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9卷第1期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分析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关键词】全身麻醉。芬太尼。人工流产。镇痛异丙酚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全身麻醉;异丙酚;芬太尼;人工流产;镇痛

    异丙酚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它具有作用迅速,苏醒快和苏醒质量高等优点,但其镇痛作用较弱,作用时间短。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镇痛效果好,我院自2004年1—12月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其对病人的麻醉效果、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0例,ASAⅠ~Ⅱ级,年龄20~38岁,体重42~70 kg。妊娠50~60 d,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证实宫内妊娠,无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禁饮食6 h,术前排空膀胱。术中采用多参数麻醉监护仪,监测病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评估麻醉效果,优:指手术期间无肢体活动;良:指手术期间不影响操作的肢体活动;差:指手术期间肢体乱动,手术无法进行。病人入室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用普通的5号头皮针静脉穿刺,缓慢推注芬太尼50 μg后异丙酚2 mg/kg缓慢推注诱导麻醉,待病人意识消失麻醉满意后开始手术。术中出现不自主肢体活动时追加异丙酚05 mg/kg。术后病人5 min内清醒,观察20~30 min无异常后离院。

  2  结果

  术中无疼痛,麻醉效果均为优良,无一例差。生命体征监测:注药初期出现短暂的呼吸、循环抑制,SBP、DBP、MAP、HR、SPO2下降明显,但均在2~3 min内恢复正常。本组240例除有5例出现屏气、面罩吸氧控制呼吸后恢复正常外,余均自行恢复。术中出血无明显增多,术后宫缩良好。45例术后轻微头晕,休息后好转。术中病人SBP、DBP、MAP、HR、SPO2及病人情况见表1,表2。表1  术中SBP、DBP、MAP、HR、SPO2情况(略)表2  术中病人情况(略)

  以上数据进行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我国长期以来人工流产术是在无麻醉下实施的,对孕妇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扩宫颈及宫腔内操作引起疼痛,可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反应,严重者出现疼痛性休克,甚至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在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要求诱导迅速、镇痛充分、术毕快速清醒,病人离院时完全清醒。

  异丙酚作用迅速,停药后数分钟就可完全清醒,几乎无蓄积作用,镇静效果好。本组240例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与异丙酚的镇吐作用有关[1]。芬太尼主要作用在皮层下,通过减少伤害性刺激传导到皮质的强度,从而可加强对应激反应的抑制[2]。因此,将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应用,具有加强镇痛,减轻伤害性反应和减少异丙酚用药量的效果。本组术中均无痛,麻醉效果优良。

  本组临床观察还发现,注药后SBP、DBP、MAP、HR、SPO2下降明显,下降速度及程度与注药速度及剂量成正相关[3,4]。158%的病人出现一过性的呼吸抑制,持续时间短暂,多能自行恢复。本组有5例需要面罩吸氧控制呼吸后恢复正常,所以术中要严密观察病人呼吸、循环,加强监护,常规给予吸氧,备好控制呼吸设备,注药过程要缓慢,必要时静脉输液。应严格掌握禁忌证,术前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如体重,有无心肺疾患,术前禁饮食等;严密观察术中病人的反应,防止病人肢体活动,做好手术体位的固定,保证术后病人完全清醒(一般清醒后观察20~30 min)。病人生命体征正常,步态平稳后方可离开医院。

  参  考  文  献

  1兰海涛,李杰,姚尚龙,等异丙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 心呕吐的防治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4):217

  2金毅,徐建国,林宁,等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11):700

  3兰海涛异丙酚与镇痛[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21(3):32

  4宋明萍,姜淑钧,王立欣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无痛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3,10(5):471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麻醉科  东营市  257034

  (收稿日期:20050415)   

作者: 董红果 徐伟民 郭 敏 张海山 郑观荣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