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5年第5卷第4期

超声波驱鼠器现场驱鼠效果观察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摘要:利用电子技术防鼠是7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新方法,由于其适用于一些不宜于化学药物灭鼠的场地,对人畜无害,对自然环境无影响等优点,故生产的厂家多、品种多,但是相关效果报道不多。根据有限的文献发现由于其型号及效果观察方法不一,效果亦不同。我们于2004年7~8月对某公司生产的神猫牌SM-60超声波驱鼠器进行了现场驱鼠......

点击显示 收起

     Observation of the results of ultrasonic device in driving rat in field.

  GUO Shou-heng,JIANG Xin-xiang,HU Shang-hong.

  (Hu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angsha430005,Hunan,P.R.China)
    
    鼠是“四害”之一,危害很大。利用电子技术防鼠是7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新方法,由于其适用于一些不宜于化学药物灭鼠的场地,对人畜无害,对自然环境无影响等优点,故生产的厂家多、品种多,但是相关效果报道不多。根据有限的文献发现由于其型号及效果观察方法不一,效果亦不同。我们于2004年7~8月对某公司生产的神猫牌SM-60超声波驱鼠器进行了现场驱鼠效果观察,旨在为生产和使用单位提供参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驱鼠器性能参数 超声波喇叭功率0.5W/个;整机功率3W。供220V交流电。发出超声波的频率16-65kHz,发出的红外线的波长800~1000nm。

    1.2 观察地点与安装 由驱鼠器生产厂家、疾病预防控制和爱卫办相关专家现场考察,选定一面粉厂的成品仓库进行观察,该仓库为一层砖瓦结构,长92m,宽18m,平均高7.5m。共同确定了驱鼠器安放位置和数量(安装数按使用说明书最小值40m 2 /台安装驱鼠器)。连续工作并观察18d,期间发现有工作不正常者立即更换。

    1.3 观察指标和方法 以粉块阳性率、盗食(花生米)阳性率、鼠迹数作为观察与评价指标,其布放密度和观察方法按全国爱卫办制定的标准(全爱卫发1997第5号文件)执行。由鼠防专业人员于驱鼠器安放前连续观察3d,安放后连续观察18d,观察时间为每日上午8~9点。统计方法按《医学卫生统计学》本科教材。

    2 结果

    2.1 粉块阳性率、盗食阳性率结果见表1。表1 驱鼠器安放前、后粉块和盗食阳性情况(略)

    2.2 布放驱鼠器前后鼠迹数分别为24个和156个,泊松分布检验u=0.283,P>0.05。

    2.3 鼠种 观察最后一日对粉块中的鼠迹进行鼠种判别,发现主要为小家鼠和褐家鼠。

    3 讨论

    鼠类危害甚大,尤其对卫生、食品工业、电子等行业危害更大。利用电子技术防鼠、灭鼠对自然环境无影响的优点,从原理和性能上可分为高压灭鼠、超声波驱鼠、电动捕鼠、磁场灭鼠四大类,目前这种防鼠、灭鼠仪器国内生产的厂家很多,市场前景看好。由于其品种、型号及观察方法不一,效果不尽相同 [1~4] 。现有采用国家爱卫部门统一的鼠情调查方法、观察时间长、干预前后数据运用统计学检验比较等特点,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信性。我们于7~8月份对神猫牌SM-60超声波驱鼠器在面粉厂成品仓库连续18d的观察,统计学检验显示粉块阳性率布放驱鼠器后高于前,这可能与仪器发出的超声波、红外线对鼠的刺激作用有关;鼠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布放驱鼠器前盗食花生米阳性率高于之后,详细分析后者原因发现,放驱鼠器前第一天花生米盗食阳性率最高,达22.33%(23/103),首日盗食阳性率高的原因是偶然因素抑或必然因素造成,尚不了解。夏季在堆码物品较多的仓库中使用神猫牌SM-60超声波驱鼠器未发现有明显的驱鼠效果,真实效果有待进一步重复验证。

   (本文蒙湖南省预防医学会李时习秘书长、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承保主任组织指导,特致谢!)

  参考文献:

    [1]王墨杰,王永明,辛正.特殊场所应用电子驱、捕鼠器械控制鼠密度效果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2002,18:83~85.

    [2]马玉林,张轩,唐正安,等.超声波驱鼠器效果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1997,13:341~342.

    [3]刘宗义,徐玉萍,陈虹,等.超声波驱鼠、驱蟑效果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及控制杂志,1997,8:134~135.

    [4]李洪,冯少泉,赵杨.CQH-QⅢ型超声波驱鼠器的效果观察[J].卫生杀虫药械,1999,5:28.

  作者单位:1.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 430005;

       2.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永州 425100.

  作者简介:郭绶衡(1951~),男,汉族,湖南望城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工作.
     
  收稿日期:2005-03-26

作者: 郭绶衡 ,蒋新祥 ,胡尚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