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滨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30卷第4期

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陈红生

来源:《滨州医学院学报》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CCDM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为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用汉密尔顿......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CCDM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为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在治疗第1、2、4、6周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对焦虑症状疗效更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 ?

【关键词】  帕罗西汀;认知行为疗法;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

    Paroxitine plus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CHEN Hongsheng CUI Zhonglan WANG Quanying

    Mental Health Center,The People's Hospital of Binzhou,Binzhou 2566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paroxitine plus cognitive behavior in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anxiety.Methods Measuring up the diagnosis of CCMD3,and using HAMA to mark 58 cases of clinic and inpatient which is over 14,dividing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The rapeutic group was given parositine in addition to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and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aroxitine alone,having a 6week therapy,and taking use of HAMD and HAMA to evaluate the curing effect before treating and 1,2,4,6 week after treating.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paroxitine plus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Paroxitine plus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has better effect in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Key words】 paroxitine,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depression associated wiht anxiety

    有研究表明[1,2] ,帕罗西汀对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而认知行为疗法对轻、中度抑郁患者的疗效可与抗抑郁药物匹敌[3]。笔者则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治疗此症,以探讨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门诊及住院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共58例,均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3023±1013)岁,平均病程(821±304)个月,HAMD基线均分为(3096±1018)分。对照组29例,其中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07±942)岁,平均病程(853±513)个月,HAMD基线均分为(3125±982)分。两组的性别、年龄、平均病程及HAMD基线均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20~60 mg/d,平均为(41.38±12.67)mg/d,合并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帕罗西汀20~60 mg/d,平均为(42.56±13.18)mg/d治疗,两组用药剂量对比无差异(P>0.05)。疗程6周。

    1.2.2 认知行为治疗:是对治疗组患者分别进行交谈,着重了解其自动思维、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和复杂的负性思维模式,并找出其不现实、不合逻辑的一面,通过深入地心理互动和实践,以实现的较强适应能力的认知方式,代替不正确或扭曲的认知,力求改善其心理和行为[4]。要求每周会晤一次,每次会晤1 h;每次会晤,患者要谈出领悟经过及行为治疗实践的体会,并有书面记录。

    1.2.3 疗效评定:采用HAMD、HAMA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及6周末,分别评定其疗效。临床疗效以HAMD的减分率确定,并分为四级,即痊愈(≥75%),显著进步(≥50%),进步(≥30%)及无效(<30%)。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痊愈15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3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85.19%;对照组痊愈13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81.48%。经统计处理,上述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χ2=1.01,P>005)。

    2.2 两组HAMD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结果比较(x±s)组别治疗前治 疗 后1周2周 4周 6周 治疗组 30.96±10.18 25.91±8.32 21.39±7.04 13.57±3.41 6.62±1.74对照组 31.25±9.82 29.28±8.23 24.31±7.24 15.98±4.02 6.85±2.02 t值 1.52 2.12 2.63 2.26 1.31 P >005 <005 <005 <005 >0052.3 两组HAMA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结果比较

    2.4 两组治疗后HAMD、HAMA减分率比较 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后的HAMD、HAMA减分率比较

    3 讨论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精力减退、疲劳、活动减少以及兴趣丧失,部分患者表现明显的焦虑,睡眠障碍或其他身体症状[5]。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一般认为既涉及生物学因素,又与心理因素相关。因此,启迪我们采用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并试图借助于前者所发挥的生物效应以缓解临床症状,利用后者产生的心理效应以修正曲解错误的认知,从而改善其心理与行为,使药物与认知行为治疗两者相辅相成提高疗效。另外,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普遍低下,尤其缺乏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药物知识、预防康复以及自我调节等健康知识,这不仅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复发率、自杀率[6,7]。因此,通过认知行为治疗,不仅有效的改善患者曲解的认知,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抑郁症的认识,改善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复发率。从本文结果看,合并疗法与单独帕罗西汀治疗,两者对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均有效,但前者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以及HAMA、HAMD的变化均显著早于或好于后者,尤其是前者对改善焦虑症状疗效更为显著。作者认为,上述合并疗法值得临床试用。

【参考文献】
  [1] 钱澄宇,王祖承.帕罗西汀介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8(6):358359.

[2] 袁勇贵,吴爱琴.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共病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6):366368.

[3]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87.

[4] 徐俊冕,季建林.认知心理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127129.

[5]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40643.

[6] 王长虹.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77.

[7] 刘蕴玲,陈少华,杨东杰.抑郁情绪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1):1415.


作者单位:滨州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滨州市 256610

作者: 崔中兰 王泉英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