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第6卷第9期

上海市南汇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现况调查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摘要:China)摘要:目的准确了解南汇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现状,为社会关怀照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晚血病人死亡原因以肝衰竭为首,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结论了解晚期血吸虫病人的现况,对制定血防计划、建立社区卫生关怀政策提供了基础资料。上海市上海市南汇区位于上海的东南部,原是血吸虫......

点击显示 收起

  Survey of status of schistosomiasis patients at advanced stage in Nanhui District of Shanghai.

  ZHU Ying.

  (Nanhui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anghai201300,P.R.China)
    
     
  摘要:目的 准确了解南汇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现状,为社会关怀照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05年对1985年在册且目前存活的患者进行晚血患者随访、逐个询问病史,并进行临床病型。 结果 在1985年在册的1207名晚血患者中,死亡862例,失访27例,目前存活的有318例。晚血病人死亡原因以肝衰竭为首,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318例存活的晚血患者中,有36人健康情况良好,中等状况275人,7人状况差;318例中病型分类巨脾为222人,腹水51人,侏儒22人,结肠增厚及其他23人。 结论 了解晚期血吸虫病人的现况,对制定血防计划、建立社区卫生关怀政策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晚血患者;现况;调查;上海市
   
  上海市南汇区位于上海的东南部,原是血吸虫病的流行地区,全区历史有螺面积2569.69m 2 ,累计血吸虫病人88786人,占流行区总人口数(1975年)的14.26%,是个流行程度较严重的地区。1985年南汇区宣布消灭了血吸虫病,根据1985年资料,南汇共有晚期血吸虫病患者1207人。为准确掌握晚血病人目前的情况,保障其身体健康,为制定血防规划和建立和谐社会提供科学依据,于2005年对南汇区所有晚血病人进行了现况调查,并对随访调查资料建立电子文档,动态掌握晚血病人的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1985年建立晚血登记在册、迁入的、遗漏添加的基础上且目前存活的全部对象。
   
  1.2 方法 查阅1985年建立的晚血登记卡,经与镇卫生院核实,剔除死亡和迁出病例,对存活的晚血病人进行现况调查。晚血分型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血吸虫病防治手册》分为巨脾型、腹水型、侏儒型和结肠增殖型4种临床类型 [1] 。
   
  1.3 建立数据库 应用Excel软件输入晚血病人档案,建立数据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1985年全区登记在册的历史晚血病人1207人,其中巨脾型有650例,腹水型394人,侏儒型36人,肝脾肿大型127人。经调查目前存活人数318人,死亡862人,失访27人。目前存活的晚血患者318人,其中巨脾型222人,腹水型51人,侏儒型22例,结肠增厚型及其他23例,见表1。
   
  2.2 地区分布 318例晚血病人主要分布在航头、新场、惠南、周浦、大团和祝桥等6个地区,占83.59%,其中航头最多,共114例,占35.85%,其次为新场,共44例,占13.84%;把南汇区以东、西和中部分类的话,晚血病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占70.44%,而东部地区仅占1.57%,见表2。
    
  表1 南汇区现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类型分类(略)
   
  表2 2005年南汇区晚血病人地区分布(略)
   
  2.3 性别、年龄分布 318例晚血病人中,男性232例,女性86例,男女之比为2.70:1。年龄最小的45岁,最大的90岁,平均63.17岁,见表3。
   
  表3 南汇区晚期血吸虫病人年龄组分布(略)
   
  2.4 目前健康状况 将健康状况分为好、中和差(好:指生活能够自理;中:指生活部分能够自理;差:指生活不能自理),晚血病例中健康状况良好的有36人,占11.32%,中等的有275人,占86.48%,差7人,占2.20%。
   
  2.5 晚血病人死亡原因 登记在册的晚血病人在20年中死亡862人,占71.42%,死因调查显示:血吸虫性肝硬化导致肝衰竭死亡519例,占60.21%;上消化道出血死亡230例,占26.68%;癌症死亡88例,占10.21%;心血管疾病死亡22例,占2.55%;老衰3例,占0.35%。见表4。
   
  表4 南汇区晚血病人死亡原因分布(略)
   
  3 讨论
   
  通过20年的努力,南汇区的晚期血吸虫病的防治和随访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晚血病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207人下降到2005年的318人,减少了三分之二之多,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南汇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控制;二是晚血病人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三是晚血病人由于病情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恶化而去世;四是晚血病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自然死亡或患其他疾病亡故。
   
  据调查结果来看,南汇区的历史晚血病人主要分布在西半区,占70.44%,这与地区的历史流行严重程度有关,在历史上南汇的西部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程度远大于东部地区(因为东部地区靠近东海,多为盐碱地,不适宜钉螺生长);南汇区的晚血病人类型以巨脾型为主,占69.81%。巨脾型病人经过对症治疗和切脾等治疗,大部分病情趋向稳定和向治愈方向发展,所以目前晚血病人生活大多能自理的占97.80%;从年龄层次来看,晚血病人在60~年龄段为最多,有99例,占31.13%。这个年龄段在南汇区血吸虫病猖獗流行的50、60年代正好是青少年时期,是当时南汇地区血吸虫病感染率最高的一组人群。
   
  南汇区晚血病人死亡的原因以肝疾病为主,大多死于肝衰竭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占到死亡晚血患者总数的86.89%。在血吸虫病已经被阻断的地区晚血病人不再受到新感染的影响,原有肝脏损害所致的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纤维化腹水及其感染仍是威胁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尤以肝纤维化腹水及其感染威胁最大 [2] ,这与血吸虫病侵袭损害肝脏有关,其次是上消化道出血。对这些并发症的治疗,虽然有许多方法和药物,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肝脏纤维化的问题,疗效不能得到巩固,有待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通过晚血病人的随访调查,南汇区掌握了晚期血吸虫病人的数量、结构和健康状况,纳入南汇区血防工作“十一五”计划,并落实到各个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定期随访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通道,及时了解晚血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关怀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以体现政府对历史老病人的关心,真正体现执政为民,为随即进行的社会关怀工作提供客观的依据以及为创造和谐性社会做一点实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编.血吸虫病防治手册[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5~106.
   
  [2]王德成,邵静鸣,王世兰,等.影响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生存因素的探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0,12(2):93.

作者: 朱瑛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