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引用囊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临床前期、前驱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来源: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行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及前驱期的效果。6,晶状体有不同程度混浊,行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论行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前驱期的有效方法。囊外晶状体摘除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行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及前驱期的效果。方法  对2003年1~12月的12眼,视力均为0.4~0.6,晶状体有不同程度混浊,行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患者视力有所提高,前房较术前加深,眼压均正常。结论  行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前驱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囊外晶状体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前驱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即使行虹膜周切术,也不可能完全预防急性发作。故笔者近2年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前驱期的患者,采取囊外晶状体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例患者(12眼),年龄为45~62岁;男2例,女10例;12例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前驱期,视力为0.4~0.6,不能矫正,眼压18.86~26.56mmHg,晶状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混浊,眼底可见,未见明显异常。

  1.2  方法  常规做结膜瓣切口,角巩膜缘切口,前囊切开,做水分离松动核,扩大切口,将核娩出,冲洗皮质,注入黏弹剂,将人工晶体植入,间断缝合切口缩瞳,用双针吸出黏弹剂,关闭结膜切口,妥布霉素注射液0.2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0.2ml,半球后注射。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  经过近2年跟踪调查,12例患者(12眼)视力均>0.6。

  2.2  术后眼压  随访中眼压均在13.35~17.30mmHg之间。

  2.3  术后前房  前房周深均较术前加深。

  3  讨论

  目前,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前驱期的治疗,大多数学者是采取单纯性虹膜周切。以往我们做单纯性虹膜周切的患者,有大部分患者又进入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导致视力下降。必须再次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的并发症也较多,如滤过旺盛形成浅前房、滤过欠佳、眼压控制不理想、虹膜后粘连、视力下降等。如果我们在确定了患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及前驱期,而且晶状体又有不同程度混浊,在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后,便可采取囊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当前患者的晶状体完全混浊,更可以采取此种手术方法)。这样可以使前房较术前加深,房角增宽,房水流畅系数增加,眼压下降,患者视力提高,术后并发症减少。如果患者视力为1.0以上,晶状体无混浊,他们是不易接受此种手术方法的,这需要向他们宣传这方面的知识。

  总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前驱期,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后,极早行囊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很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单位: 841100 新疆焉耆,焉耆县人民医院

  (编辑:乔  媛)

作者: 罗菊香王雪峰刘严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