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8期

干扰素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探讨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寻找治疗病理性瘢痕有效的方法。方法用干扰素局部或全身注射及外用干扰素药膏的方法治疗31例病理性瘢痕患者。结果干扰素治疗31例病理性瘢痕,有效26例,无效5例。结论局部、全身应用干扰素可治疗体表病理性瘢痕,疗效肯定。...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寻找治疗病理性瘢痕有效的方法。 方法 用干扰素局部或全身注射及外用干扰素药膏的方法治疗31例病理性瘢痕患者。 结果 干扰素治疗31例病理性瘢痕,有效26例,无效5例。 结论 局部、全身应用干扰素可治疗体表病理性瘢痕,疗效肯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干扰素

  病理性瘢痕是人体皮肤组织对损伤产生的过度修复的结果,组织学主要表现为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胶原蛋白的过量沉积,病理性瘢痕又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两种[1]。瘢痕的形成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外观上都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近年研究表明:干扰素有抑制胶原纤维合成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瘢痕增生[2]。笔者自2002年8月~2005年4月开始用干扰素治疗病理性瘢痕,取得了较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20,年龄最大51岁,最小17岁,平均28.9岁。病灶长度2.5~18.0 cm,病程14个月~34年。所用干扰素为IFN-γ,IFNα-2b,用量在100~300万U之间。供皮区应用干扰素8例,瘢痕局部应用12例,肌肉注射11例,外用干扰素药膏31例,应用次数最少4次,最多已用2年约80次。

  1.2  干扰素的应用方法  按干扰素的应用目的分为预防性应用和治疗性应用;按干扰素的应用途径分为注射用药和外用药膏;按干扰素的注射方式分为局部封闭和全身注射。

  1.2.1  干扰素预防性的应用  主要用于供皮区和小的瘢痕形成的初期或者瘢痕切除缝合或植皮的创缘等。用干扰素、利多卡因、注射用水混合液局部注射,供皮区取皮局麻时,按10cm×10cm注射干扰素100万U,将含有干扰素的局麻药注入供皮区真皮组织内,取皮后创面的处理和常规处理方法相同。待创面愈合后每隔2周注射1次,共用8~10次。

  1.2.2  治疗性应用  主要用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大面积烧伤病人康复期。根据瘢痕的范围及程度采用瘢痕基底局部注射或全身肌肉注射的方法,干扰素的用量据病人耐受程度掌握,每次在100~300万U之间,每周3次(局部封闭7~10d 1次)。

  1.2.3  干扰素药膏的应用  为减少肌肉注射干扰素所产生的副作用及长期注射带来的疼痛给病人精神及肉体上所增加的痛苦,外用含干扰素的乳膏,在高效透皮吸收促进剂(如氮酮)的作用下,干扰素可迅速渗透至局部病患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经干扰素治疗后26有效的患者瘢痕增生不明显,供皮区痛痒感觉明显减轻;瘢痕体积变小,高度变低,长度明显变短,硬度变软,色素沉着变淡,局部皮肤发红较注射前明显减轻,血管变细甚至闭塞;由于瘢痕挛缩牵拉造成的器官移位和功能障碍得以不同程度的减轻,原较硬的瘢痕皮肤变松,甚至可用手捏起。 5例无效的患者瘢痕增生,体积增大,瘢痕坚硬,表面充血,血管迂曲扩张,病人痛痒感明显,在关节部位影响关节功能。结果见表1。

  表1  干扰素对瘢痕增生不明显者、小范围瘢痕者、全身性瘢痕者治疗的后果(略)

  2.2  采用干扰素治疗与192Ir结合手术放射治疗的比较  2003年8月~2006年7月对另外30例病理性瘢痕患者进行了192Ir结合手术放射治疗,治疗结果:有效18例,无效12例。与干扰素31例治疗结果(有效26例,无效5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干扰素的副作用、处理对策  干扰素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高。最常见的是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体重减轻、脱发、情绪激动,骨髓抑制致血细胞、血小板减少,轻度贫血,偶可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根据实际情况多采用对症治疗或考虑减量或停药。注射时严格掌握注射深度和无菌操作。

  3  讨论

  病理性瘢痕是由于皮肤深层的损伤所致,以过多的胶原沉积为特征。其生成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皮肤创伤的持续过度修复有关。干扰素(IFN)是一类蛋白质或糖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19 000,目前已知有5种干扰素即α、β、γ、ω、τ;各种干扰素还有若干亚型[3]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功能。各种干扰素的适应证大同小异,具有广谱作用特征[4]。许多体外研究证实干扰素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胶原的合成从而起到拮抗作用[5] 。有国内学者报道IFN-γ促进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并且抑制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6]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阻断细胞从G0进入G1期再过渡到S期的过程,达到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而IFNα-2b能抑制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生长[7]。IFN-α和IFN-γ都能抑制胶原基因的转录,同时也被证实是成纤维细胞生成胶原的抑制因子[7]。另外Tredget的临床实验中,IFNα-2b局部注射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从治疗前的高水平降至正常,证实IFNα-2b可以通过拮抗TGF-β起作用[8]。其机理是抑制了胶原蛋白表达,使创面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减少。此外干扰素还可以激活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酶,增加胶原酶的活性。而胶原酶是降解胶原的唯一金属蛋白酶,因此干扰素加强了胶原的降解代谢,减少胶原的积累。干扰素不管是局部还是全身应用治疗体表病理性瘢痕,通过本组病例的临床观察,及与192Ir结合手术放射治疗的比较,疗效是肯定的。随着IFN的临床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急待解决,如IFN的剂量范围,病程长短,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长期应用有无不良后果,治疗后停药是否复发以及和其它治疗方法的对比,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病例验证和积累经验,从而使干扰素治疗病理性瘢痕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使副作用减少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English RS,Shenefelt PD.Keloid and hypertrophic scars[J].Dennatol Surg,1999,25(8):631~638.

  [2] Cornelissen AM, Maltha JC, VondenHoff JW, et al. Local injection of IFN-gamma reduces the number of myofibroblasts and the collagen content in palatal wounds[J]. J Dent Res, 2000,79:1782~1788.

  [3] 孙忠实,朱珠.干扰素喷鼻剂初议[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7):550.

  [4] 陆德源.现代免疫学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0~69.

  [5] 王丹茹,钱方良.干扰素治疗瘢痕增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1,12(4):210.

  [6] 岑英,严小蓉.干扰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9,13(2):122.

  [7] 徐少骏,鲍卫汉,王志刚.激素和干扰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影响研究[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7,3:4~6.

  [8] Tredget EE,Shankowsky HA,Pannu R,et 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in thermally injured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scars:effects of inˉterferon alpha-2b[J].Plast Reconstr Surg,1998,102(5):1317.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医学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作者: 张志刚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