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辨证论治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视神经萎缩以视功能严重受损为特征,均由其他眼部或全身疾病及特殊诱因如外伤、中毒等在失治、误治下才波及视神经而引起。包括在中医学的视瞻昏渺和青盲范畴[1]。现将我院在1996~2005年间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收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分析讨论。病因有头部外伤2例,视网膜、视神经和脉络膜病变9例,眼外伤9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视神经萎缩以视功能严重受损为特征,均由其他眼部或全身疾病及特殊诱因如外伤、中毒等在失治、误治下才波及视神经而引起。包括在中医学的视瞻昏渺和青盲范畴[1]。现将我院在1996~2005年间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收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分析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33岁。病史最长4年,最短18天。病因有头部外伤2例,视网膜、视神经和脉络膜病变9例,眼外伤9例,青光眼术后4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3例,眶内肿瘤1例,其他原因不明4例。

  1.2  治疗方法  (1)肝气郁结:治宜舒肝解郁,养肝明目。方用逍遥散加减,熟地15g,枸杞15g,菊花15g,郁金10g,柴胡10g,陈皮10g,丹参15g,当归15g,茯苓15g,五味子10g。(2)气血两虚:治宜补养气血。方用圣愈汤加减,党参15g,黄芪15g,当归15g,白芍15g,熟地15g,炙甘草5g,川芎10g,五味子10g,茯神10g,山药10g。(3)肝肾亏损:治宜滋养肝肾,益精养目。方用明目地黄丸加减,熟地15g,生地15g,山药15g,泽泻10g,柴胡10g,茯神15g,当归15g,五味子10g,山萸肉10g,丹皮10g。(4)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5g,黄芪15g,郁金10g,莪术10g,当归15g,五味子10g,丹皮15g,柴胡10g,茯神10g。

  2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59岁,农民。因“双眼青光眼术后3年”来诊。患者3年前行青光眼手术,视力仍在下降。查体:Vod 0.08、Vos 0.06,管状视野,眼底视乳头苍白,边界性生理凹陷扩大,C/D=0.9,A/V=1∶3,网膜周边色素沉着,眼压OD 44mmHg、OS 46mmHg,眼睛干涩,头痛眩晕,失眠多梦,耳鸣腰酸,舌边尖少量瘀血点,少苔,脉细弦。诊断为青光眼术后视神经萎缩。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虚血淤。治用滋补肝肾,补气养阴。方选明目地黄丸加减。经治症状缓解,眼压下降,OD 21mmHg,OS  23mmHg,视力提高,OD 0.2,OS 0.1。

  例2,患者,男,31岁,工人。因双眼外伤后视力下降2个月。患者2个月前在井下工作时双眼受伤,视力下降,查:OD光感,OS 0.2, 右眼视乳头苍白,界清,C/D=1.0,黄斑光反射消失,左视乳头淡白,界清,C/D=0.6,双眼视网膜血管变细。眼部无明显不适,舌边尖瘀血、瘀点,脉涩。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萎缩。辨证为气滞血瘀,治用通窍活血,疏经活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经3个月治疗后,视力Vos 0.5、Vod 0.1,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视神经萎缩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的病变[2]。在眼底的改变:原发性者,视乳头颞侧或全视乳头色淡或苍白,边界清楚,视杯可见筛孔。而继发性者,视乳头色灰白,晦暗,边界模糊不清,出现凹陷消失。致病原因多种多样。西医治疗尚无特效方法,主张病因治疗及应用神经营养药、血管扩张药等。旨在改善眼内组织血供、氧供,激活视神经、视细胞,从而提高视力。

  祖国医学认为,视神经萎缩属于中医学的视瞻昏渺和青盲范畴。《证治准绳·视瞻昏渺》云:“谓目内外别无证候,但自视昏渺,蒙昧不清也。”此与本病视力下降相似。《古今医统·青盲》说:“不痛不痒,渐火其明,眼目俱不伤损,有似常人。”这是本病晚期的描述。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情志抑郁,气机不畅,肝经郁结,久郁生热,热邪上犯于目,损气伤津。或郁肝日久,玄府郁闭,脉络阻遏,气滞血瘀。或邪热未尽,郁结脉道,灼津耗液,气血两亏不能上濡于目,以致目暗不明。或久郁致虚,肝肾阴亏,源枯而流尽。所以说虚实夹杂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在中医治疗方面,除了辨证论治外,有学者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疗效。其次运用针刺的方法,针刺睛明、风池、太阳、曲池等可伴为配合辨证论治的辅助疗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视神经萎缩是一顽症,一般预后较差,但也不是不治之症,所以要让患者有坚定的战胜疾病的信念,让患者家属面对现实,消除疑虑,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本组32例患者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配合针灸等治疗,视力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但对于原发性的效果较差,病程长者疗效不佳,而对于继发性者及病程短者,均取得了较好效果。此病疗程一般均较长,需要医患间相互信任,互相鼓励。

  【参考文献】

  1  李传课.新编中医眼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64-266.

  2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54-555.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 423404 湖南资兴,湖南资兴矿业集团总医院五官科

 

作者: 刘国新 2006-8-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