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化疗全身副反应的中西医治疗

来源:医药星期三
摘要:许多化疗药物均可引起头晕目眩、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失眠多梦、二便失调、多汗、形体日渐消瘦、营养不良等。平阳霉素、博莱霉素、阿糖胞苷、顺氯氨铂、异环磷酰胺、链黑(褐)霉素、L一门冬酰胺酶、氨烯咪胺、更生霉素、培普利欧霉素、雄激素等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导管介入疗法均可引起全身过敏反应,甲氨蝶呤......

点击显示 收起

许多化疗药物均可引起头晕目眩、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失眠多梦、二
便失调、多汗、形体日渐消瘦、营养不良等;平阳霉素、博莱霉素、阿糖胞苷、顺氯氨铂、异环磷酰胺、链黑(褐)霉素、L一门冬酰胺酶、氨烯咪胺、更生霉素、培普利欧霉素、雄激素等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导管介入疗法均可引起全身过敏反应,甲氨蝶呤、L一门冬酰胺酶、马利兰等可致过敏性斑丘疹。我们将以上反应归为全身反应,分别给予论述。
发热
概述:化疗药物直接引起发热的机会相当多见,这些药物有平阳霉素、博莱霉素、阿糖胞苷、异环磷酰胺、顺氯氨铂、L一门冬酰胺酶、氮烯咪胺、更生霉素、培普利欧霉素、链黑(褐)霉素、雄激素等,化疗药物的导管介入疗法也常引起高热。
毒副反应:
平阳霉素、博莱霉素是最常引起发热的化疗药物。平阳霉素常在注射后1小时左右发热,3~4小时消退;博莱霉素大多在用药后3~4小时发热,持续几小时后自行消退;培普利欧霉素在用药后4~5小时发热,热度不高。引起高热者以平阳霉素及导管介入治疗最为常见,并伴有面色潮红,结膜充血,全身酸困,口渴等;其他药常可发生低热,全身不适。有些发热可能与化疗药物促使体内释放内源性致热源有关,具有活性的内源性致热源进入血液中,刺激下丘脑合成前列腺素E,作为中枢传导介质而引起发热。短期内大量致热源释放入血,则可能引起慢性低热。导管化疗引起的发热可能是因肿瘤局部高浓度的化疗药导致细胞坏死脱落引起的。
单纯注射化疗药物引起的发热有一定的特点,一般出现较早,突然发生,突然中止,不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毒症状无或轻微,细菌学、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X线、CT扫描无感染表现,退热药作用较小或无效。
西医防治:
1.物理降温对体温超过39℃者,可作如下处理:
(1)冷敷:用冷湿毛巾敷额部或表浅大动脉处,每7~8分钟更换一次,亦可在额部、枕后、颈腋和腹股沟处置放冰袋。
(2)酒精擦浴:用75%酒精擦浴四肢、胸、背部。
2.药物降温最常见的药物有:
(1)解热镇痛药:如消炎痛25mg,每天3次;阿司匹林0.3g,每天3次;萘普生250mg,每天2次。
(2)糖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1Omg,晨服1次;地塞米松1.5mg,晨服1次。
(3)抗过敏药物:主要为非那根25mg,晚服1次。
为避免化疗药引起发热,口服药可在化疗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注射药及消炎痛多在化疗前10~20分钟用。
中医骑治:
中医药处理化疗引起的发热可按火热郁结、阴虚火旺、肝脾不和论治。
1.火热郁结
证候:可见高热,口干面赤,头痛,心烦,汗多或无汗,便秘,溲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2g,黄芩10g,清半夏6g,银花15g,丹皮15g,茅根30g,苏叶6g。
加减:热重者加生石膏30g,便秘者加芒硝10g、莱菔子10g,苔厚腻者加苍术6g、薏苡仁20g。可口服双黄连口服液、肌注柴胡注射液、静点清开灵。
2.阴虚火旺
证候:多见低热,伴五心烦热,汗多,口干欲饮,失眠多梦,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9g,鳖甲15g,生地12g,知母9g,丹皮15g,地骨皮9g,白芍15g。
加减:盗汗加浮小麦30g、五味子15g;失眠者加酸枣仁20g、柏子仁10g、夜交藤15g;腰酸甚者加熟地20g、当归12g、砂仁6g;骨蒸潮热加银柴胡15g、秦艽10g;.口渴甚加天花粉15g;颧赤者加白芍12g、龟甲12g、生牡蛎12g。   
3.肝脾不和
证候:多见低热,劳作后或生气后加重,面色少华,气短懒言,喜叹息,心悸,便溏,舌淡,脉缓或细。
治法:疏肝和脾,益气养血。
方药:逍遥散加减。
醋炒柴胡6g,当归12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5g,薄荷(后下)6g,炙甘草6g,生黄芪40g,木香3g,银花12g,地骨皮12g,丹皮12g。
中药预防化疗药物引起发热可在化疗前1小时服用,所服方药可据患者体质而选用。
证体会:
