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学文档库心血管相关

心包穿刺术
用空心针穿入心包腔,抽取心包腔内液体,判断积液的性质和查找病原、解除压迫症状、排脓、进行药物治疗。
(一)适应证
1、 心包炎伴积液需确定病因者。
2、 大量积液有心包填塞症状者。
3、 心包腔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者。
4、 炎性或脓性心包积液需反复冲洗者。
(二)禁忌证
以心脏扩大为主而积液少者不宜进行。
(三)术前准备
1.术前对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及超声波检查,确认有心包积液,用超声波确定穿刺部位。
2.器械与药物无菌心包穿刺包(与胸腔穿刺包相同)、消毒手套、量筒、容器、1~2%普鲁卡因、及需用的药物等。
(四)操作方法
1. 体位
2.穿刺部位
3.操作步骤
1. 体位
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坐位。
2.穿刺部位
(1)胸骨下穿刺
(2)心前区穿刺
(1)胸骨下穿刺
取胸骨剑突与左肋弓交点处为穿刺点。
穿刺方向与腹前壁成45°角,针刺向上、后、中。
缓慢推进,边进针边抽吸,至吸出液体时即停止前进,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
(2)心前区穿刺
于左第五或第六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2cm,针自下向上、后方刺入心包腔。
心穿刺点
3.操作步骤
皮肤常规消毒、麻醉、穿刺前检查器械是否正常完好,针头、空针及乳胶管是否通畅。
抽出液体后,助手协助固定针头,直至将心包腔内液体基本抽尽。
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抽出液体根据需要分别作细菌学、生化学、细胞学检查。
(五)注意事项
1. 在心电图监视下进行,发现异常时,酌情处理或停止操作。
2.穿刺过程中患者不要咳嗽或深呼吸。
3.抽液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以免空气进入心包腔,抽液速度要慢,首次抽液量不超过500ml。为减轻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可抽500~1000ml,抽液时多过快可导致心脏急性扩张或回心血量过多而引起肺水肿。
4.术后静卧,每半小时测一次脉搏、血压,共4次,以后每1小时一次,共观察24小时。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