养架药敏回报之前,经验性用药。选择软组织渗透性良好的左氧氟沙星,根据肾功能情况决定日用药量,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最敏感的抗生素,同时给予中药静点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如坏疽处肉腐糜烂、皮肤潮红、肌肤肿胀,或缩小结痂、连成片,或疮面脓性渗出,或伴高热、神昏,口渴多饮,舌紫暗,苔黄腻,脉细数者。中医认为此为湿热蕴结肌肤证,采用消法给予普济消毒饮内服或采用清热养阴法给予仙方活命饮内服。局部红肿热痛者加菊花15g,蚤休10g,地丁15g,以清热解毒;脓淡者去皂刺加当归15g,白芍15g,以养阴活血;舌暗红、苔黄腻或燥者加黄连5g,以燥湿;口渴者加生地黄20g,玉竹20g,以滋阴止渴。如坏疽处颜色紫暗,皮肤苍白或有瘀斑,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者,中医认为此为寒凝血涩肌肤证,采用温经活血法,给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肢端厥冷者加制附子9g,水蛭1g,红花9g,以温通血脉;皮肤皲裂苍白者加当归 10g,熟地黄10g,川芎5g,以养血补血;舌紫暗有瘀斑者加桃仁10g,延胡索10g,枳壳10g等,以活血化瘀止痛。坏疽局部处理相对保守以消肿或引流为目的。根据创面酌情使用外用中药坏疽1号祛腐。

  第二步,在全身情况稳定的情况下,中医内治可采用托法,托里祛湿,内服透毒饮加减,局部实施自制外用中药坏疽1号、2号,并以蚕食法清除中药腐蚀掉的坏死组织。

  第三步,此期病人坏疽局部脓汁已尽,肉芽组织生长,中医采用补法,益气养阴,生肌长皮,如口服人参养荣丸等,坏疽局部加大清除坏死组织的力度,同时中药坏疽2、3号外用以生肌长皮,控制代谢紊乱,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

  治疗结果

  双眼睑坏疽1例,背部坏疽4例,会阴部坏疽3例,臀部坏疽1例,腰骶部坏疽1例,共10例糖尿病性坏疽病人经控制代谢紊乱、抗感染、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等综合治疗均治愈。

  讨论

  糖尿病性坏疽是由于血管病变,组织缺血、缺氧及机体自身防御机能下降,为病原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合并感染,不易治疗,形成坏疽。本病属于消渴并发症的一种,其产生机理是阴虚日久,久病人络或阴虚阳长,致阴阳两虚,聚湿成痰,湿热蕴结,或寒凝血瘀,气血运行不畅,致使脉络瘀阻,发为疮疽,故治疗上应辨证施治,适时采取清热解毒、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治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自创三步疗法,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开西医的单靶点、副作用大等特点,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感染得到控制,达到愈合的目的,大大降低了病人的医疗成本,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总结临床经验,糖尿病性坏疽中医外治非常重要,适时正确的外治可以迅速控制感染,减少抗生素的用量,控制坏疽面积,缩短病程,保护生命。而中药内外兼治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黏度,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尤其是局部血供得到改善,有利于糖尿病坏疽的恢复。

作者: 2010-3-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