1.要重视化疗药物引起的发热。虽然高热并不多见,但低热也会增加全身能量消耗,对于接受化疗的患者来说,化疗已加重了食欲减退,并危及机体利用摄入营养素的能力,易产生负氮平衡,再加之发热及肿瘤本身消耗,定会促进恶液质的提前发生。此外发热增加颅内压,脑转移患者发生脑意外机率增大。因此防治发热有重要意义。
2.解热镇痛药导致汗出较多,尤其平素体质虚弱患者,应注意防止虚脱及电解质紊乱,多补充淡盐水,选用顺氯氨铂等有肾脏毒性的药物时要慎重。此外解热镇痛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皆可使原有溃疡病发作、穿孔及出血,对溃疡型食管癌患者尤具威胁,应禁用。此时亦忌用活血破血无止血功能药物如红花、桃仁、三棱、莪术,否则增加出血机率。    3.消炎痛为吲哚类衍生物,可使血小板下降,在联合化疗时应用消炎痛,更需口服补气养血、滋补肝肾药物,防止血小板降低或减慢其降低速度。
营养不良
概述:恶性肿瘤病人营养消耗较多,同时化疗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水电解质紊乱,病人食欲减退,消化能力较差,营养物质吸收减少。此尤以消化道肿瘤最为突出,加上癌性发热及化疗药引起发热、出血,加重了营养素的缺失,导致营养不良,易出现恶液质。
毒副作用:
恶性肿瘤分解代谢异常,导致营养过度消耗,加上强烈联合化疗,导致明显的胃肠道反应、肝细胞损害,抑制骨髓造血机能等,使癌症病人的营养不良明显恶化,表现为食欲减退、饱胀感、贫血、乏力、体重减轻、消瘦等。评估营养不良最可靠和最简单的指标,是长期患病史或体重减轻超过病人平时体重的10%;白蛋白低于35g/L;淋巴细胞总数少于1.5 x 108/L和异常的肌酐一身高指数。若急速的体重减轻,厌食、白蛋白低于30g/L和淋巴细胞总数不少于1×10s/L,即可确定为重度营养不良,速予补充高营养物质,否则将出现恶液质。
西医舫治:
1.对症治疗应据导致营养不良的各种因素采取对症的治疗,如厌食是因情绪引起的,可以通过开导,劝其进食;如因化疗而致恶心呕吐而引起的,可选用止吐剂等。
2.合理的膳食管理改进食物的色、香、味,所食之物应是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采用少食多餐,创造一个良好群体进餐的环境,并据不同的副反应调理不同口味的饮食。    (1)食欲减退: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宜新鲜、清淡。补充锌可改善味敏感性。    (2)口干、咽痛、胃炎、食管炎:进食清凉、多汁无刺激性饮食,避免过热过冷,吞咽疼痛者可咽下少量利多卡因溶液,忌烟酒。
(3)恶心呕吐:饮食宜清淡,可进食碱性食物,避免过甜、油腻或脂肪;菜中可放少量姜汁或柠檬汁以调味,可食用干的食品,有助于缓解一些病人恶心。
(4)腹泻:饮食易消化、清淡,忌油腻,忌纤维素多的食物及粘腻寒凉食品,不食奶类和奶制品。
(5)便秘:多食新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水溶性)食物,增加液体摄入和活动,非糖尿病人可进食蜂蜜。
3.患者食欲极低或头颈部癌,及头颈部、纵隔或食管进行放疗期间,可通过鼻饲管、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胃造瘘术或空肠造口的途径给予管饲,持续滴注营养液(含有葡萄糖、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氯化钾、氯化钠)或混合物(含有牛奶、米汤、鸡蛋、糖加盐)等。
4.当病人不愿进食或不能进食,或重度营养不良时,应予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需1~2周支持时,可经周围静脉给予营养,包括氨基酸、脂肪乳及等渗或稍高渗葡萄糖、白蛋白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能量应达20~40热卡/千克体重,氨基酸0.1~0.25g/kg体重。需较长期营养支持的病人,可以中央静脉予以营养,每天可输入3000~4000热卡能量。给予胃肠外高营养时,应熟知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的使用禁忌,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高血糖症:在静脉滴注葡萄糖时,要每天检查血糖,据此调整静脉滴注速度,一般为每小时0.3~0.8mg/kg;手术病人应减慢为每小时O.3~0.5mg/kg,减少葡萄糖用量,可给予小剂量胰岛素。
(2)低血糖症:静脉滴注不能突然停止高渗葡萄糖,低渗葡萄糖亦应慢停,之后再给予3L静脉营养袋。
(3)高脂血症:密切监视脂肪廓清率及肝肾功能。
(4)血氨过高:减少甘氨酸用量,增加精氨酸用量。
中医防治:
中医认为营养不良为脾失健运、肝肾亏损所致,治宜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药用生黄芪30g、鸡血藤20g、沙参12g、木香3g、陈皮9g、焦山楂20g、鸡内金9g、清半夏6g、女贞子l2g、枸杞子l5g、红枣7枚。并口服六味地黄丸6g,每日2次。
不思饮食、喜热饮、呕清水者,去清半夏,加姜半夏9g焦白术9g砂仁6g、丁香9g、柿蒂15g;胸胁串痛,胃脘饱胀,呕吐酸水、苦水者,去红枣、木香,加延胡索9g、蒲公英l5g、竹茹9g、枇杷叶12g、白芍12g、柴胡9g;腹泻较重者,去木香、陈皮,加山药20g、罂粟壳6g。便秘者加当归12g、肉苁蓉l5g、柏子仁l5g。口干咽燥、心烦,去陈皮、红枣,加天花粉20g、玄参18g、生地15g、生甘草6g、栀子9g;腰膝酸软、视物晕花、耳鸣耳聋者,加熟地l5g、白芍12g、砂仁6g、龟甲15g、阿胶(烊化)9g、紫河车12g;畏寒肢体不温、夜尿频、阳痿者,加鹿茸(冲)2g、肉桂(后下)6g苍耳子6g;失眠者加黄连2g、肉桂(后下)4g、夜交藤20g;下肢浮肿,加茯苓9g、防己9g、炒苡仁l2g;苔白肢冷者再加干姜10g、附子(先下)10g;汗出较多,配服玉屏风散6g,每日2次,或用止汗散(五倍子10g、冰片1g研极细末,装瓶备用)敷脐。发热属火热内结者,可暂服竹叶石膏汤(竹叶15g、生石膏20g、清半夏9g、麦冬l5g、西洋参10g、生甘草6g);属感受外邪者,可暂服小柴胡汤(柴胡l5g、黄芩9g、清半夏6g、西洋参l0g、生姜3片、红枣7枚、甘草6g)。体质虚弱者亦可接受艾灸膀胱经背俞穴。
临证体会:
1.在考虑对癌症病人进行化疗时,应始终记住:预防和及早纠正营养缺乏。营养支持疗法可扭转化疗消化道副反应带来的营养状况下降,为化疗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并使s期细胞数和增殖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相应G。/G.的百分比明显下降,提高肿瘤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疗效;增强免疫力,缓解症状,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延缓了恶病质的发生发展。    2.静脉高营养液除按比例补充糖、氨基酸、脂肪外,还应适量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对纠正营养不良同样重要。
(1)电解质补充:钾每日60—80mnol,一定要保证钾的供给,促进蛋白质合成;镁每日10。18mmol;磷45~60mmol;钙4.5—9.0mmol。    (2)维生素补充:维生素C每日2g;复合维生素8每日6mg;维生素Klomg,每周3次;维生素812100ug,每周3次;维生素A2500U,每周1次;维生素D5000U,每周1次。
(3)微量元素补充:可通过定期输血或静脉滴注安达美注射液予以补充。
3.输液速度要保持恒定,糖类、氨基酸类输入不宜过快,过快可致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渗透性利尿;突停高渗葡萄糖或突然换用无糖溶液,皆易致低血糖,此应高度重视。
4.热氮比不高于150:1,因为胃肠外静脉高营养刺激肿瘤生长主要与氮量有关。
概述:抗肿瘤药物如L一门冬酰胺酶、更生霉素、甲基苄肼、大剂量甲氨蝶呤、马利兰、博莱霉素、羟基脲、氨鲁米特、鬼臼乙叉甙等药可引起皮肤过敏及(或)全身过敏反应。
毒嗣反应:
L一门冬酰胺酶、更生霉素,大剂量甲氨蝶呤、马利兰可引起过敏反应性斑丘疹;氨鲁米特引起皮疹,但继续用药会自行消退;羟基脲、甲基苄肼亦可引起皮疹;鬼臼乙叉甙快速静脉滴注有低血压、喉痉挛等过敏反应;博莱霉素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西医防治:
1.L-门冬酰胺酶首次应用,因其来自细菌,为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按常规作敏感试验。用更生霉素的病人对光敏感,应避免日晒。
2.接受5一氟尿嘧啶、甲氨蝶呤治疗的病人,不要过多地暴露在紫外线中,以免引起严重的光过敏。
3皮肤过敏及全身发生过敏反应,多数病人停药后数日内自行消失,不影响疗程完成。轻者可予抗过敏疗法,如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1一2g;内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4mg,每日2次;息斯敏1omg,餐前服用1次等。严重病例及时停药,予静脉注射或滴注地塞米松5。20mg/13,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300mg/日,静脉滴注肾上腺素4。8mg,据病隋决定用药及剂量。
中医防治:
1.发生过敏病人忌食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平素对多种化学药物过敏的病人须预防过敏的反应,可在化疗前1~2小时口服祝谌予教授的过敏煎(即银柴胡10g、防风10g,乌梅10g,五味子10g,水煎服)。
3.发生过敏反应病人,中医辨证为风热之毒内蕴于血,治宜祛风解毒凉血,可口服生地30g,丹参12g,丹皮、赤芍、玄参、白鲜皮、白蒺藜、生甘草各1 0g,蝉蜕6g,煅龙骨、煅牡蛎(先煎)1 5g。若皮肤红肿,加连翘10g、银花15g、茅根30g。
作者: 2010-4-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